1
几年前,一位从事英语培训的妈妈,叫张凯如,那时候,她正在从山东搬家到沈阳,正怀上第九胎(但愿没有记错)。
夫妻两在中国没有买房子,靠培训为收入,着实也不容易,据他们自己说,他们也没有从母国领受什么福利,有人就问他们夫妇:
养这么多孩子,不累吗?
张凯如的先生回答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舒服。
2
不是为了舒服,那为了什么呢?
这就是人的三观问题了。
不强求所有读者和我们的价值观一样。
如果我们把人生看作一场争战:
对于Paul一类的人,就是与罪恶相争,胜过罪恶,从自己和别人身上收获仁义的果子、悔改的果子。
如果我们把人生看作一棵大树:
对于我们老师和祂的跟随者来说,就是让我们的生命之树多结出生命的果子,让种树的主人得荣耀。
两个比喻的本质是一样。
3
从前有一群人,在公元前586年成为亡国奴,被掠到巴比伦城,17000人,七十年之后,回到家乡42360人,当年他们离开家乡的时候,同胞中的先见吩咐他们:生养众多,增加永恒主的虔敬后裔。
但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因为这帮人是农业社会的村民,落后地区的市民,来到繁华的大城市,浸泡在世界文化交汇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受到周围的人羞辱、攻击,难以站立得稳。
大概是公元前516年左右,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中间有诗人对着养育的后裔,感叹地说:
流泪撒种的
必欢呼收割。
那带种流泪出去的,
必要欢欢乐乐地带和捆回来。
——这背后,有多少人世艰辛,个中的滋味,谁懂呢?
4
大概是公元前两千年,有一个罗马大数的年轻人叫Paul,虽然自己不再结婚了,但也立志生养众多,因此他和同工到处撒种,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足迹遍布地中海沿岸,他看每一个听他分享的人,为自己的儿女。
为他们灵魂的新生,为他们的生命从吃奶的状态,变为吃干粮的状态,昼夜工作,不辞劳苦。被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
这是Paul忍受的生产、养育之苦,最终结果呢?
我们不能完全把握,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一个叫提摩太的人,有一个叫提多的人,甘心乐意认Paul是他们的父亲,其生育的儿女肯定不止这些,但Paul晚年的书信是这样说的:
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挞马太去。独有路加在我这里……
人世几回伤往事,旧家新燕伴谁归?
5
如果人活着是为了舒服,被掳巴比伦的人,就不可能流泪撒种,也不可能欢呼收割了。
如果人活着是为了舒服,Paul过的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但他还常常喜乐,欢呼歌唱。
我自己呢?书上的话语就是我的安慰!
我有两份工作,一是写作,一是教书,家里还有五个孩子,从前还要照顾老人……有时候看着家里哭、喊、闹、叫,看着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我就心烦意乱,竭力压制恼怒,痛苦地仰天呼求:
上主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心中只有一句话,告诉我的良心: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