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 1 月, 2025
spot_img

娇惯的父母没有爱

三十多年前,我只身来到北京。


如今,我偏僻的家乡,早已人去物非。


村西头,我家那片郁郁葱葱的杏树林,已被京九铁路厚厚的路基占据。火车每天喧嚣的轰鸣,夺去了儿时习惯的美好和宁静,也把家乡和北京、香港联在了一起,朴实的乡亲们自此融入了现代化的洪流。


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深圳,张家港,东莞,苏州,北京,新疆,天之涯,海之角,他们四处漂泊。有人在外娶妻生子,安家生根。


和曾经万里漂泊,生死悬于一线,在南洋辛苦打拼的华侨一样,外地,已经嬗变为他们新的家乡。而家乡,已慢慢化为回忆中的故乡


只是,他们流浪漂泊在自己的家乡。阻挡他们的,不是无法预测的狂风巨浪,异族蕃人,而是半个世纪前建立的,直接影响他们就医、子女教育的牢不可破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


离开的,无论主动,抑或被迫,很多人终究闯出了一片天地。留下的,还要面对来自家乡传统、现实的种种挑战和捆锁。



也许包青天为民请命的故事听多了。自从毕业留在了北京,老家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在北京的我可以上通天庭,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让地方官员言听计从,乖乖就范。


虽然我至今没有一官半职,但从小目睹强权的蛮横、奸诈,百姓生活的艰难无助,他们时时遭遇的剥夺、伤害,我也确曾费心费力帮助乡亲们伸张正义,甚至竭尽全力为他们发声。


然而,我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有时甚至被意想不到的结局惊住了。


人性是复杂的,也是狡诈的。但“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


带头帮助村民维权,要求补偿京九铁路土地征用款的几个人,领到补偿款后又偷偷摸摸多分了钱款。打着为工地猝死同乡争取工伤补助的,竟然是希望私分死者的补助费。为被黑社会雇凶施暴的亲人伸冤的,总想着找关系送钱申请项目补助……


帮助过的人,我并不祈求他们的感恩,但我更不愿意见到打着伸张正义之名欺诈他人,无论被欺诈的对象是我,还是他人。


因为欺诈者的恶,不仅仅是恶行带给他人无法承受的伤害,更是对社会和他们自己灵魂的污染,把人类社会拖进了深不见底的黑暗世界。


从此,我开始睁大眼睛,学习辨别。


圣经说,“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着公义审判你的邻舍”。


由罪而来的恶是普遍的,并不分穷人和富人。如果像所谓的清官海瑞一样,遇到穷人和富人一起告状,都是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判穷人胜诉,圣经也就没必要说“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了。


富人中有为富不仁的,穷人中也不乏穷凶极恶的刁蛮之徒。只是可惜我从小就被穷人天然正义的谬论误导,对人性缺乏认识,人生跌跌撞撞,浪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


如此慨叹,并非为我不想帮助别人寻找借口,只是很多时候,我这种不加区别、越俎代庖的援助方式并没有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并没有自己站起来。遇到问题,他们依然止步于几十年前的陈旧思维里,在同样的道德困局里挣扎、徘徊,等着他人施救。



一个月前,老家的四姨又给我打来电话,说表弟盖房被人拦住了施工必经的道路,他们受了凶悍邻人的欺负,希望我能帮他们协调解决。


四姨大我十几岁,小时候带着我和姐姐一起长大。对于她,我总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的感情,希望能回报她从小带给我的那无比美好的爱。


四姨嫁到了镇东边不远的一个小村。几十年来,我听到的,总是他被各种各样的人欺负。欺负四姨的人,有时是四姨夫的弟弟,有时是她婆婆,有时是四姨夫村里的邻居。


几十年来,在和家人、邻人的争吵甚至打斗中,白发慢慢爬上了她的鬓角,她的牙齿开始脱落,四姨从一个活力洋溢的青年步入了老年。


四姨有两个儿子,都算是我的表弟。老大当过兵,也曾来京打工多年,后来回家在派出所当了协警。娶的妻子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因为缺氧以致脑瘫,他的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甚至有些艰难,常常需要四姨的帮助和接济。


对于自己的儿女,四姨一直疼爱有爱。她也深知大表弟的家庭困难,总是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自己花钱帮他带孩子。虽然自己生活拮据,还要把省吃俭用的钱帮助他们。


春节回家过年,我去看望四姨。她的新家建在责任田里,门口的路坑洼不平,东面的屋子里养了很多羊,这是她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也许,她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把这些羊变现,来帮助我两个表弟,因为我的另一个表弟至今还是单身。


被人堵住施工道路的,是大表弟正在修建的房子。据我母亲说,表弟要盖的房子,预算超出了他的经济能力。有人劝他盖个小点的房子,但表弟不听。他不顾别人的反对,执意要建一个远超自己预算的大房子。


也许是为了面子,也许是确实有需要。但超出了自己的经济能力,究竟是不智之举。


表弟四十多岁,在乡镇派出所上班,收入并不多,要养家糊口,包括一个残疾的孩子,更是花费不菲。


我不知道表弟建房是否经过周密计算,我猜想,他似乎并没有做过合理谋划,否则断不至于刚开始施工就遇到被阻断道路的问题,更不用说后面还要筹集高昂的施工费用。


遇到问题,表弟还像 从前那个没长大的孩子,他又找到了四姨夫,让他出面帮忙协调,全然想不起自己已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两个孩子爸爸。


如同条件反射,四姨、四姨夫又一次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事情,想办法找人帮表弟协调。


土地纠纷,是农村乡邻矛盾发生和关系恶化的主要问题,很多刑事案件往往也由此而起。几年前,因为被邻居侵占土地,四姨就找过我,我也找在县里工作的同学帮忙,最后在乡、村干部的监督下签订了和解协议。


那一次,表弟没有露面。也许,他觉得那不是他自己的事情。


这一次,表弟依然选择隐身。也许,他认为还是需要四姨和四姨夫帮他出面解决。


尽管身高一米八,表弟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责任,总是习惯于让别人出面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身在派出所工作,即便不动用公权力,至少耳濡目染也能学习很多法律知识,学会自我保护,怎么也不至于让一个乡村无赖随意欺辱。


更何况,自己盖房子,应该自己出面打理自己的一切事务,不能还把自己视为一个嗷嗷待哺,随时需要父母救援的巨 婴,徒然增加家人的负担,成为他人的累赘和包袱。


当然,表弟读书不多,他小学毕业,缺乏学习能力限制了他的思维和成长,他今天的样子不是突然变成的,而是有清晰的踪迹可循。


某种程度上,是我四姨和四姨夫把他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他们疼爱孩子,却没有清晰的界限,或者说并不知道如何去爱,哪些是孩子当做的,哪些是属于家长当尽的责任。


他们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需要,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付出自己,以为完全的奉献自己就是爱,却没有想到这恰恰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和空间,让孩子一直没有勇气直面问题,不能自己解决问题。


这种爱,很容易便滑入了溺爱。可是,他们至今还不自知,每当自己孩子有求于自己,他们不加判断,便照单全收当作自己的事。在他们看来,自己和孩子,好像从来没有分开过。



我原以为,四姨对孩子的溺爱,只是一个偶发事件,不具普遍性,然而目睹农村老家一个个为人父母的行为,我开始无语了。


也许有人以为溺爱是富人的习惯,穷人不大会纵容孩子们,他们终日奔波劳碌,无暇顾忌孩子们的感受,更不会无原则的溺爱。


我也曾经这样认为,但十多年前我同村一个邻居的遭遇打破了我的幻觉。他在浙江打工,他的儿子在老家,因为涉嫌参与斗殴被警方拘留。


邻居忧心如焚,马上辞掉浙江的工作,赶回老家营救儿子。他给我打电话说,“花个十几万也要把儿子捞出来”。而他在浙江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2000块钱。


我对他说,假如你儿子真的参与了群体斗殴,无论是交友不慎,还是存心学坏,被警方羁押都是他应该承受的,也是他应该付出的代价,可以帮助他走好今后的路。


可邻居却说,不管是因为啥原因,都不能让他坐牢,花多少钱都要把他弄出来。


被警方拘留,甚至被判刑坐牢,毕竟是特例。父母爱子心切,尤其农民大部分是法盲,不知道被羁押后面会面临什么可怕的结局,把握不好分寸,说些过头的话情有可原。更何况,谁也不能保证是否会遇到司法不公,万一遇到恶人栽赃陷害,背黑锅也有可能。


有人也许会说,你没有孩子,你不懂做父亲的心,尤其是孩子被警方调查,父母很难那么冷静平和,他们会豁出性命竭力保护孩子。


或许这样说有他们的道理,但我堂哥的例子似乎又从另外一个角度提供了反向的例证。他儿子结婚多年,儿子儿媳在苏南打工,衣食无忧,生活上没有缺乏。堂哥一个人在家,不仅要自己种地养活自己,还要帮儿子带孩子,负担孙女的学费、生活费。


春节期间,儿子要买车,堂哥又拿出打工存下的几万元积蓄帮儿子付款。


我说你自己过得这么辛苦,朝不保夕,还要为自己的养老打算,为什么还要把钱给儿子买车?他有钱就买车,没钱就不买,儿子都三十多岁了,你怎么还要给他钱?


就这一个儿子,不管他哪行!你看他两口子哪像能省下钱的人!


看来,娇惯、宠爱孩子,无节制地纵容他们,和财富多寡并没有关系,而是和父母爱的智慧的多寡有直接关系。溺爱并非富人的专利,穷人一样可能会成为溺爱的受害者。


反观自己身边的朋友、亲戚,很多人自己尚且过得清苦异常,却把孩子惯成了大爷、小姐的比比皆是。孩子并非生于富贵之家,却早早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


父母的骄纵换来的,是儿女们的冷漠。对于父母的辛苦付出,儿女们视而不见。父母对自己的全力帮助,儿女们视为理所当然。可惜,今天很多父母都在以这样的方式娇惯子女。在父母眼里,子女没有是非、没有善恶。



很多人说“三代而衰”、“富不过三代”,总把家业败坏的根源归结为子女的不屑、败坏,却没有看待很多父母自身存在的问题。


很多父母自己并不能分辨善与恶、是与非,更没有能力教导儿女们何为仁义、公平、正直的善道,自己只是因为时势的原因改变了命运,或者借助关系改换了身份,对于社会、人生依然一片茫然,自己尚且浑浑噩噩,又怎么指望他们能有能力管教好自己的子女呢?


毕竟,娇惯不是爱,溺爱的父母并不懂得什么是爱。

所属主题
蒋效中 蒋唐说
蒋效中 蒋唐说
关注公义,追求自由,聚焦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公共话题。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