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一个默认的观念里一直都认为一个成人的眼中不应该有太多的眼泪,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父母很少很少在我们面前流过眼泪,无论遇见了多大的患难,我也很少见他们在我们面前哭的像个孩子,是的,从来没有。
我是那种泪点特别低的人,记得小时候看《还珠格格》都能把我的眼睛哭肿。我可以在开心的时候大笑,伤心的时候大哭,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也曾认为等我长大了我就不会哭了。就像我的爸爸妈妈那样。
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从一个懵懂的孩子长成了一个为人妻母的女人,我依旧是那种很容易哭的人。结婚的前几年,我有不顺就很容易痛哭流涕,还是像个小孩子。我也曾经以为我的丈夫会因为看到我哭泣而心疼回转。但是后来我大错特错,直到有一天我开始意识到原来哭泣是自己无能和懦弱的一种表现,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哭泣而同情和怜悯你。
大多数时候我哭是因为我很难受,控制不住。也有时候是在感动的时候流泪。当我知道没有人会喜欢另一个人哭泣的时候,我开始羡慕那些不爱哭的人,我也不晓得他们是如何控制的住的。但是我心里有了一个方向,让自己慢慢学会控制不哭。伤心的时候可以不哭,难受的时候也可以不哭,这样我也会慢慢的变得坚强起来。
是的,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坚强的人,有时候我去爱人也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宠爱。但是成长告诉我一件事:我不在是个小孩子了,我不可以再哭鼻子了。没有人会因为你哭鼻子而觉得你可爱。
尽管岁月给了我磨炼的机会,我慢慢的学会隐藏自己的忧伤,但是我知道我还是没有向我想象的那样变得坚强。我会在一个人的时候悄悄的哭泣。不再让人看到,因为伤心的时候我就是想哭,哭完之后也会让我感觉舒服点。
再后来,我渐渐的明白有一位可以接纳我哭的神,他不仅接纳了我,而且还每一次都会安慰我,所以在神面前我总是把最真实的自己摆在他面前,我或哭,或笑,都知道他完全的接纳我,并且爱我最真实的样子。我内心拥有了极大的平安和喜乐。
自从有了孩子,尤其是有了两个男宝宝,我更是很少在他们面前哭,因为我可不想让两个男娃变得像他妈妈一样的感性,但是难受的时候如果不哭要怎么样才能好受点呢,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引导他们,但是我还是会想办法让我他们不哭。
总之,我们家大宝是一个不怎么爱哭的孩子,在难受的时候他会哼唧,会大声说话,但是他很少哭,因为在他小的时候,他哭的时候我会把他放在一边,让他一个人“冷静”,等他不哭了我再去拥抱他,所以,久而久之,他就不爱哭了。但是情绪却经常不好,经常哼哼唧唧,烦躁的情绪似乎很难释放出去,我尝试过用很多种方法来引导,但是都不太好,相反弟弟是一个相对哥哥来说比较爱哭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总觉得小时候太限制了大宝的情绪宣泄,所以二宝哭的时候我很容易就会去安慰他,他很快就不哭了。他就是那种很不会容易被一些伤心的事情困扰很久的孩子,有时候哭一会就好了。虽然我并不是希望他一直这样下去,但是我特别能理解他,因为我就是这样,虽然爱哭,但是也更容易快乐。隐藏自己的真实对我来说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
所以我更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即使我哭他们也不会觉得我是懦弱的,他们可以给我安慰,也能明白我哭是因为我难受了。尽管我很少在孩子面前哭,但是我依然记得有那么几次,我在幼儿园做老师的时候,我因为一些伤心的事,没有控制自己,虽然在孩子面前陪他们玩耍,但是泪珠已经挂在脸上,其中有一个孩子发现了,他走过来说:老师,你怎么哭了?你伤心了吗?我忘记怎么回答了,但是我知道那一刻我就被治愈了,因为有人理解我,安慰我。
有时候我们宁愿选择在孩子面前歇斯底里,也不会选择在孩子面前流泪。其实静下来想想,我们原本可以不用大吼来代替哭泣的。伤心的时候本来就是可以哭的,不是吗?
只是,不要在哭泣时候,加上抱怨。哭过之后,我们依然可以灿烂的笑,因为哭也是可以带着盼望的,他仅仅是一个感受的表达和宣泄,和坚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圣经上有句话说: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必要欢呼喜乐。上帝明白我们,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祂面前伪装。
能够痛快的哭是一件幸福的事,就像能后痛快的笑一样,
所以想哭的时候就哭吧。重要的是,选择在懂你的那一位面前来哭,哭过以后要依然充满盼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后记:今天早晨因为一些事情,突然就失控哭了,孩子也看到了,但是他们给了我很大的爱和安慰,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感性,但是我知道我还在慢慢长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