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絮语
书里的这句话经常出现,“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为什么经常提到“可听的耳”?
上个礼拜非常忙,每天晕乎乎的。整理分享的时候,一直在思索这个“凡有耳的,就应当听。”本来想借着这个话题写写“小编的絮语”,但是写了上述黑体字的一句后就接不下去了。
事忙且心也忙,不在状态,索性就停了下来安息,不写了,不发了,罢工了
神奇的是,周六听“讲故事”的时候,明明讲的是林前2:13-14。但我听了一下午为什么“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的解释,当然在这里,我也就告诉了你,这内容就是可以开“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的一把好使的“钥匙”。
为什么我们有“耳”,但书上却反复地说,你要听,你要听?从我最早最浅层的理解角度上看,我认为需要一个“对的态度”——能谦卑并存敬畏的心,愿意听、肯听。那么,在这个下午,有了这把“钥匙”,让我更明确了神的定规并这定规之后的生死福祸之择及之天地之差。
就这篇而言,我现在突然明白“为什么感动我写‘可听耳’的原因了”,因为这篇是一篇开启的信息,也是呈明给我们的真实。于我们而言,唯一需要的就是有耳听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