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月 23, 2024
spot_img

大千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大千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注定又是一小部分人感兴趣的话题。


昨天,有个女孩子问我,她应该如何生活。哦,天啊,这个问题好大,好….广博。幸亏我对她有点了解,就问她,是不是神学毕业了,又没有做专职(父母的期待,别人的规劝),内心纠结内疚,有罪疚感,脑子被捆住了,不知道干啥合适?是不是怕有些人跟你说你这样子不“属灵”,不尽心,不无私奉献?


果不其然。她频频点头:是的,是的,是的。我这样是不是得不到祝福?会不会受到惩罚?以后会不会生活很惨……是不是不顺服?大千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身边人会怎么看我?


唉….对灵苏来说,她的心理一点不奇怪。我见到过比这个还要痛苦恐惧纠结矛盾的。有时候我就想,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开开心心按照正常通道,上学、工作、生活….日常找到自己可参与的服侍项目。不挺好?没有负罪感,也不会这么拧巴。


首先,属灵不属灵还真不是这么看的,平时经常性的随意用“属灵”来对应其他人的人,除了概念薄弱模糊不清外,一般都很自顾口嗨,很少身体力行,让别人无私但自己却可能正好相反。对生命问题有了一定认识深度的人,反而非常慎重使用这个词。我这里没法分析人的动机,只是觉得,慎用。


但另一点,也是不少相似情况的人的痛点,觉得是不是上帝会使个绊子,因为你拒绝了祂(其实拒绝的不一定是祂),让你以后日子不好过,总要找个机会让你付出点代价,惩罚你一下。你看,人总是把神想成人。


事实上,的确有这样的案例,上 帝使一些特殊的手段使人回头,做他要我们做的事情。比如约拿,比如我们平时听到的故事。大书特写给我们很大震撼,很有启发性和故事性。但是那样的案例是少数,我们不能以少数案例替代所有情况。


上 帝不一定总是用神迹奇事来施展祂的作为,今天更是如此。最重要的是,即使使用这种方式,并非是为了刑罚,并未是为了让我们对他恐惧害怕,觉得得罪他了一定要报复,一定没有好果子吃,一定想方设法的让我们陷入到万劫不复里。那样做也是为了一些计划,成全一些事情和旨意。我们无需在恐惧之中等候“刑罚”到来。


恐惧的心理绝对不来自于美善的旨意。这里面的问题要讲一箩筐,总而言之:上帝的形象总是被扭曲成警察、督查、随时找我们错误的严厉法官,手里拿着小本本一刻不停的在我们身边鬼鬼祟祟记录我们过失的….监视者。如果我们不合祂心意(这里指自认为不合祂心意,但是事实不一定)他就会实施报复,让你见识祂的厉害,让你活在被惩罚的恐惧里。


我这里不想讲上 帝的本性,不想讲恩典与律法的关系,不想讲不同的呼召,不想讲每个人的恩赐,不想讲何为真正的“顺服”,不想讲祂的主权和自由意志,不想讲上帝的旨意,不想讲不同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下对侍奉的理解和处境化,不想讲一个人的成长史差异性,不想讲…….


感兴趣的自己翻笔记,翻资料,听专门的课程,多的是。当然,听了要消化、要活学活用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我自己也是。不要越学越钻牛角尖,越学越僵化,越学越刁钻,最后生活和信仰很拧巴(我一般不想分开生活和信仰,他们是融为一体,但为了交流便利,常这么说了),这是很多人会面临的困境。


年纪轻轻时,常常在自己有限的思维和阅历里纠结所谓的对错,会浪费大好时光。自己没有志愿做全职就不要勉强,父母的心愿,他人对你的期许或许(只能说或许,但我不认可)美意,但那不是你心甘情愿的选择,就不要勉强。强扭的瓜不甜,即使用非常高尚的名义和理由,嫁接到一颗与之不相符的心灵上,也会结出苦果。


心灵的高贵不在于岗位,活出有意义的生命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所以呢,不要纠结正确与否。有些事情祂没有极其明确的、写在字条上告诉你这个人“做这个,做那个”的话,就按照自己的本意去做好了。你所做的事情又不可能导致万劫不复。


重点是:长期纠结、心理消耗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做错一件事情的成本往往更大。


所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结消耗,如果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就勇敢的去追随。这位姐妹喜欢做设计,也喜欢在家里招待弟兄姐妹。那就勇敢的去做这方面的预备,找这方面的工作,自食其力,改善生活,在工作中实现一部分价值。平时多参与团契活动,如果可以的话,带领小组。


同时,开放家庭聚集一些有共同心愿和志向的人,一同出主意,一同撞火花,做点除了生存、工作之外,更有价值的事情;组织一些年轻人做这个时代年轻人心中发光发热,做盐做光的事情。


朝着这个方向,也许中间会有各种意外惊喜,意外调整,意外挫折,那就顺着生活给予的来接受和改变。


挺棒!


有些人,学了神学

一生持守在牧养的岗位上

有些人,学了神学,最后成了

医生、人、老师、理财顾问、自由工作者…

有些人,学了神学,后来犯了罪

最后悔改成了牧师

有些人,学了神学,从事一份普通职业

最后成了基督教作家

有些人,学了神学,成了家庭主妇

牧养了出色敬畏的子女

有些人学了神学,离开了神

到老了,终于浪子回家

有些人,没在院校学神学

后来自学成了布道家;

有些人,没在院校学神学

留下了大量洗涤心灵的文字篇章

有些人……


有些人,原本是律师,

后来学了神学,牧养了一群人

有些人,原本是建筑师

后来学了神学,牧养了一群人

有些人,原本是医生

后来学了神学,牧养了一群人

有些人,原本是作家

后来学了神学,牧养了一群人

有些人,原本是会计

后来学了神学,牧养了一群人

有些人……


人类历史如此丰富

更多更特别的故事数不甚数

这里写出的屈指可数


更多的人,没在院校念神学

没全职服侍

却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

生命同样既有价值又丰盛


大千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此生不长,做好现在能做的,做自己现在想做的,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做自己觉得内心有活力有动力的事,哪怕是为了一些看起来不高大上的理由,比如治愈自己,比如为了生存,比如为了训练自己某个特长,比如为了职业发展方向…..


不用过于纠结,不是每一件事都以伟大开头。有些恩赐,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现的;有些服侍方向,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有些委身,是在不知不觉中顺其自然进入到心里的…….


生命是如此丰富而不同,我们只管用心飞翔,牵风筝的手没有撤离,我们就不用提前害怕。无论在做什么,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保守己心,都要作光作盐,都要不辜负生命。


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知道为何而做。

无论我们在哪里,都要向光而行。




大千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拍摄:July Song

(常熟)


大千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大千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宣灵苏人在江湖,手不持剑。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解释自己变得很困难。许多标示出来的东西好像都不能代表我自己,它们只是一些符号,代表着过去,但却不一定就是我。深夜总是充满暗影,太阳出来,带来希望。就这样吧,暂且先这样。时间会带我们慢慢向前走。 

如果当你有点感同身受时,请不要吝啬你的点赞、在看和留言、转发。我喜欢那些鼓励,它们支撑着我,常在深夜,坐在那里,码字。

下方是本平台二维码,点击即可关注。文章为原创,除标明,音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所属主题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宣灵苏
宣灵苏
人在江湖,手不持剑!这里是宣灵苏有关生活、信仰、个人成长的分享和感悟。 —————— 公号:宣灵苏 微信号: Xlingsu777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