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书单为大家推荐与“书籍”和“阅读”有关的书。其中《阅读的力量》从历史与文化变迁的角度来探讨阅读的意义,《升维阅读》正如副标题所描述的,谈的是“数字时代下你该如何阅读”;《书的大历史》和《书籍的历史》为我们介绍书籍特别是印刷书籍的历史;《文字的力量》让我们看到文字如何塑造哲学、宗教、政治与文明;已成为经典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经典的读书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和《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告诉我们怎样写读书笔记;《朱子读书法》总结了中国古代影响最广泛、最系统的一套读书方法,而《古今名人读书法》通过八百则语录展现出中国传统读书经验的丰富和精彩。
《阅读的力量》
弗兰克·富里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11
↑ 扫码购买
《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是一部探讨阅读、写作、读者、书籍和读写能力,以及相关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的著作,也是迄今为止西方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进行的最为系统和最为深入的研究,是西方阅读文化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
《阅读的力量》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弗兰克·富里迪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富里迪广泛借鉴历史学、教育学、文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传播学、哲学乃至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全面梳理了自苏格拉底以来的数百位西方思想家有关阅读(reading)和读写能力(literacy)的经典论述,系统地考察了阅读人群的历史变迁,阅读对不同文化处境中的读者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不同时代的主流文化观念和技术变革对阅读之地位和读写能力之意义的影响等。
在此基础上,他还将关注的焦点落在当下,针对人类社会从印刷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重大历史变迁,对当代阅读文化的独特性及其面临的真正挑战进行深入剖析,对各种贬低阅读和读写能力的倾向及试图回归口传文化时代的幻想加以有力驳斥,对各种功利主义的阅读观和工具主义的读写能力观予以深刻批判,进而主张重建一种“以寻求真理和意义为旨归、拥有改造人类意识和世界的伟大力量”的阅读文化。
本书思深旨远,文笔流畅,既充满历史感,又极具现实关切,有助于我们深思阅读的力量和探索阅读的艺术。
弗兰克·富里迪(Frank Furedi,1947—):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伦敦大学学院访问教授。当代西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评论家和社会历史学家之一。他的论著对当代文化生活的主要发展、帝国主义等问题做了权威而又生动的论述。著有《阅读的力量》《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对抗21世纪的庸人主义》《恐惧的政治》《帝国主义的新意识形态》《第一次世界大战:看不到尽头》等书。
《升维阅读:数字时代下你该如何阅读》
玛丽安娜·沃尔夫 中信出版社 2021.04
↑ 扫码购买
数字时代,电子设备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阅读时间。纸质阅读日渐式微,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在逐渐向适应屏幕阅读转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默默无声,潜移默化,你可能还来不及觉察,它就已经在改变你。
面对数字媒介和传统媒介这两种阅读方式,我们应如何应对?下一代人从小就深受数字媒介的侵染,这是否会影响他们的专注力和深度阅读的能力?儿童应如何整合大脑的深度学习过程,从而提高专注力和阅读能力?新时代应如何高效地阅读?在作者看来,新的阅读方式给我们带来困境和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数字阅读的影响不全是负面的。相反,适应了这种阅读方式的大脑将具有极强的处理繁杂信息的能力,这是传统阅读模式下的大脑所不具备的。
我们既不应放任自己被数字媒体吞噬,也不必视电子设备为洪水猛兽。只要掌握好的应对方法,就能获得高效的阅读体验。
玛丽安娜·沃尔夫(Maryanne Wolf),美国塔夫茨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授,阅读与语言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富布莱特奖,并因出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以及国际阅读障碍者协会颁发的奖项。作品《普鲁斯特与乌贼》获得2008年玛格·梅尔克年度最佳阅读图书奖。《华盛顿邮报》称赞她“说的任何事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她真正预言了计算机文化对‘阅读思维’的影响”。
《书的大历史》
基思· 休斯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08
↑ 扫码购买
作为爱书之人,你知道书的来龙去脉吗?
《书的大历史:六千年的演进和变迁》的作者基思·休斯敦通过纸张、墨水、装订线、胶水、纸板乃至皮革的使用,讲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疯狂之举。休斯敦广泛搜集资料,辅以珍稀图片,从书写、印刷、插图和装帧四大方面,揭示了人类这一最重要也最普遍的科技结晶背后令人惊叹的历史。本书既是对书籍的致敬,也是献给所有图书爱好者的精彩礼物。
的确,即使是一本简陋的平装书,其书脊上的胶水和米色的纸张所散发的气味,也会传递出许多自己的制作故事。1500年以来,人类不断地书写、印刷和装订,成就了现代书籍这一精致复杂、魅力超群、重量实在的人工制品,本书所讲述的就是这些书籍的历史、制作和书感。
是的,本书所讲述的是书,你一看就知道它是关于书的书。
基思·休斯敦(Keith Houston)网站www.shadycharacters.co.uk的创始人,著有《书的大历史:六千年的演化与变迁》《英语符号趣味学》等。白天写软件,晚上看孩子、玩音乐、做研究。将对语言、符号和古籍的探究成果写成文章发表于个人网站(至今不断更新),因深受读者欢迎,最终结集出版。目前住在伦敦。
《书籍的历史》
吕西安·费弗尔 / 亨利-让·马丁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09
↑ 扫码购买
本书堪称历来最振奋人心的印刷史学专著。立论严谨,丰富宏观,令人耳目一新。
——《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是一部很前进的书籍史话。作者始终抓住一个方向去写,从人类思想行为的角度,去剖析书籍影响人类文明史的问题。这样的书籍史话,到底比较没有学究气味。
——董桥《谈谈谈书的书》
《书籍的历史:从手抄本到印刷书》是一部由法国年鉴学派大师费夫尔和印刷史学者马丁共同完成的学术著作。全书着眼于15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详细探讨了西方关于印刷书从诞生到传播各个方面的问题,观点独到,史料详尽。与此同时,法国年鉴学派严谨的治学之道,也在此书中有所表现,是书籍史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亲切易读的经典读物。本书自1958年在法国出版以来,已成为西方书籍史、西方文学史与出版史研究人员的必读书目之一。
《书籍的历史》从纸张的出现、印刷术的发展、书籍外观的变化谈到书籍的商品属性,再到图书圈各个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又从出版地理学、书籍背后的商业逻辑,谈到印刷书的出现对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庞大、细致的,关于书籍的“纪录片”。
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1878-1956),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是如今公认的20世纪史学大师。其法文作品包括《菲立浦二世和弗朗什孔泰》《土地与人类演进》《命运:马丁路德传》《全观历史》《拉伯雷与十六世纪的不信神问题》《为历史而战》等。英文著作有《地理观的历史导论》《历史新种类:费弗尔选集》。
亨利·让-马丁(Henri-Jean Martin),曾任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研究主任,著有《17世纪法国的印刷、权利与人民》《宗教、专制与阅读:1585至1715的法国》等。
《文字的力量》
马丁·普克纳 中信出版社 2019.07
↑ 扫码购买
文学不仅仅是世界的镜子,它塑造世界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
《文字的力量:文学如何塑造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从4000多年的世界文学中挑选出16部尤为重要的经典作品,有《伊利亚特》《圣经》《源氏物语》《一千零一夜》《共产党宣言》,还有《哈利·波特》,让我们看到文字如何塑造哲学、宗教、政治与文明——
一部英雄传奇,催促亚历山大帝不断征服,直至他治下的土地都浸染上那部传奇的色彩;几个不听话的学生的记录,让他们老师的教诲将在数千年后影响数十亿人;一册薄薄的宣言,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随着这些伟大的作品,帝国兴衰、文明起落,历史在文字的锤击下被铸成我们今日所见的样子。
这些故事关于青年英雄、优雅的东方女官、浪漫骑士,关于阿拉伯芬芳的集市、加勒比海绿色的海岛,关于莎草纸、羊皮纸与印刷机,关于传承智慧与创造未来。文学有时是雍容平静的,曾在东方宫廷中的少数贵族间被小心传递,有时又化身为人们抨击彼此时投掷的飞刀,以激情与怒火豁开革命的口子。而正是多彩的文学,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商业与历史,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文字的世界。
哈佛大学教授马丁·普克纳带我们踏上一场文学朝圣之旅,游历希腊、中国、土耳其与印度的文学狂欢节,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交流,与当地居民对话,书中世界与现实世界一再重合,让我们看到——文学,它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地与文明相互作用着。
从《吉尔伽美什史诗》到《堂吉诃德》,再到《哈利·波特》系列,普克纳不仅向我们讲述了4000多年来塑造文明的重要文学作品,还带我们去认识那些创作了这些作品的人。他让我们看到,文学不仅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马丁·普克纳(Martin Puchner),美国哈佛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戏剧教授,曾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他的研究与写作集中于三个领域:世界文学、戏剧与哲学。他在戏剧、哲学领域的代表作有《怯场》《反对剧场》《思想与戏剧》《革命之诗》等,在世界文学领域的代表作为《文字的力量》,以及他主编的《诺顿世界文学选》,这套六卷本、长达6000页的大书堪称“不可能完成的项目”、“一次令人兴奋的疯狂尝试”,以其经典性被英语世界各大学选作教科书,在普通读者当中也赢得了广大的市场。他业余喜爱演奏钢琴、小提琴与中提琴,并为了收集研究资料而周游世界。
《如何阅读一本书》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商务印书馆 2004
↑ 扫码购买
在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作品中,这也许是当下谈得最多、也最为经典的一本阅读指南了。初始版本由莫提默·J. 艾德勒于1940年完成,曾高踞全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问世以来,在西方世界好评甚多,重版多次,1972年查尔斯·范多伦增订修改为新版。
“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这本书鼓励读者进行“主动阅读”,强调如何通过阅读增进理解力。书中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并为阅读不同读物提供不同的方法;附录中还推荐了一系列经典名著。
约翰·派博牧师说,“我要鼓励你拿起《如何阅读一本书》来读。……关于如何阅读,艾德勒给了读者很有启发性的、智慧的建议。我鼓励你,不论你的年龄多大,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本书,就去买一本来读。”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奥野宣之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06 / 2017.10
↑ 扫码购买
奥野宣之被称为“笔记本作家”,这两本书都和笔记技巧有关,可以放在一起来读。《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谈到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笔记本搜集和整理信息,提供了大量切实好用的笔记技巧。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特别将笔记技巧应用在读书上,会教我们如何用一本笔记将书中的精华用有效的方式整理记录下来。
奥野宣之创造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他倡导有目的性地购书,让读书从一开始就充满主动性;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养成随时记录心得体会的习惯;学会摘抄,让原书精髓与自身思维的火花交相辉映;完善整理归档工作,做好的笔记需要反复重读才能凸显其价值。他还从自身经验出发,介绍了19 个让读书体验更充实、有效的小窍门。
“读书笔记会帮助我们改变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又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从笔记入手,是我们改善读书方法的一个很实际的途径。
《朱子读书法》
朱熹 著 / 张洪 齐熙 编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10
↑ 扫码购买
《朱子读书法》很可能是第一本以“读书法”为名的中国古代专著,而“朱子读书法”也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广泛、最系统的一套读书方法,近代以来的大学者钱穆、徐复观、余英时等都曾专门向读者推荐。
这本书首先由朱熹亲传弟子辅广从朱熹众多作品和语录中辑录而成,而后再由张洪、齐熙增补,并进行系统的整理,“更易次第,先定纲领,以载书之所当读之故,与读之所当务之说”。
特别是书中按照六条读书纲领来整理编排,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复于中撮其枢要,厘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而著其说于每条之下,于是纲领条目粲然明白”。
这种要求读者全副精神投入进去的读书方式,似乎和现今的潮流格格不入,不过,这种“读书法”带给我们陌生感的同时,或许也能提供更多的启发,这正是其价值所在吧。
《古今名人读书法》
张明仁 编 商务印书馆 2007.10
↑ 扫码购买
这是另外一本有关中国传统读书法的书,不是某一家某一派的读书法,而是汇聚了三百余位古今名人关于读书的方法,“列为八百余则,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适之,依次罗列,便于检索。”这些读书之法均是编者张明仁广采典籍书册搜罗而来,每一则后面都标明了出处。
每位学者名人收录少则一则,多则十数则(猜猜收录最多的是哪位?好吧,你猜对了,正是朱熹,收入七十三则);而每则从一句话至一段话不等(目测最短的一则是汉朝伏胜《尚书大传》中的一句,“学,效也”。),倒是很适合随时取阅。
这本书最早于1940年(巧了,和《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同一年出版)由商务印书馆以繁体竖排形式出版,后又多次重印。现在这个简体版就是据早年的繁体版校订而成。附录“关于读书法之书目”中介绍了几十种中国读书方法的各种专著,也很有价值。
当年编者出版这本书是为了“初学”之人能“藉以窥见读书之门径”,八十年过去,时移世易,八百则语录还有几条能给你带来指引呢,这需要你买一本来翻翻看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