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仰思考 你以为自己拜的是佛,实际上可能参观的是上市公司 By 大圐圙 人文圐圙 2023年 2月 8日 644 标签大杂烩 当普陀山传出筹备上市的消息,九华山和五台山等也在积极准备登陆资本市场。你自己以为现在去山水间朝拜的是心灵家园,最后可能都成了去参观一个个上市的公司。 “拜佛”这种说法其实不正确,拜佛不同于拜神,佛祖也是人,只不过他是佛的开创者,故我们称之为佛祖。如果佛祖真的在西方极乐世界观看众生,那么他亦会十分讨厌拜他的人。佛教最重要讲的就是众生平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为佛,佛不在西方极乐世界,而在人心。 老百姓形容一个好人时也会使用“佛心”,所谓佛心并非看破红尘,而是心有了安放的地方。有一个小故事,老和尚领着小和尚下山,遇到一年轻美貌的女子有难,老和尚前去主动帮助,后小和尚一直默默不语,老和尚一语道破:“我早就放下了,但你却还在心里担着。” 佛祖看到人生的痛苦,在菩提树下悟出人生真谛,他愿意将这种真谛分享给众生。人生的痛苦主要源于人无穷的欲望,故佛教主张禁欲,所谓修行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人间烟火太容易点燃人的欲望,故修行之人愿寻一山间清净之地,以助自己的心不要被人间的灯红酒绿吸引而无法自拔。尽管其态度消极,但不可否认其价值和意义。 人在闹市区,人心确实容易被勾起各式各样的贪欲。简单的生活对人的心灵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安抚,很多时候人们的不幸正是因为人想要的太多,幸福不是索取而是知足。人心不足蛇吞象,真正的放下是拥有之后的放下。 真正的修行之人的心不希望别人去搅扰,但也并非冰冷如霜,否则就不会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虽有欲望,甚至有时候确实难以控制,但人亦有情,无情之人无法成佛。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愿意成佛,而只是希望佛成全他,而不是他成全佛,成佛意味着牺牲。 我们常说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苦难中我们都希望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帮忙,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却不愿意成为菩萨。即便观世音菩萨也有私心,佛祖曾给了她三个“紧箍咒”用于佛教事业的发展,但她却私吞了两个,一个给黑熊为自己看后院,另一个给红孩儿为自己当善财童子。 菩萨原本就是在修佛的道路上,人们或许也知道求菩萨相对容易,因为菩萨还没有完全成为佛。一旦求佛,佛对人心的要求要远大于菩萨,只能说人们太聪明。求菩萨为己谋,求佛则要学会为人下地狱。 好在观世音菩萨还救苦救难,而现在修行的人既不学菩萨,又不愿成佛,而是搞发财致富之路。作为旅游业最重要的支柱,名山大川为修行之人已经赚得金盆满满,但还不够,头炷香的天价早已不再是新闻。不知道是人们自己心甘情愿,还是庙宇背后的商业炒作。 烧香的人或许也不在意心灵是否净化,所谓虔诚就是高价,这只是借佛之名公开的买卖而已。紧箍咒早就勒不住心猿意马的人,不仅是普通的会众,也包括正襟危坐庙宇之人。 佛成了真正的财神,佛不用拜,但财神需要人们烧香磕头。不知道是和尚亦假,还是人心亦真,曾有钱能使鬼推磨,如今有钱可使佛闭眼。 分享 EmailCopy URLFacebookTwitterPinterestWhatsAppTelegram 所属主题信仰思考 前一篇文章尘土之路下一篇文章若事与愿违,必另有出路 大圐圙 人文圐圙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信仰思考 关于罐车混用不清洗事件,GPT如此回应 2025年 3月 8日 信仰思考 特朗普的属灵导师是谁? 2025年 3月 8日 信仰思考 维基百科创始人拉里·桑格信主带给我们的四点思考 2025年 3月 8日 最新文章 关于罐车混用不清洗事件,GPT如此回应 2025年 3月 8日 特朗普的属灵导师是谁? 2025年 3月 8日 维基百科创始人拉里·桑格信主带给我们的四点思考 2025年 3月 8日 事工遇到困难怎么办? 2025年 3月 8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