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萧三匝:我为什么不喜欢老子

第九讲:老子:消极自由的局促

这一讲我们讲老子。

 

老子这个人相当神秘,神秘到不仅生卒年不详,而且到底姓什么、叫什么都没有定论。至于《老子》这本书(也称《道德经》)到底是不是老子写的,争议也很大。我倾向于认为,老子差不多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也就是春秋时的人;《老子》一书不一定是老子本人写的,但基本上也体现了老子的思想。后世的人评论老子,也只能以《老子》一书为准,也只能假定老子就是《老子》一书的作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老子这个人相当重要,因为他是道家的始祖,而道家与儒家一起,共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想。那么,道家思想的实质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道家是儒家的反对派,道家全面而彻底地否定了儒家。如果说儒家是中国古代王朝意识形态的当权派,道家就主要是在野派。儒家讲礼义仁爱,重感情,墨家和道家都反对它,但反对的理由不同:墨家认为儒家讲得不够,道家认为儒家讲得太多,甚至认为讲这些不仅没用,而且有害。道家是纯用理智,排斥感情的。

 

儒家原本是帮天子负责祭祀的,道家呢?汉代史学家班固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这句话一般是这样理解的:因为道家出身史官,古往今来的历史看得多了,就超脱了,就能摆脱感情的羁绊、干扰,理性地看政治上的成败得失,并总结出了历史运行的规律和长治久安之道。老子本人就当过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这样理解,当然也没有错,但有点失之于笼统了。稍微展开来说,商周的史官不仅负责研究历史、书写历史,他们还负责观察天象,而其所研究、书写的历史,不仅是政治史,也包括军事史。所以,道家思想主要是源于史官对政治、军事、天象的历史的观察和总结,并使之抽象化、理论化。也可以说,政治对应的是班固所说的“成败”,军事对应的是“存亡”,天象对应的是“祸福”。道家总结政治“成败”、天象“祸福”都比较好理解,下面我想趁机谈谈道家与兵家的关系。有朋友建议我讲诸子百家时单独讲讲兵家,他认为兵家思想对中国人思维影响极大,不过我认为从兵家到道家,再到法家其实存在一个思想发展的逻辑链条。

 

道家与兵家的关系,其实只要对比《老子》和《孙子兵法》文本就一目了然。比如,《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孙子》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李泽厚先生认为,道家与兵家相似处至少有如下几点:一,思考问题从利害着眼,完全排斥感情、是非和信仰因素的干扰;二,立足现实,重视经验,重视观察、分析;三,强调通过二分法从整体上把握现实,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直观把握事物的本质;四,认识到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要主动认识事物内部潜藏的客观矛盾,利用矛盾的转换规律介入矛盾、展开矛盾,以便事物的发展结果对自己有利。兵家这样思考问题,是为了取得战争胜利;道家这样思考问题,是为了长治久安。当然,道家与兵家也有不同,这不同在于,道家把兵家的战争智慧扩展、凝练成了其关于宇宙、人间的普遍的、必然的、客观的规律。《老子》所谓的“道”,虽然玄妙,但大致也就是“普遍的、必然的、客观的规律”的意思。

 

历史上,很多人都看到了道家与兵家的上述关系:唐代王真这样评价《老子》:“五千之言……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北宋苏辙说:“此几于用智也,与管仲、孙武何异?”南宋朱熹说:“老子心最毒。”明末清初王夫之说:“言兵者师之,”“持机械变诈以徼幸之祖也。”民国章太炎说:“以为后世阴谋者法。”马一浮则说:“老子其失也贼。”“他看世间一切有为,只是妄作,自取其咎,浅陋可笑,故曰:不知常,妄作凶。他只燕然超处,看汝颠扑,安然不动,令汝捉不到他的败阙,不奈他何。以佛语判之,便是有智而无悲。儒者便谓之不仁。”

 

《老子》体大思精、玄妙无尽,但不过五千言。如何透过这五千言理解老子说的“道”?我认为,只要抓住两个关键词就可以了:一是“无”;二是“反”。


我们来先说“无”。


老子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述“无”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谓“有生于无”,是从抽象的、逻辑推理的意义上说的,不是说没有道,而是说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都是有生出来的,那么,最先的那个“有”是怎么生出来的?也就是说,第一个推动宇宙运转的力量是什么?那就只能是逻辑上的无。所以,道就是无,道也类似于基督徒所谓的上帝。道无所偏私,因此它在本性是无为的,所以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思想,主要还是一种政治哲学,他论天道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论人间之道。既然天道无为,人应该怎么办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道就是自然之道,自然当然是清净无为的,人应该做的,就是体验、实践天道的清净、自然、无为。所以从统治者的角度着眼,老子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清净为天下正”,这样做,就能“为无为则无不治”。


儒家显然是主张有为的,所以儒家倡导仁义道德,老子既主张无为,当然就极力反对儒家,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简直是把孔子当成罪人看了。老子不仅反对儒家,其实也反对一切主张有为的思想流派,他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但老子生在仁义道德已出的时代,怎么办呢?他的办法是寡欲、愚民,希望社会返回到原始状态。


关于寡欲,他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罪莫大于可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关于愚民,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显然,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与儒家的小康理想、墨家的大同理想截然不同,儒墨所倡导的毕竟是文明社会,而老子理想的近似于原始社会。


很多人都知道老子主张无为,必须强调的是,老子的无为只是手段,他的目的还是为了有为,这就是所谓的“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事取天下”。 司马迁把老子的逻辑讲得很清楚,他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穷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论,上面列举的朱熹、章太炎等人批评老子“心最毒”,是耍“阴谋”的鼻祖。


再来说理解老子的第二个关键词——“反”。 什么是“反”,“反”就是往返的意思。儒家遵奉一套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孟的道就是仁道,在老子看来,这很好笑,因为天下根本就不存在不变的道,道的本质就是变化、周行、往复,也就是所谓“反”,所以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老子关于反的话说了很多,比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等。


老子关于“反”的思想可以分梳为四个方面:首先是要人们守弱。所谓“弱者道之用。”为什么要守弱?因为刚强靠不住,“柔弱胜刚强”,要无不为,就得守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勇于敢则杀。”“强梁者不得其死。”“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守弱是内心修炼,谦卑则指对外行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人之所恶,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善用人者为之下。”谦卑没有尽头,老子甚至号召人们处贱。“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


其次是包容。老子的哲学是水的哲学,水不仅居万物之下,也能容纳万物,圣人应该学习、体会水的哲学。老子的哲学以自然为宗旨,自然是包容万物的,圣人所能做的,是尊重自然状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报怨以德。”


再次是知足。老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为自然之道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没有固定不变的圆满状态,所以,也根本不需要追求所谓圆满。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也。


最后是见微。道的变化虽然是永恒不止的,但又是从小到大的,因此是有征兆、可以事先体察感知的,见微就是为了知变、知著、“观复”。“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老子及其他所代表的道家思想?


首先,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正如一些论者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孔子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秩序,老子所强调的就是个人的自由,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确近似于西方的自由放任主义。诸子百家,只有道家力主个人自由,从这个角度看,老子是相当伟大的。不过,老子所主张的自由,属于消极自由,即个人有不受政治权力干预的自由。但是,消极自由不仅是通过积极自由(公民有干什么事的自由)来获得的,也是通过积极自由来保障的,过于着眼于消极自由,而无视积极自由,则消极自由也是不可能存在的。老子的问题就在于此,他根本不关心积极自由,或者说不关心如何从制度设计上保障消极自由,因此他的理想社会就只能一步步后退,以至于退到原始社会。如果说墨子、荀子类似于霍布斯,把人类的自然状态描述得过于惨不忍睹,老子就类似于洛克,把人类的自然状态描述得过于美好了。人类的自然状态到底是丛林状态还是黄金时代,是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事,但我认为,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既不是丛林状态,更不是黄金时代,即便按老子的描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是可欲的吗?

 

从现实的角度看,老子应该知道,天下再次大一统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小国寡民”的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另外,人类一旦进入文明时代,其发展轨迹就是不可逆的,怎么可能再次回到结绳记事时代?老子批评儒家的仁义道德,如果你仔细读他那几段话,难道不是倒果为因吗?既然“德”、“仁”、“义”、“礼”是“失道”的结果,怎么能说礼是“忠信之薄,乱之首”呢?我想说的是,自由和道德并不是矛盾的,自由社会也离不开道德,而老子把二者摆在对立的位子上去了。

 

中国人面对专制,不是试图基于现实改进它,而是逃避现实梦回远古。儒、墨、道三家,一个比一个比赛崇古:儒崇周,墨崇夏,道家则崇拜原始初开时代,此种厚古薄今的思想传统,既表明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也表明中国文化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文化。正因为儒、墨、道三家都程度不同的不愿意面对现实社会之变迁,于是生生将现实政治的话语权与建构权让于直面现实之法家,此乃中国历史之大悲剧。直到今天,很多人不还在梦想“和远方”吗?问题在于,即便远方有自由,那毕竟是别人的自由,对有出息的民族而言,自由不在远方,不在“高处”,自由更应该从脚底、从低处获得。回到老子,我认为他所主张的自由,不过是一种动物式的自由,而他之所以主张这种动物式的自由,是因为他根本没敢想如何才能在大国实现自由这个问题。直到今天,还有人主张中国要实现自由,就要重新回到列国分立状态,这是既不知古、也不知今的论调。说到底,这些人还是没有认识到,统一的大国也是可以实现自由的。自由的实现与保障,主要还是一国之内各种力量制衡的结果,而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外部力量。

 

其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我认为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观点是一个伟大的创见,因为它强调的是变化而不是墨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与时俱进”,少讲“何为中国”,多讲普遍大道。但是,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阴必然转化为阳,就如同阳必然转化为阴一样,为什么老子在讲“道之用”的时候强调的只是阴柔的一面,而无视阳刚的一面呢?我认为,老子对阴柔的过分强调显然违反了他“道法自然”的思想,因为自然就不仅有阴,也有阳。一个人,一个共同体,如果总是站在阴柔的一面,即便能生存下来,不也太憋屈,太没出息了吗?事实上,如果我们通读《老子》一书,就会发现老子这个主张“道法自然”的智者其实一直生活在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状态中,他自己就多次说到自己“不敢”这样“不敢”那样。所以,荀子批评他“有见于诎,无见于信(伸)”。


正因为老子过于主张阴柔,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家思想就不可能指导一个民族前进。儒家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思想传统的主流?因为儒家总体上是阳刚的、有担当的,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然,有阳就有阴,只是在我看来,人类社会要往前走,与其主张“万物负阴而抱阳”,不如主张“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我们为什么说“儒道互补”,而不是“道儒互补”呢?这其实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当然,中国在进入近代以前,儒家也需要道家来互补,因为它能给失意的、处于困厄中的人们带来心灵安慰。当然,给中国人带来安慰的后来不仅是道家,还有佛家。但是,正是因为中国本土已有道家,佛教入华才没有受到太大阻力。从这个角度说,道家对接引、融合外来文明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直到今天,正如我在讨论老子的政治哲学时所说,道家不仍然是接引、融合外来文明的中介之一吗?



所属主题
匝说
匝说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