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3 11 月, 2024
spot_img

荐书 | 童年的消逝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书摘: (感谢孙老师提供)

     

         “语音文字并不那么容易学,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因为成熟的阅读是一种即刻的识别能力,也就是一种下意识的条件反射,阅读的习惯必须在获取口头语的过程中形成。在口语阶段之后才试图学习阅读的人-如果可能的话-很少能成为流利的阅读者。因此,阅读指导必须从早期开始,从儿童在生理上还不适应严格的静止状态时开始。这也是儿童目后发现阅读困难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学习阅读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学习“破解密码”的过程。当人们学习阅读时,是在学习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身体静止不动。自我约束不仅对身体是一种挑战,对头脑也是一种挑战。句子、段落和书页被一句句、一段段、一页页慢慢地翻开,按先后顺序,并且根据一种毫不直观的逻辑。阅读时,人们必须等待着获得答案,等待着得出结论。而在等待的时候,人们被迫评价句子的合理性,或至少要知道何时并在何种条件下暂停批评性的判断。

         学习阅读是学习遵守复杂的逻辑和修辞传统的规则。它们要求人们以谨慎严格的态度对待句子的分寸,当然,随着新的元素按顺序展开,还要不断地修改句子的意义。一个识字的人必须学会反省和分析,有耐心和自信,保持镇静自若,经过适当考虑后.对文本的信息做出拒绝。这种行为方式,未成年人是很难学会的。它确实必须分阶段学习,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期待年幼的读者首先释义,而不是批评。”


       以上文字是因为本人发表文章经常被审核不通过。这篇文章尝试多次尽都腹死胎中。我搞不清楚他们审核的套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所以改头换面一下。以下是正文。


        今天推荐另一本书,也谈到阅读。下载链接在文章底部。内容是作者对他那个时代的中国用十个词汇进行的观察。这本书不是宏伟叙事的大部头。但是在个体意义层面会给你带来很多思考。尤其思考今天所有在流行的东西。


        我们的时代和上一代,究竟有何不同我发现就生活层面而言,我们非常容易读懂余*华,因为在读这个时代的我们自己。所有好的书籍,只要能让你更明白自己,和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这就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里,作家提到他耳提时代的阅读体验。他是60年出生的人。阅读的饥渴期应该是70或80年之间。那个时代国内没有任何文学意义上的作品。所有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经典名著均被称作毒*草。这让我想起《华氏451度》这本书。


        然而年幼的作者对于阅读如饥似渴。只要是句子都会饶有兴趣的读下去。所以他能且只能读遍了当时那个时代所有流行的歌颂性文学作品,例如比如《金光大道》。这些文学作品当时横行其道。


        然而不过二十年,到了我们这一代,因其毫无价值,便销声匿迹,乖乖的退出历史舞台。作者说,这阵子的阅读,就像大饥荒时期饥不择食,吃遍了所有树叶树根。在阅读上,他也是如此。


        我想起自己的小学和初中时代。是余华之后的二十年。老家还没有网络。电视似乎是父亲专门看新闻联播的播放端。对我吸引很小。乏善可陈的日子里,年幼的心灵一样产生阅读饥渴。我翻遍了家里所有的地方,除了父亲备课用的书籍之外,竟然找到了一本繁体字的竖版小说


        這本書被翻的破爛不堪。早就沒了封皮。翻看以後,我欣喜若狂,心想一定是本有意思的書。後來才知道這是《三俠五義》。也正是這本書,打下了我閱讀繁體字的基礎。這本繁體字的豎版中國古代小說是陪我度過小學飢渴時代的最有記憶的書籍。儘管它的內容對我沒有太多有益的影響。


        后来家里是书籍和报纸逐渐多起来。一部分是父亲作为老师,上面会发下来许多专门给小学生阅读的读物。比如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各种小书。


        然而到高中以后,根据老师的要求,开始把课外阅读当成语文课作文训练的一部分。功利心越来越强。阅读似乎成了负担。找不到阅读的感觉了。


        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余华提到当他的同学有了一本手抄本的《茶花女》,非常不得了。由于轮流阅读,每个人只有短暂的借阅时间。于是他和小伙伴决定自己先抄下来,可以尽兴阅读。两个人越抄越潦草,最后抄完以后,拿回家阅读。由于认不清多方字体,余*华找到对方,把抄写的笔记本扔给他,说:“老子读不懂你抄的什么玩意儿”!过了几天,对方一样把笔记本扔给他,说;“老子也读不懂你抄的什么玩意儿”!经过协商,只好做对方的陪读。随时提供类似翻译的工作。


        而在我初中的时候,同样是一本《茶花女》传遍了全班。我印象很深,因为这是我喜欢的女生传给大家的书籍。只不过这是印刷版,我们也失去了通过辛苦的手抄书籍进行阅读的激情。书在那个时代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我们有了更多选择。回家可以看电视剧。甚至有了网络,网吧也开始横行其道。只是还没有智能手机这样的东西。所以在学校这样的场所里。仍然以朴素的阅读为主。


        在那个阅读干渴的时代,大字报纸成为大家津津有味阅读的对象。在搞不清真假的情况下,舆论使然,你永远搞不清楚谁在造谣谁代表真理,像极了现在的微博和公众号。最高端的当然是官方的。他最能带动一切舆论的浪潮。


        我们都活在类似的体系。人是一个社会动物,受集体意识或集体无意识的裹挟。你已经身不由己,根本不知道是自己的思想还是他们给你的思想。

        以此推论,我宁可少看这个时代流行的舆论。而回到千年历史当中存留的文字阅读里面。所以基督徒是少有的不受舆论裹挟的群体之一。并因而受到当代人的鄙夷,被贴上各类标签。在敬拜多神迷信盛行的时代,包括罗马皇帝自立为神的年代,被贴上反动和不敬虔的标签。而在科学主义至上的这个年代,被贴上愚昧无知迷信的标签。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他们阅读的圣经文字远超过一切时代。而他们又生活在这个狭隘的时代。


        时隔二十年以后,当我在加拿大华人福音堂再次看到竖版的繁体字书籍,是一本老版本的圣经。想起那本同样排版的繁体字书籍,儿时激动的阅读体验一下子涌上心头。时过境迁,感慨万千。仿佛又是那个激动不已发现一本奇特书籍的少年。


荐书 | 童年的消逝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任何一个故事书都如获至宝。等他长成一个大人,在一个网络充斥,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社会,究竟怎样的一本书,要多少代代流传的故事才能使他如获至宝?


        我非常庆幸,在我二十岁成年的时候,在火车上有人送我一本圣经。那是我成年以后,再次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不管经历多少人生动荡,自此没有改变。我常常想,究竟什么是永恒?这就是永恒,至少在如获至宝的感觉上是一种永恒。如果一个人不能理解生命的永恒和接触永恒的生命。但至少可以理解文字的永恒和接触永恒的文字。


荐书 | 童年的消逝


电子书下载地址https://b-ok.cc/book/3579002/b4e938

https://b-ok.cc/book/1070336/f6bf8c

国内书籍便宜,还是多买正版好。


推荐阅读

真理的爱

荐书 | 疫情期间哪些书籍值得一读?

如果死亡不能撼动你的世界…

所属主题
心意更新而变化
心意更新而变化
人若要扩展心灵,最好是研究基督。他舍身十字架以及三位一体神的荣耀真理。只要人对“神”这个伟大的课题做出真诚,热切和不断的探究,人的思想将得以扩到最阔,人的心灵将得以全面提升。这是做其他事情所得不到的。 ——司布真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