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2 月, 2024
spot_img

从以色列人立王学习处理教会治理中的不同意见


撒母耳记上第八章记载了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诉求、撒母耳的反应,以及神对此事的裁定。这事是以色列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由此开始以色列进入了君王时代;这事也可以说是以色列的长老们对以色列治理方式而举行的一次最高级别会议。如果我们把旧约的以色列看为是新约教会的预表,或者是广义上的旧约教会,那么这次事件就是有关“教会治理”的一次“长执会”,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宝贵的教训和原则。

 

一、众长老提出“立王”之意见的理由

首先我们来看以色列百姓的代表——众长老,他们来到拉玛见撒母耳(撒上8:4)提出要立王的诉求。他们见撒母耳年级老迈,又立自己的两个儿子为士师,但是这两个儿子不行撒母耳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所以,这些长老就提出要立王的意见以阻止撒母耳两个儿子上台领导以色列人。(撒上8:1-5)

 

这些长老的意见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从人的谋略来看,这个计划也算完美。以色列人当然知道如果撒母耳这两个不行正道的士师起来治理他们,肯定会给以色列带来内忧外患。他们提出立王的方案也是有理有据,一来“立王”本身并没有违背神的旨意,在申命记中有记载:到了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得了那地居住的时候,若说:“我要立王治理我,像四围的国一样。”你总要立耶和华你神所拣选的人为王,必从你弟兄中立一人,不可立你弟兄以外的人为王。(申17:14-15)二来“立王”的好处也是明显可见,以色列没有正规军,国家军事处于“松散”状态,周边的国家都有王和军队,兵器也先进,故此,他们饱受周边国家的侵扰。在士师时代,以色列一直陷在死循环之中:被欺负——哀求耶和华——士师兴起——赶出外敌——士师衰没——被欺负。以色列人可能厌倦了这种不稳定的状态,撒母耳年级老迈之时,亚们人又起来攻击他们(撒上12:12),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神会伸出拯救的手,但是如果建立了君王制度,有了正规军队,那么就可以一劳永逸,无需在未知的等候中恐惧战兢了。三是“立王”有成功的例子,就是周边国家有了王之后,国家稳定、军事常规。

 

二、撒母耳对“立王”意见的反应

可以说在这次最高级别的会议中,出现了两方意见,一方是撒母耳,他要立两个儿子为士师,另一方是这些长老,针对撒母耳的做法而提出“立王”的意见。我们刚才已经看到这些长老的理由很充分,而且很难驳倒,但这些意见却反对这位老领袖,故此,撒母耳有被厌弃的感觉(参撒上8:7)他不喜悦“立王”的意见(撒上8:6)。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也看到撒母耳在这件事上也有不周全之处,他在立自己的儿子为士师时并没有寻求神的旨意,他被众长老反对时也表现出不悦,这些都显明了撒母耳也是一个会犯错的常人而已。但难能可贵的是,撒母耳是一个祷告的人,他面临这样的窘境之时,第一时间来到上帝的面前。(撒上8:6)

 

三、神对此事的裁定

就在撒母耳祷告之后,神亲自显明了祂的心意,祂要撒母耳依从这些长老的意见,同时指出这件事的本质:“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侍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撒上8:7-8)

从神的话语之中,我们看见了这件事的本质。撒母耳本来以为这些长老是冲着他而来的(参考第八节“他们向你所行的”这句短语),所以他有被厌弃的感觉,因为一直以来他尽心尽力治理这些百姓,如今老了却被人夹攻,个中滋味的确不好受。但是神告诉撒母耳,这些百姓实际上是厌弃神作他们的王,这一点足可以让撒母耳释怀,这样才会有之后撒母耳的绝佳表现。

 

这些长老们的做法表面上看有理有据,实质上危险重重,隐藏着很大的罪,其一就是他们厌弃耶和华作他们的王,因为耶和华作王使他们捉摸不透,他们的眼睛很难看见耶和华作王的保障在哪里,他们也厌倦了无定的、不作为的等待神兴起拯救者,所以他们要自己亲自出马,立一个可见的王,组织一支可以随时征战的军队。以色列人这种做法其实和亚当是一样的,要自己去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对于以色列人来讲,王的治理比耶和华的治理更好。第二,他们拜了偶像,这里的偶像并不是其他明显可见的假神,而是他们自己。他们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他们要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不想继续依靠耶和华,要转而去依靠自己手所立的君王。他们有如雅各一样不想等候神的计划到来(指雅各用自己计谋提前夺得长子名分),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手段促使“立王”这事得以提前。上文已经提到,“立王”本身没错,但是以色列人没有等候神“立王”的时间表就自己开始着手办理这事。

 

四、双方对神话语的反应

撒母耳经过神的裁定之后,放下了原先不悦的心去顺服神,依从众长老的意见,同时也遵行神的吩咐去警戒以色列人。从人的角度看,撒母耳在这次“长执会”中“失败”了,他之前立士师的决定被架空了(有了王当然没有士师的事了),但从接下来的经文记载可以看到,撒母耳真是一位难得的神仆,他没有因这事耿耿于怀,他也没有因这事就不尽忠职守,他仍然顺服神,仍然愿意为以色列代祷,愿意以善道正路指教他们(撒上12:23)。

 

至于以色列人,他们在听了神透过撒母耳的警戒之后,仍然坚持己见,不管有何代价都要立一个王治理他们,(撒上19-20)这再一次显明了他们的心是何等刚硬,他们是悖逆的百姓,他们果然以自己为神,重视自己的意见过于神,以自己的“聪明”(实际上是愚拙)轻视神的警戒。

 

五、此事对于今天教会治理的意义

正如本文一开始所提到的,这事本质上是一次“长执会”,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教会治理中的影子。我们经常开会决定教会的走向,在会议中也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有些意见的确如这些长老们所提的一样,非常周全,但是其中所充满的是人的聪明,却没有神的智慧,这些意见让我们依靠人自己,这一点也很符合人之老我的性情,所以在一不留意中就会被采纳,这是我们应当竭力避免的。

 

在会议中,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但是要避免将自己封闭,不可为了自己的意见争吵的面红耳赤直至自己的心逐渐变硬,以至于连神的话语都听不进去,那必然步这些以色列人的后尘。

我们应当看到在人的会议之上,有一位神,双方的意见并不是最终的权威,我们应该将每一个意见陈明在神的面前,去专心寻求神的旨意,同时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意见是让人更加依靠神还是远离神,是更能荣耀神还是荣耀人。

 

总之,我们始终要保持着一颗开放的心,随时准备放弃自己的意见,去投靠神所显明出来的旨意。在服侍的过程中,我有一种体会,就是人以为好的意见不一定好,人以为最好的意见也不一定讨神喜悦,很多时候一些看似有瑕疵的意见会让我们更加信赖神(当然,我不是要人不用尽责,人一定要尽自己的本分,不要总想着让神为人的错误买单),也让我们更经历神的同在。有一个原则我觉得可以借鉴:在无关基要真理的时候,可能你觉得自己的意见很棒,但是如果在长执会成员中有人始终软弱到无法接受(祷告、解说都无效),那么为了照顾别人良心的缘故,也为了合一的缘故,应当要“俯就卑微的人”而暂时搁置这个意见,我想神让撒母耳依从长老们的意见正是要让我们学习“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罗12:16)的功课。

 

无论会议结果如何,作为神的仆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顺服的心,要有一颗真爱肢体的心,我们不应该抱着自己的意见不放,要顺从最终结果,要学习撒母耳不停止为会众祷告,也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他们。(参撒上12:23)这就是神仆人应有的“祂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30)的心志。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支持拿细耳      祝福更多人

从以色列人立王学习处理教会治理中的不同意见

所属主题
拿细耳
拿细耳
让真光驱散黑暗,让信仰点亮生活~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