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6 11 月, 2024
spot_img

《东坡羹颂》原文及今译


阿信:将中国古代的优秀经典翻译成现代汉语,让今天的读者读起轻松容易、朗朗上口,是件很耗时但很有意思的事情,也是跟古人学习写作的一种技法。我最近好《苏轼集》,随时携带品玩,读其《东坡羹》,感觉他不仅是个吃货,而且好显摆,诙谐幽默,也是食谱(说明文)的写作高手。书中的今译略感生硬,我不满意,遂用心把这篇文字今译出来,供有心的朋友参考。


《东坡羹颂》原文及今译



原文:

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荠,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瓮碗,下菜汤中。入生米为糁,及少生姜,以油碗覆之,布道触,触则生油气,至熟不除。其上置甑,炊饭如常法,既不可遽覆,须生菜气出尽乃覆之。羹每沸涌,遇油辄下,又为碗所压,故终不得上。不尔羹上薄饭,则气不得达而饭不熟矣。饭熟,羹亦烂,可食。

 

若无菜,用瓜、茄,皆切破,不揉洗,入罨,熟赤豆与粳米半为糁。余如煮菜法。应纯道人将适庐山,求其法以遗山中好事者。以颂问之:

 

甘甘尝从极处来,咸酸未必是盐梅。

问师此个天真味,根上来么尘上来?

 

阿信译:

我戏称自己煮的稀饭为“东坡羹”。我熬稀饭由于不用鱼肉及其他肉类,也不添加种种调味品,因此入口醇香自然。我的具体做法是:把大白菜、芜菁、萝卜、荠菜等(切碎并)淘洗干净,去掉菜里原有的苦味;再在锅沿和碗边涂抹一层生油,把菜放入并加水。接下来加进生米,放少许生姜,开火煮熬。

 

熬粥时,必须用已涂油的碗把粥汤盖住,但注意不要让碗和粥汤直接接触,否则熬好的粥就会染上生油的气味,怎么也去不掉。(如果还要蒸米饭),就在锅上面再放一个蒸笼,其他的步骤和普通煮饭的程序相同。唯一要注意的是蒸笼不能盖的太早,一定要等到锅里冒气一会,等生菜的气味都跑完了再上蒸笼。锅里的粥汤滚沸后沿锅壁溢出,遇到锅沿涂抹的生油便会退下去,又被锅顶扣着的碗压住,粥便永远不会溢出锅外。

 

如果不按这样的程序操作,菜羹上面便会溢出一层米粒,其结果是挡住热气不再上行,蒸笼里的米饭无法蒸熟。等到米饭煮熟,下面的菜羹也刚好煮烂,下面留待你的就是大吃特吃。

 

如果没有大白菜,用瓜、茄代替也行。具体做法是:把瓜、茄洗净切开,不要再用水洗,直接放进有盖的锅里,再加上红豆和粳米各半,接下来的程序和上述熬粥的方法相同。

 

我的同乡、眉山人应纯道人来黄州看望我,喝了我熬的蔬菜稀饭赞不绝口。他即将启程去庐山,行前向我讨教熬粥的方法,希望传授给山里那些和我一样的吃货。我写了篇“颂”回问他:

 

甘而又甘,甜到极处,反不觉甜,

咸味、酸味,未必一定要出自盐、梅。

敢问道人品尝出我这菜羹天然淳朴的味道,

是用您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哪,还是通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所属主题
阿信微言
阿信微言
阿信,独立学者,私学教师,以研究中国私学教育传统及译介外国传教士传记为治学方向,有一个4岁的女儿,陪伴女儿阅读和成长,在国内开展阿福童经济公民教育。 欢迎来信交流育儿、读书体会。有信必回。[email protected] 公号:阿信微言(ashing1989)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