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19, 2024
spot_img

圣经神学的性质和方法

      理解圣经神学的性质及其在神学中的位置,最佳的探究方法是通过神学的一般性定义。根据其词源,神学是关涉上帝的科学。还有一些关于界定,或者容易引起歧义或者在逻辑检索上出现同义反复。有一个常见的例子,把神学定义为关于“宗教的科学”。在这个定义里,如果说“宗教”被主观地理解为人类宗教现象或经验的总合,那么它已经包含在他们人类学中涉及心理活动的那部分。这是处理人的事务而不是与上帝打交道。另一方面如果客观地将宗教理解为来自上帝规定和人的正常义务义那么有一个进一步的问题,为什么上帝恰恰要求这个,而不是其他宗教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在上帝的本质和意志中去寻找;因此,最终,我们发现在处理宗教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与上帝打交道。


      将神学定义为关于上帝的科学,是基于启示的必要性。科学地对待客观对象,我们自己迈出了第一步:客观对象是被动的,我们是主动的;我们处理它们、检查它们并经验它们,用它们进行实验。但就精神性的存在而言,这里是有所不同的。只有一个存在选择开放它自己,我们才能够了解到它。所有的精神生活本质上都具有一种隐匿性和封闭性,我们只有通过启示才能了解和知道如果这在人与人之间是真实的,那么在上帝和人之间更必须如此。保罗惊人地阐述了所涉及的原则:


除了在人里面的灵以外,谁知道人的事呢?照样,除了神的灵以外,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哥林多前书 2:11)


       只有通过上帝的自愿披露,上帝心灵的内在隐藏内容才能成为人的财富。在我们去找他之前,上帝必会来找我们。但上帝不是一般性的个人性的精神存在,祂是一个无限崇高的存在,超越了我们的最高概念。设想一个人的灵有可能直接渗透到另一个人的灵中,即便如此,人的灵仍然不可能渗透到神的灵中。这强调了在我们获得关于上帝的知识之前,上帝向我们开放其本性之奥秘的必要性。事实上,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在所有的科学研究中,我们都与我们研究的对象共存。但在神学中,这种关系是相反的。起初只有上帝存在。只有祂自己才知道祂,必须先有一个创造物,然后才有可能获得关于祂的任何的外在性知识。因此,创造是产生关于神的超越性知识的第一步。在与上帝充分相识之前,启示的必要性还有另一个原因,即人类因罪而处于一种不正常状态。罪破坏了上帝与人之间原有的关系。它使原本完美的交流变成了分离。从情况的性质来看,纠正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每一步都必须源于上帝的主权。因此,启示的不可或缺性的这一特定方面取决于对罪这一事实的认识。

神学分类


      神学通常分为四个科目,即释经神学、历史神学、系统神学和实践神学。我们目前要观察的一点是释经神学在这四个科目中处于第一位。这种优先地位源于一种本能的认识,即在所有神学的开始,从事研究的人都抱着一种被动的、接受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所有真正的释经追求的特征。这是一个上帝说话、人聆听的非凡场所。然而,释经神学不应被视为仅限于释经。前者是一个更大的整体,后者诚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毕竟只是一部分。

       广义的释经神学包括以下学科:(a)研究圣经的实际内容;(b)探究几部圣经著作的起源,包括作者的身份、写作的时间和场合、对可能来源的依赖等。这被称为导论,可被视为进一步开展真正的释经过程;(c)提出这些著作是如何汇集成一部圣经或一本书的问题;这部分过程的技术名称为正典; (d) 研究上帝在时间和空间中实际的自我启示,这种启示甚至可以追溯到任何圣经文献的第一次书写,并且长期以来一直与启示材料的铭刻并行;最后提到的这个程序被称为圣经神学研究。


圣经神学的定义


       圣经神学是解经神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上帝在圣经中的自我启示过程。在上述定义中,“启示”一词被视为行为名词。圣经神学将启示视为一种神圣的活动,而不是该活动的最终产品。因此,其性质和程序方法自然必须与神圣工作本身的特征保持密切联系,并尽可能地再现这些特征。后者的主要特点如下:


      a) 启示过程的历史进步性

      启示不是在一个详尽的行为中完成的,而是在一系列连续的行为中展开的,因为启示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就特殊启示而言)与上帝的另一项活动密不可分的,我们称之为救赎。现在救赎具有历史连续性,因为它针对的是历史进程中诞生的人类世代。启示是对救赎的解释;因此,它必须像救赎一样分阶段展开。很明显,这两个过程并不完全是共存的,因为启示会在救赎仍在继续的某个地方结束。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考虑救赎本身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区分。救赎部分是客观的和核心的,部分是主观的和个人的。前者我们指的是那些代表人类的,同时在人类之外发生的上帝救赎行为。后者我们指的是那些进入人类主体的上帝行为。我们称客观行为为核心,因为它们发生在救赎圈的中心,与所有人有关,不需要或不能重复。这种客观中心行为是基督的化身、赎罪和复活。主观领域的行为被称为个人行为,因为它们在每个个体身上分别重复。这种主观个人行为是再生、正当化、皈依、圣化、荣耀。现在,启示只伴随着客观中心的救赎过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救赎比启示更进一步。坚持其伴随的主观个人救赎意味着它处理的是私人、个人问题,而​​不是集体救赎世界的共同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信徒不能从圣经启示的源头获得启迪,因为我们必须记住,在客观过程的同时,主观应用的工作也在不断进行,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圣经中。主观个人救赎并非在客观中心救赎停止时才开始;它从一开始就与客观中心救赎并存。
未来只有一个时代,我们可以期待客观中心救赎得以恢复,即基督的第二次降临。那时,将发生有关世界和上帝子民集体的伟大救赎行动。这些将增加我们现在拥有的真理量。


      (b) 启示在历史中的实际体现

      启示过程不仅伴随着历史,而且在历史中化身。历史事实本身具有启示意义。基督的受难和复活就是例子。我们必须将实际启示与言语启示并列。这当然适用于伟大的杰出救赎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救赎和启示是一致的。然而,在这方面应该记住两点:首先,这些双面行为并非主要为了启示而发生;它们的启示性是次要的;它们首先具有超越启示的目的,其效果具有对神的指向,只有依靠这一点,才能具有对人的指导指向。其次,这种行为启示从来都不是完全自言自语的;它们之前和之后都是言语启示。通常的顺序是:先是言语,然后是事实,然后是解释性的言语。旧约带来了预言性的准备言语,福音书记录了救赎的启示事实,使徒书信提供了随后的最终解释。


(c)在启示中可观察到历史过程的有机性质。

       每一种增长都是渐进的,但并非每一种渐进的增长都具备有机性。启示进程的有机性解释了几件事。有时人们会争辩说,启示的进步假设排除了其在所有阶段的绝对完美性。如果进步是非有机的,情况确实如此。有机进步是从种子形态到完全成长的过程;但我们并不认为从质的意义上说种子不如树完美。所讨论的特征进一步解释了真理的救赎充分性如何在其最初出现的状态中属于它:在种子形式中,最低限度的必不可少的知识已经存在。它再次解释了启示如何能够如此紧密地决定其前进运动和救赎的前进运动。后者是有机进步的,前者必须具有相同的性质。当救赎采取缓慢的步伐或变得静止时,启示就会相应地进行。但众所周知,救赎在其进步中是非常有机的。它不是以均匀的运动进行,而是在其前进的步伐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伟大的划时代救赎行为积累的地方,启示的运动相应地加速,其数量增加。此外,从启示的有机性质中,我们可以解释其日益多样化,后者在任何地方都是有机生命发展的症状。在新约中可以观察到的这种多样性比在旧约中更多,在先知时期比在摩西时期更多。

       我们这里针对目前对最后提到的这一特征的一种误解,提出了一些看法。有人主张,在圣经中发现如此多的可变性和差异性,必定会致命地打击人们对圣经的绝对性和无误性的信仰。如果保罗有一个观点,彼得有另一个观点,那么他们各自最多只能大致正确。如果真理本身不带有多种形式,这实际上就会发生。但无误性与呆板的一致性并非密不可分。真理本身就丰富而复杂,因为上帝本身就是这样。整个争论最终建立在对上帝的本质及其与世界的关系的错误看法上,这种看法归根结底是自然神论的。它认为上帝站在他自己的创造物之外,因此必须忍受。他的启示之道以不完美的形式和工具为工具。因此,保罗的说教、辩证思维将成为理想信息传播的障碍,不亚于彼得的简单、实用、未受过教育的头脑。从有神论的角度来看,情况完全不同。真理本身具有多面性,上帝可以访问和控制所有预期的启示器官,他塑造了每一个器官,以实现其确切的目的。福音具有精确的教义结构,具有教义天赋的保罗是表达这一点的合适人选,因为他的天赋是为此而预先赋予和培养的。


(d)启示的第四个方面决定了圣经神学的研究,即其实际适应性。

      上帝对我们的自我启示主要不是为了智力目的。当然,不容忽视的是,真正虔诚的心灵可以通过对神圣完美的智力沉思来荣耀上帝。这与为上帝服务而投入最强烈的意志一样具有真正的宗教性。但它不会是启示作为一个整体所追求的全方位宗教。确实,福音教导我们,认识上帝就是永生。但这里的“知识”概念不应理解为希腊意义上的,而应理解为闪族意义上的。根据前者,“知道”意味着在人的意识中反映事物的现实。闪族和圣经的观念是将事物的现实与生活的内在经验实际交织在一起。因此,“知道”在圣经的习语中可以代表“爱”,即“在爱中挑选出来”。因为上帝希望以这种方式被人认识,所以他让他的启示发生在一个民族的历史生活环境中。启示圈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契约”。把启示说成是对人类的“教育”是一种理性主义和完全不符合圣经的说法。上帝对自己的揭示都是为了回应他的子民在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实际宗教需求。


圣经神学名称相继指代的各种事物


       关于圣经神学,这个名字最初被用来指代系统神学研究中使用的一组证明文本。接下来,敬虔派用它来表达他们对教义学中一种超学术方法的抗议。当然,这两种用法都没有产生一门新的独特的神学学科。直到一个新的原则出现,这种情况才发生,这将其与已经存在的学科区分开来。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是加布勒 (Gabler),他在《论圣经和教义神学辨析》一文中提出了这一观点。加布勒正确地认识到,圣经神学的具体差异在于其历史处理原则。不幸的是,这种感知的冲动和应用方式都受到他所属学派的理性主义的影响。这个学派的主要特点是不尊重历史和传统,并相应地崇拜理性作为宗教知识的唯一和充分的来源。他们区分了(a)圣经中作为历史记载的过去的信仰和习俗,以及(b)理性可以证明的东西。前者被先验地拒绝为不权威的,而后者被接受为真理——然而,这并不是因为它在圣经中发现,而是因为与理性的传递相一致。如果问圣经中对理性的介绍能有什么用处,答案是,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人类对理性的了解还不够充分,无法以此为基础建立宗教信仰和实践,因此上帝采用了古老的方法,将信仰建立在外部权威之上,这种方法现在已经过时了。
        重要的是要注意,这种所谓的“世俗理性主义”并不是(就其仍然存在而言,也不是)纯粹的哲学或认识论原则,而是具有特定的宗教色彩。理性主义长期以来如此猛烈地攻击宗教,因此,从宗教的角度来批评理性主义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要注意的主要一点是,它在真理和信仰领域对上帝的过度自信。这是宗教天赋的缺陷。接受上帝权威的真理是一种非常虔诚的行为。相信圣经的启示可以被视为一种崇​​拜行为。这解释了为什么理性主义在宗教领域比在纯哲学领域更受青睐。这是因为在宗教中,人类的罪恶思想最直接地与他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的主张面对面。仔细观察,它对传统的抗议是对上帝作为传统源泉的抗议,它对圣经神学的整个处理方式的目的不是尊崇历史作为传统的形式,而是贬低历史和传统。

       此外,从伦理角度来看,理性主义是有缺陷的,因为它表现出一种倾向,即赞美自己的现在(即归根结底是自己),而反对未来,就像赞美过去一样。它揭示了一种强烈的感觉,即已经达到了发展的顶峰。理性主义通常认为自己具有不可超越的魅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未来对上帝抱有太大的期望。在这种态度中,宗教自给自足的缺陷比对过去的态度更加明显。
       过去,强调追溯历史真理的重要性被认为是一种优点,但是,如果这样做缺乏基本的虔诚,它就失去了自称为神学的权利。理性主义的圣经神学在强调历史的同时,也宣称其产品在宗教上毫无价值。
       为了明确我们与这种处理方式之间的区别,我们应该记住,这不是理性对宗教真理的理解功能的问题。人的心理构造使得除了通过理性的大门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进入他的知识。这是如此真实,以至于它同样适用于特殊启示的内容,也适用于从任何其他来源进入的真理。这也不是关于理性在向人的思想提供自然启示的内容方面的合法功能的问题。

       此外,理性在思考和系统化特殊启示的内容方面有其适当的地位。但对这一切的认识并不等同于我们技术上所说的理性主义,也不是理性主义的特征。后者的诊断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无宗教和对上帝的实际蔑视的氛围。这种人的主要缺点是,在虔诚的心灵看来,他们对上帝和他的世界的整个看法似乎不合时宜,因为在最基本的意义上缺乏宗教的感觉。

      在这种理性主义环境中,圣经神学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不仅因为哲学思潮触及了神学,还因为其性质特别使其受到了影响。这体现在,目前圣经神学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进化哲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进化假说在世界进程中发现的质的进步延伸到了宗教真理的出现。它不仅从低级到高级,而且从野蛮和原始到精致和文明,从虚假到真实,从邪恶到善良。人们认为,宗教始于万物有灵论;接下来是多神论,然后是一神论,然后是一神论。当然,这种观点排除了启示这个词的任何合法意义。它使一切事物都相对化,没有给神圣因素的绝对性留下任何空间。

       其次,进化哲学属于实证主义。它教导说,除了现象之外,我们无法知道任何东西,只能知道世界的印象,而不是内部的客观现实,即所谓的“物自体”。诸如上帝、灵魂、永生、来世等事物都无法进入人类知识,而人类知识实际上并不是旧有的坚实意义上的知识。因此,所有这些客观真理都被认为超出了神学的范围。如果“神学”这个名称仍然保留,那么它就是一种对宗教现象进行分类和讨论的误称。问题不再是关于什么是真实的,而只是关于过去人们相信和实践了什么。与宗教科学以神学的名义普遍伪装在一起,并且与之密不可分的是,圣经神学的彻底转变。这成为圣经文献中记录的宗教现象学。

      针对这些扭曲的影响,明确地制定出我们打算用来指导我们处理这个问题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原则是:

     (a)承认启示的绝对正确性,这对于神学上合法地使用这个术语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有神论的本质。如果上帝是位格化和有意识的,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可以推断,在每一种自我披露的方式中,他都会完美地表达他的本性和目的。他会把他的思想传达给世界,并打上神性的烙印。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必须从他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与世界的局限性和相对性联系在一起来寻找原因,表达的媒介阻碍了他与世界的交流。显然,这种观点的背景不是有神论,而是泛神论。

      (b)圣经神学也必须承认启示基础的客观性。这意味着真正的交流是上帝与人之间的。轻蔑地引用“口授”的观点来推卸这一点是不公平的。口授并没有什么不体面的,当然不是上帝与人之间的口授。此外,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启示接受者的陈述表明,这样的过程并非罕见。然而,我们的立场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启示都是按照这种客观方式进行的。有一种成分可以恰当地称为“主观启示”。这意味着圣灵在人类潜意识深处的内在活动,导致某些上帝意图的思想从中涌现出来。篇提供了这种启示的例子,它也出现在先知书中随处可见的诗篇片段中。虽然是通过主观渠道提出的,但我们仍然必须声称它具有绝对的神圣权威;否则它就不能恰当地被称为启示。在这种主观形式中,启示和灵感融合在一起。然而,我们必须警惕现代的趋势,即将圣经中的所有启示都归结为“内在启示”这一类别。这通常是为了剥夺启示的绝对正确性。一种流行的形式是将启示限制在上帝所做的自我披露的简单行为中,然后从人类对这些行为的反思中得出圣经的全部思想内容。一般来说,这种理论是为了掩盖圣经的全部教义涉及纯粹人类反思的相对性,其神圣的出处已无法再得到证实,因为没有任何客观的东西可以证实它。相信客观和主观启示共同发生的立场并不是狭隘或过时的立场;事实上,这是唯一宽容的观点,因为它愿意考虑所有事实。   

      “口授”的罪行往往源于对上帝的低估和对人的高估。如果上帝屈尊赐予我们启示,那么由他而不是我们先验地决定它将采取什么形式。我们对上帝的尊严的义务是,我们将以完全神圣的价值接受他的言语。

     (c)圣经神学深深关注灵感的问题。这里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假设我们的科学处理的对象是什么。如果其研究对象是过去人类的信仰和实践,那么显然,无论该主题是否真实,其真实性都无关紧要,无论其是否真实,都应被视为曾经盛行的事物的可靠记录。这样构想的圣经神学应该归类为历史神学,而不是释经神学。它自称是圣经时代的教义史。它对待以赛亚就像对待奥古斯丁一样,唯一的问题是人们相信什么,而不是它是否真实。

      另一方面,我们对这门学科的概念是从上帝启示的角度来考虑其主题的。因此,灵感因素需要被视为使所研究事物成为上帝权威向我们保证的“真理”的因素之一。也不应该有人反对,这样我们就可以假设圣经中很多内容的灵感只与上帝进行启示的特殊场合有关,因此作为圣经神学家,我们至少可以对“全权灵感”的教义表示漠不关心。部分灵感的概念是现代虚构的,圣经对其自身构成的教导没有任何支持。每当新约谈到旧约的灵感时,它总是以最绝对、最全面的术语来表达。在这个问题上咨询圣经本身的意识,我们很快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要么是“全权灵感”,要么什么都不是。此外,我们发现启示绝不局限于孤立的口头披露,而是包含事实。而且,这些事实并不是从属的:它们构成了整个救赎启示的中心关节和纽带。从它们那里,整个启示获得了意义和色彩。因此,除非这些事实的历史真实性得到保证,而且这种保证比单纯的历史研究更可靠,否则,教学内容和事实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使整个启示的价值受到怀疑。启示本身的可靠性完全取决于它们出现的历史背景。我们还要记住,圣经在某些情况下给了我们一种关于它自己有机体的哲学。例如,保罗对旧约的启示结构有自己的看法。在这里,完整的灵感问题,也延伸到保罗的历史教学,变得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相信保罗在这些事情上受到了启发,那么这应该极大地方便我们制定旧约的启示结构。构建我们自己的独立观点是多余的。如果有人试图这样做,就像某些旧约批评学派所做的那样,他们的方法不是建立在对灵感因素微不足道的无知观点上,而是建立在对灵感因素的彻底否定上。


对“圣经神学”这一名称的反对意见

我们现在来考虑一下对“圣经神学”这一名称的反对意见。

     (a)这个名称太宽泛了,因为除了普遍启示之外,所有的神学都应该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它表明,将“圣经”这一谓词用于一个学科是一种可笑的假设。

    (b)如果回答说,“圣经”不必理解为对圣经起源的特殊要求,而只涉及一种特殊的方法,即以圣经的原始形式再现真理而不进行后续的转化,那么我们的回答必须是,一方面,这必然会给其他神学学科带来反思,好像它们犯了操纵真理的罪行,另一方面,圣经神学在宣称不改变圣经材料处理方式方面要求太多了。事实上,圣经神学和系统神学一样,都会使材料发生转变。唯一的区别在于进行转变的原则。就圣经神学而言,这是历史性的,就系统神学而言,这是逻辑性的。这两者都是必要的,而且没有必要在其中表现出优越感。

     (c)这个名字是不协调的,因为它不适合我们神学术语的其他部分。如果我们首先通过在名词“神学”前面加上以“-at”结尾的形容词来区分神学的四个主要分支,然后继续根据同一原则命名这四个分支中的一个分支,称之为圣经神学,这必定会造成混乱,因为它暗示了五个而不是四个主要部门,并且代表了一种协调,而实际上是一种从属关系。出于所有这些原因,“特殊启示史”这个名字更受欢迎。它以准确和不具争议的方式表达了我们科学的目标。然而,要改变一个已被认可的名称是困难的。


圣经神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现在我们必须考虑圣经神学与神学家族其他学科的关系。

    (a)它与神圣(圣经)历史的关系。这种关系非常密切。而且不可能不如此,因为这两个学科都在考虑彼此共同的材料。在神圣历史中,救赎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如果不引入启示就无法处理救赎,因为如上所述,某些行为既是救赎的又是启示的。但反之亦然。启示与救赎交织在一起,除非允许考虑后者,否则它将悬而未决。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一种行为侵犯了另一种行为。尽管在实践上并非如此,但我们仍然从逻辑上能够做出如下区分:在将世界从罪恶状态中拯救出来时,上帝必须按照两条程序行事,与罪恶破坏性影响发挥作用的两个领域相对应。这两个领域是存在领域和认识领域。为了在救赎程序被采用之前纠正世界,使用启示程序来纠正认识领域中的世界。前者产生圣经历史,后者产生圣经神学。

     (b)它与圣经导论的关系。作为一条规则,导论必须先于圣经。在某些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圣经文献的日期及其编写环境,以确定它们在启示体系中传达的真理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导论所确定的年表对圣经神学的年表具有规范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真理逐渐揭示的追溯不能追溯到文献的年代。摩西五经回顾性地记录了从起初启示的展开,但它也包含了许多属于向摩西和通过摩西启示的篇章的内容。这两个要素应该明确区分。以上就是圣经神学依赖于先前导论工作的情况。然而,偶尔两者的顺序会颠倒过来。如果没有足够的外部证据来确定文献的年代,圣经神学也许能够提供帮助,通过指出这种著作的启示内容在什么时候与启示的进程最相符。

     (c)它与系统神学的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比后者更紧密地联系在圣经中。在这一点上,它们完全一样。两者的区别也不在于,前者改变了圣经材料,而后者则保持原样。两者都同样使圣经中的真理发生了变化:但区别在于,在每种情况下,实现转变的原则不同。在圣经神学中,这一原则是历史原则,在系统神学中,这一原则是逻辑构造原则。圣经神学画了一条发展线。系统神学画了一个圆圈。但应该记住,在历史进步的道路上,真理要素之间已经有几个点开始相互关联,从中可以看出系统化过程的开始。


圣经神学方法


      圣经神学方法主要由历史进步原则决定。因此,将知识过程划分为某些时期。无论现代人如何倾向于将周期性原则从历史科学中剔除,上帝在揭示启示时经常运用这一原则是肯定的。由此可见,不应随意或根据主观偏好确定时期,而应严格遵循启示本身划定的分界线。圣经可以说意识到了自己的有机体,它能感受到我们自己无法感受的自身解剖结构。连续贝里思制作原则标志着新时期的开始,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予以认真注意。除了这一周期性原则外,还必须注意每个时期内真理的几个要素的分组和相关性。在这里,我们不应该采取任意的主观主义。我们基于启示成品的教条式真理构造,不应被输入到启示的原始接受者的头脑中。我们应努力进入他们的观点,了解他们所呈现的真理要素。历史进步与真理的同心圆紧密相连。进步往往是由以前处于边缘的真理要素取代其中心而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公正对待启示者的个人特质。这些个人特质有利于历史计划。有人建议我们分别讨论每本书。但这会导致不必要的重复,因为所有书都有很多共同之处。更好的计划是在启示的早期阶段应用集体处理,因为那时真理还没有太大的差异,然后在后期达到更大的差异时进行个性化处理。


圣经神学研究的实际用途


关于圣经神学研究的实际用途还有待商榷。这些可以列举如下:
     (a)它展示了特殊启示真理的有机增长。通过这样做,它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在教学和讲道的几个方面分配重点。叶子和树枝不一样,树枝和树枝不一样,树枝和树干也不一样重要。此外,通过展示启示的有机结构,圣经神学为超自然主义的现实性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设计论据。

    (b)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抗理性批评教义的有用解药。它以以下方式做到这一点:圣经展示了它自己的有机体。批判假说摧毁了这种内在的有机体,不仅在我们看来,而且正如批评家自己所承认的那样,因为它是后来强加给圣经的人造有机体,应该用新发现的更好的有机体来代替它。现在,通过在圣经神学的研究中彻底熟悉圣经对其自身启示结构的意识,我们将能够看到批评是如何彻底摧毁这一点的,而且,它远非仅仅是书籍的日期和构成问题,它涉及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圣经和宗教观念之间做出选择。正确诊断批评的真正目的,就是拥有最好的预防方法。

    (c)圣经神学通过向我们展示真理的原始历史背景,赋予真理新的生命和新鲜感。圣经不是一本教条手册,而是一本充满戏剧性兴趣的历史书。熟悉启示录的历史将使我们能够利用所有这些戏剧性兴趣。熟悉启示史将使我们能够利用所有这些戏剧性的兴趣。
    (d)圣经神学可以抵消当今的反教义倾向。人们过分强调宗教的自愿和情感方面。圣经神学见证了我们宗教结构的教义基础的不可或缺性。它表明上帝非常关心为他的子民提供一个新思想世界。鉴于此,宣布信仰的重要性次要是不虔诚的。(e)圣经神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不幸的情况,即即使是信仰的基本教义似乎也主要依赖于孤立的证据文本的证词。存在一个更高的基础,相互冲突的宗教观点可以在此基础上衡量其圣经合法性。从长远来看,该系统将占据可以证明是从启示的主干有机生长而来的领域,并与圣经宗教的纤维交织在一起。 (f) 圣经神学研究的最高实用价值,是它本身的功用,完全不同于它对学生的功用。像所有神学一样,它的最高目的在于荣耀上帝。它通过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上帝,即上帝在历史性地接近和与人类交往中展现出他本性的一个特定方面,从而实现了这一目的。托马斯·阿奎那的精彩陈述就说明了这一点:“(神学)a Deo docetur,Deum docet,ad Deum ducit。”


                                             (王格木粗译2024.4.30)



所属主题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