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读者可在Amazon上购买。
【按】2017年至2020年,我采访了15位中国留美学生,于2020年11月在美国出版《潮平两岸阔:中国留美学生口述史》。他们分享了在美国求学的经历、美国教育体系的特点、美国社会的丰富和复杂,以及他们在这个陌生国家的得失和挣扎。在中美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他们的分享无疑有助于增进国人对美国教育和美国社会的深度了解。(林世钰)
陈永琪简历:1994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2007年就读于广州市二中应元分校,2009年赴美留学,前后就读于新泽西州Oradell和Paramus高中,2013年考入史蒂文斯理工学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攻读电脑工程和电子工程硕士。2018年毕业后在纽约州一家电子和半导体公司工作。
访谈时间:2017年3月17日,3月24日,4月1日
访谈地点:新泽西州Secaucus Harmon Cove Towers
陈永祺在做实验。
人物印象
我是在2016年认识永祺的。
当时我住在新泽西州东部的一个小区,认识一个在普华永道工作的昆明男孩。慢慢的,和他的父母成了好友。他父母回国后,某天,我和先生去看他,发现他的屋里住进了一个白净、清秀的男孩。他见了我们,很有礼貌地打招呼。一笑,露出两颗小兔牙,非常可爱。
他说自己叫永褀,广东人,在美国上完了高中,现在正在上大学。他的名字让我想起了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五阿哥”永琪。
后来,我们家逢年过节请昆明男孩吃饭时,顺便也把永褀叫上。每次,他都拎一袋水果或者带一瓶酒过来,而且还到厨房帮厨,特别懂事。我们在饭桌上说到什么好玩的事情时,总是开怀大笑,而永褀总是微微一笑,略显矜持,确有“五阿哥”的贵气。
2017年,我开始采写中国留学生访谈录,于是把这两个男孩列入其中,他们欣然答应接受采访。3月17日,我对永褀进行了第一次采访。当他说起自己初到美国,被韩国同学欺负,抑郁到生了自杀的念头时,作为一个12岁女孩的母亲,我的心快碎了——那个15岁刚到异国的男孩,他远离家人,英语不好,环境陌生,心里该多无助!
之前我比较提倡低龄留学,觉得融入美国社会会更快些。但自从采访完永褀后,但凡有国内朋友向我咨询孩子留学的事情,我都以永褀为例,坚定地对低龄留学说“no”。
第一次采访时间不长,很多内容没有提及。接下来的日子,永褀主动联系我,询问何时采访方便。我被他做事的认真感动了。于是我们有了后来的两次补充采访。印象很深的是,一次他在我家里吃饭。我端出了两碗寡淡无味的乌冬面,他竟然吃得满头大汗,连说“好吃,好吃”。我知道他是为了慰藉不擅厨艺的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不久,永褀搬到新泽西北边了,但我们总能在不同的场合巧遇。每次,他告诉我生活的进展:毕业了——实习了——正式上班了。一笑,依然露出两颗可爱的虎牙,永远是青春少年的模样。
后来,我细看他的朋友圈,才发现这个理科生喜欢填词。其中一首《满江红.再见面》引起了我的注意:匆匆别父,又四载,痛去疤留。夜倚窗,满杯独酌,盘头苦思。昨日笑谈诗词间,一朝两别天地痕。漫长路,悲欢离合复,为何故?塘边屋,几捧沙;功名状,四角黄。都已过,唯念满席欢乐。今世幸得永生道,此刻卸去忧愁绕。待月明,天地乐园地,再见面。
时间是2016年12月21日。也就是说,我和他认识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辞世了,可他非但没有提及,而且脸上永远漾着少年般干净的笑容,仿佛生活从来没有伤害过他。
我的眼睛湿了。如果再次见面,永祺,我一定用力拥抱你!
(一)沉迷电子游戏,爸妈送我出国
“现在回头看,觉得那时的自己真的好矛盾,一方面封闭自己,人生没有方向,很茫然,一方面又渴望引起别人关注。虽然当时学校、老师、家长给我很多帮助,但我自己就是走不出来,用老师的话讲就是‘钻牛角尖’。在这种情况下,出国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别人出国深思熟虑,但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个仓促的决定,从决定到出国,也就用了三四个月时间。
2007年,我上中学了。我从小就是个喜欢自由的人,很怕受约束。但是和国内大部分学校一样,我所在的学校对学生要求很严格,而且对所有的学生都要求学习好,听老师的话,很多规定让我很难受。
比如学生的衣着和发型。学校要求男生统一剪成短寸头,女生统一剪成蘑菇头,不准留长发。每周有一天,老师站在学校门口,用尺子量头发长度,如果达不到标准,让你赶紧去剪发。有一次我头发忘剪了,老师说我了,我态度很不好,结果惹恼他了,把我带到校长办公室,当场把我头发剪掉。其实也怪我,我当时是青春叛逆期,说话很冲,脾气很倔,老师生气是很正常的,如果态度好点,也不至于冲突那么厉害。(笑)
我当时非常讨厌读书,每天不复习就开始做作业,做成什么样完全不管。上课喜欢搞怪、捣乱,想引起别人注意。老师说什么,我总喜欢站起来反驳,比如语文老师说一篇作文很好,我就当全班同学的面说不好,让他当场下不了台。老师已经算很好了,课堂上没有批评我,只是课后教育我,请家长“喝茶”。
一次上生理课,内容是性教育,我故意把书上比较敏感的内容在班上大声朗读。全班哄堂大笑,乱成一团,老师气坏了。我心里很得意。(笑)
可以说,在国内读中学那段时间,我是全班有名的“刺头”,老师们都对我感到头疼。因为不听话,我没少挨老师批评、罚站。当时之所以那样,一是青春期的反叛,二是独生子女的孤独,特别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经常搞怪。
回头想想,当时的自己挺幼稚的,一点智慧都没有,用中国话说就是不识大体。在中国那样的教育体制下,老师的压力其实也蛮大。,一个班50多人,他要操多少心哪,所以对学生管理严格也没什么错。可是我当时太不懂事了,用一种激进的方式反抗他们,给他们添了很多麻烦,现在想想心里挺过意不去的。(笑)
从初一下学期开始,我开始迷上了电子游戏。每次一打游戏,就把学校、老师、作业抛到脑后,感觉整个人很放松、很愉快。可以说,打电子游戏是我逃避学习压力的一种方式。最夸张的一次是初一暑假,妈妈早上8点去上班,我一个人呆在家里,一直打游戏打到傍晚5点她下班的时候。爸妈看我沉迷电子游戏,又生气又伤心,他们苦口婆心地劝我,见劝半天没啥用,就激烈地批评我。我当时是青春期,很烦爸妈唠叨,所以就顶嘴,和他们吵架。那段时间,我和父母关系很不好,他们因为我的事,彼此之间也经常吵架,家里鸡飞狗跳的。
因为迷上电子游戏,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初一时,我的成绩是班上前10名,初二时掉到了20名左右。当时整个人已经对电子游戏迷得不行了,所以根本不在乎成绩好不好。不过,当我看到前十名的同学被老师点名表扬,站起来朗读自己的作文,或者上台解数学题时,心里还是挺羡慕的,但我就是没办法管住自己。(笑)
爸妈看到我这种状态,很着急,但也没办法。他们工作很忙,没有太多时间管我。而且,他们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经历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未曾经历过的,包括对孩子的教育,也只是在探索中,一直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还是用中国传统的方法教育我。他们根本不知道我的内心需求,那就是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当然也怪我自己,我当时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对爸妈说心里话。
之所以这样,原因之一是我经历了一些事情,心里一直有阴影,对人不信任。其中有一件事情是,我上小学时,卡牌很流行,当时一副要100多元人民币,挺贵的。我买了一副,没玩几天,就被我认识的两个初中生公然抢走了。从那时起,我就不轻易相信别人,觉得他们会欺骗我。那种恐惧和提防的心理,一直没人疏导,它影响了我的性格,所以我选择了封闭自己。
现在回头看,觉得那时的自己真的好矛盾,一方面封闭自己,人生没有方向,很茫然,一方面又渴望引起别人关注。虽然当时学校、老师、家长给我很多帮助,但我自己就是走不出来,用老师的话讲就是“钻牛角尖”。(笑)
在这种情况下,出国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我身边有一些亲戚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我几乎没见过他们,只是听说过。小学三年级时,我在做一道数学奥数题,是关于等比数列求积的,想半天怎么也解不出来。我有一个阿姨在美国底特律一所大学当数学教授,我就打越洋电话向她求助,她很快就帮我把题解出来了。她说,美国数学没这么复杂,这道题到大学程度了。我当时心里一动:何不出国留学,看来国外学习会轻松一些,而且可以逃离父母的监管,多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