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3 1 月, 2025
spot_img

为什么我们愿意相信流言(一)?

“传闻是社会在非正常状态下的一种自救行为,它的流传与肆虐并非人民之病,而是体制之病。”  ——美国学者西布塔尼

 

1


武汉新冠肺炎,来势汹汹,人心惶惶。突发性公共事件,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

 

社会溃败,信任缺失,谎言太多。软弱无力的我们,往往更愿意相信熟人圈子传播的流言或传闻。在不确定的风险中,猜测和推断事情的进展和全貌。

 

但是,流言或传闻,并非造谣。

 

造谣,有主观恶意,故意编造或捏造事实。有些机构和组织的造谣,牟利企图明显,传播虚假信息,混淆视听。

 

比如双黄连能治疗新型肺炎的谣言,背后就深藏着医药利益集团的推手。

 

百姓随便说句话,不能就定为造谣

 

流言,辞海上叫没有依据的话,类似英文里的“gossip”,不过是民间流传的闲话而已。

 

流言传播的消息和意见,信息来源不明,未经证实,会有部分失实的信息,甚至大部分信息失实。

 

但是,流言通常并没有主观恶意,不是刻意捏造事实。

 

当然,不排除大量的流言扩散与传播中掺杂着一些造谣的内容。

 

最重要的是,流言,本身具有自我纠偏机制。当正面和准确的信息发出之后,民众自然会形成一个冷静的判断,纠正或更正信息。

 

无论流言还是谣言,信息越公开,越透明,越全面,越容易自我净化,倒逼出真相。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波涛汹涌的多中心舆论场。如果公开的新闻总在捂盖子,不去揭示真相;那么民间的传闻,就是新闻的替代品。

 

2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不同意利用公权力过份干预。——李文亮

 

但在一个不健康的社会,在一个舆论高度管控的社会,良知的声音,多元的声音,往往会以流言、传闻等非正式渠道广为扩散。

 

而且,它们的“硬核”部分,可能“更像是探照灯射出的一道躁动不安的光柱”,最终指向真相。

 

为什么我们愿意相信流言(一)?


李文亮医生走了,千千万万人哀痛。他和另外七个同路人,在一个多月前,不过是凭着良知和本份,在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吹哨”,告知亲友熟人疫情,却被警方“训诫”,被媒体定性为“造谣”。

 

造谣是主观恶意,编造或捏造出来的事实。这个罪名可以随便加在一个仗义直言的公民身上吗?

 

钟南山接受路透社采访,称李文亮是中国的“英雄”,为他感到骄傲,“他在12月底把真相告诉了人们”。

 

其实,李文亮医生真正的“不平庸”之处,是他从网络隐匿的身份走向公开,实名接受媒体采访,说出他所知道的真相。


说出真相比平反更重要,这是负责任的公民行为。

 

真相,让隐蔽的事实显现在聚光灯下,交由公众,让他们凭“良心的自由”做判断。 

 

疫情肆虐,大家很快做出了理性的判断,疫情的严重性一直被瞒报!

 

我们痛惜没有更早一点听到李文亮等人的良知声音。愤怒的我们还想知道更多,疫情为什么会被瞒报?

 

真相,聚焦的不止一个事实。

 

它是“一个接一个地照亮原本藏匿在暗夜中的事物”,从而在不同的事实之间建立联系,营造更真实的现实图景。

 

现实图景的沉重和残酷,有时会形成强大與论压力,倒逼体制、机制的转向,但有时它就是沉默等候。

 

网络流言,为什么不能站出来,从阴影下走到阳光里?让人相信,这就是真相?

 

3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总结了一个集合行为中信息流动的公认的公式,R = i ×a (流言流通量=问题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流言涉及的话题越重要,和民众利益关系越密切,流言传播的速度越快;

 

流言涉及的信息越暖味,流言传播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开启“沉默的螺旋”机制:一边继续保持沉默,另一边的声音越来越大。

 

突发性危机事件,如果公开、正式的信息渠道总是保持沉默、信息不足,那么人们就会转向非正式渠道的流言与传闻寻求答案,这其实是社会民众的自救行为。

 

当下很多有关国计民生和社会溃败的信息,很多有关个体权利和独立思考的质疑,都很难经由公开的渠道实名表达。

 

任意定性“谣言”的罪名,让人恐惧。人们为什么不可以藏身于流言匿名的保护下揭露黑幕,探究真相,批评现实?

 

武汉疫情,看到财新、三联等良知媒体的公开报道;在网络传播中更看到高福团队忙着抢发论文武汉协和医院与红会的对峙;武汉病毒所抢注瑞德西韦……

 

网络流言的生产者,像十九世纪调查记者的“扒粪工”,扒出一个又一个令我们普罗大众惊奇的故事   

 

不必过份担心这些流言传闻“故事”的真实性。即使传播的事实中确实掺杂不少迷雾,理性、常识和逻辑会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判断。

 

比如第一个质疑高福团队论文有问题的浙大王教授,凭着生物学同行的专业知识,和严密的证据链,推论出他们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成果早应该披露,及时向公众预警。

 

而另外一些头条的匿名网友则凭着朴素的常识追问,为什么疾控中心不早点告诉大家“人传人”的事。

 

为什么我们愿意相信流言(一)?


“我是个农民,肺炎疫情从开始报道我一直在看头条新闻”

“自己做错事却不反省改过”

……

 

不知道在网络上匿名发声的都是什么人,但是如果信息自由开放,他们中很多人就不会被阴谋论的“刻版印象”所误导。

 

他们并非都是“乌合之众”。

 



作者介绍|

唐建英,基督徒,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

 

参考资料:

1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属主题
蒋效中 蒋唐说
蒋效中 蒋唐说
关注公义,追求自由,聚焦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公共话题。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