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9 1 月, 2025
spot_img

亲子 | 学习:出名or……

你的孩子有哪些“特殊技能”?



一个才两岁多一点的孩子,会读十余首唐,会说些简单的英语单词,会背好几篇几十余字的诗篇。你信吗?如果这孩子不是我的女儿,不是亲眼所见,我也恐怕会心存疑问,在脑中冒出大大的问号。


孩子她妈是幼儿老师,也是所在教会主日学负责人。在过去的小半年里,她尝试带着女儿读《诗篇》。挑选一些简短又经典的篇幅,几天反反复复的念一篇,直到女儿会背了,再继续下一篇。小孩记性好,字不怎么认识,但竟然也能全部跟下来,甚至自己能将其中一些完全背下来。



 2 


一次,她妈把女儿背诵的诗篇二十三篇用手机录成小视频,发到主日学微信群。想不到又被一专职做传道的朋友转发到他们教会群里。元旦去看望他们,朋友说我女儿已经在他们教会出名了。


出名?一细说,才知道女儿那背诵诗篇的小视频“打出了知名度”,名扬百里之外了。一张如假包换的娃娃脸,一腔满满的纯正童音,一点小女孩天生的可爱的小动作,背着那熟悉的经典篇章。哪个成年人初看,不会为之一惊,刮目相看?



 3 


回想整个学习过程,其实女儿一路都轻轻松松,乐在其中。按她妈所说,有时一篇几十字的段落,只是在女儿睡前带着读几天,就断断续续会背了。白天闲时出门在外,或坐在车下,或抱着行走,再稍微引导一下。妻子借着有意无意的巩固来增添孩子对内容的印象,加之孩子本身记忆力强,如此一来它们便轻而易举的拿下,收入她的小小脑袋。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家长有心,在教育孩子的事上,有时并不要下太多的功夫,就能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身为父母的你,有没有用心?



 4 


能背诗篇固然好,但身为中国人,要是能再背一些唐诗宋词就更好了。想做就做,买上一本儿童版的《唐诗三百首》,她妈依葫芦画瓢,两三个月下来,十余首轻轻松松的读下来。书中带画,女儿喜欢看。


偶尔忙于家务顾不过来,女儿自己一个人翻着书,看到白鹅在湖中游,就知道那页是骆宾王的《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看到满山是白雪、江上横一舟,就意会到那页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 


纵观女儿这些学习,猛然间顿悟,孩子的生活字典里没有困难和容易、坚持和放弃、经典和通俗等这些成人字眼。孩子不知道唐诗类的古文难,诗篇类的白话文容易。你教他,他就跟着说。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坚持,你今天教,他就今天学,你明天说,他就继续。至于为什么要学,学了有什么用,学要到什么多久,你如果问孩子这些,得到的永远是一脸茫然。


可仔细一想,这些问题真的这么重要吗?对于女儿,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事。快乐的事,谁还会觉得困难,谁还觉得想要放弃吗?


再而思之,当初为什么会让女儿背诗篇、背唐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是人之常情,在女儿身上,我和她妈却不曾奢望。作为基督徒家庭,最熟悉的书莫过于《圣经》,几乎天天阅读。女儿作为家中的一份子,耳濡目染。虽年纪小,不识字,看着爸妈阅读,她也时常翻着书看,还念念有词,有模有样,只是一句也对不上号。书,成了女儿的一个玩具、一种娱乐。为了让这玩具对得上号,为了让女儿早日能加入我和她妈共同的信仰语言,寓教于乐,开始了背诵之旅。谁知,这一举多得,背出了快乐,背出了水平,还背出了名声!





 来自“海微与湘湘的亲子时光” 

作者 海微,80后,软件工程师,漂在北京。

喜欢思考和阅读,偶尔写写。


每周六的亲子时光

欢迎您来稿分享你的家庭故事

投稿请添加微信“wc1992z”


| 往期会看 |

01 IT奶爸独自牧娃记

02 父母给孩子“复制”了什么

03 身份证的一波三折


所属主题
金马可 谦言
金马可 谦言
在充满问号的时代,言说有答案的文字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