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5 11 月, 2024
spot_img

二鱼:1亿现金和清华通知书,你选哪个——高考后的人生怎么填志愿


只有永恒的价值卯定,才会让你的视野站在最高处

这几天有好多人问我高考怎么填志愿?我很惭愧,因为我当年填报志愿完全是乱填的,选了土木工程,但我在大学里去其他专业蹭课的数量更多,毕业以后也没做本专业。所以,我对高考选专业的建议肯定很不专业。

不过前不久看到网上对高考生的一个问题,引起很多人的讨论和共鸣:如果给你1亿现金,或者清华大学通知书,你会选哪个?这个问题对于已经进入职场的人来说非常可笑,当然选1亿,还用问吗?别说清华通知书,哈佛通知书也远远抵不过1亿。1亿就算存银行吃利息,这辈子早就财务自由了。不过,换一个位置想,对于高考生来说,他们很可能不这么看。

我想选清华通知书的高考生不在少数。为什么呢?年轻人总是心高气傲,未来还长,前途无限,看了太多励志鸡汤,总觉得自己就是下一个马云,马化腾。或者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人生就是这样,每个阶段都有他的想法。小时候,让他选1亿现金还是变形金刚或芭比娃娃,小孩子多半选后者,他不会想1亿能买多少个变形金刚。长大一点,让他选1亿还是去迪士尼1日游,他也会选后者,而不会管1亿能买多少个迪士尼1日游。所以,让高考生做这样的选择,他可能也会选后者,而不会计算就算读了清华,99.9%的概率,这辈子也挣不了1亿。

因此,回过头来看人生,你可能会想:要是20年前不读大学,把学费拿去买房,炒房,现在都赚翻了,要是10年前不读大学,把学费拿来买腾讯股票,现在也财务自由了。但你是用现在的价值观来替过去的你做选择,你敢肯定你现在的价值观就一定对吗?财务自由一定是最好的人生吗?就算现在价值观是对的,但如果不这样一路走过来,看过无数的风景,经历无数的生活,你又怎么会形成现在的价值观呢?或者,未来的你会不会推翻今天你的价值观呢?

老一辈的人经常用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给你指点迷津,比如,要学会谨言慎行,要进体制内,要怎样怎样。这种指点有价值吗?如果说有价值,你又总觉得这不是你想过的生活,总觉得自己的生活进入到一种格式化里;如果说没有价值,人类几千年就是老一辈把他的经验告诉下一辈,这样一代代传承的。这就让我们更迷惑了,到底现在自己的价值取向对吗?要按照老一辈的忠告生活吗?问题出在哪里?

1.首先是时代的差异。传统社会的价值非常固定,一个人一辈子都在一个村,一座城里生活,生活围绕着一座祠堂、一座庙或一座教堂展开。族长、长老、牧师就是你社区里的权威,你的父母长辈就是你家里的权威。直到你过了成人礼,也成了父母、族长、牧师。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道德规范、人生智慧、职业技巧就在那种环境里缓慢发展,没有太多波澜。价值观就非常固定你从小到大的盼望,价值序列都差别不大,或者早已被规定好了。没有选择,往往就不会有太多痛苦。

但现在的时代完全不同了,我们被丢在被迫要做选择的自由里,然后在这种自由里痛苦不已。不仅科技、物质层面飞速迭代,而且各种观念也眼花缭乱,飞速变化。每个阶段,甚至每一天都有无数的选择放在桌面上。那么,面对上一辈的忠告,你始终认为有点价值,但又不是我想要的。

2.其次是个体的差异。因为时代的变化,个体,个性的重要性前所未有的彰显出来,以前更多问的是:我们是谁?现在更多问的是:我是谁?我要过我的生活。我要寻找自己的内心感受。我到底学什么适合?父母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他们,我又不是他们。

然而在高考生的年纪,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或者只是这个阶段想要的。甚至只是一时兴起,对某样东西来了兴趣就去学了。我大学的时候因为喜欢上了纪录片,毕业就真的去做纪录片了,而没有考虑其他。

3.最后是年龄的差异。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高开低走。年轻的时候总感觉世界都是你的,甚至世界太小了,怎么容得下你这么优秀的存在。我们毕业那会儿是很多家企业抢一个毕业生,所以那种优越感一直延续到毕业以后,不过听说现在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这让他们更早面临现实的打磨,但这只是开始。等毕业五年后,你发现你没法成为下一个马云,这辈子混个处级干部就顶天了。再后来,你发现处级干部也当不了,你没背景,这个社会不是靠你单打独斗就能上位的。那就做一个技术专家吧,再把孩子养成你理想的样子就不错了。再后来你发现专家也没那么容易,学无止境,人外有人,至于孩子呢,能不被学校批评通知家长就很好了。最后就挣点工资,缴足社保,照顾家人,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就完美了。这种随着年龄增长的高开低走,会让一个人丧失意义感


时代的差异,个体的差异,年龄的差异会让你的青春无处安放,你的价值迷茫。


所以回到开头的话题,怎么填志愿?

在这里我先说一个人:苏东坡。他那个年代也是价值观念急速变化,个体张扬的时代。更重要的是:苏东坡的人生也是高开低走。20岁就名满京城,万众期盼,才华横溢。后来,就成了阶下囚,然后就是发配,从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也差点自杀,但更多的时候他是乐在其中。他在慢慢卯定自己的价值,他可能说不出,但他把他的人生价值卯定在明月、大江等永恒事物上,他一直在追问永恒的世界是什么?虽然他没有明确的答案。然而因为有了这个价值卯定,所以丢官、入狱、发配,这些都不算什么了。因为有了这个价值卯定,他乐于在每个当下的生活,做一次白菜豆腐,酿一壶酒,画一片竹,喝一杯茶,都乐在其中。如果他活在现在,会怎么选择1个亿还是清华通知书?我不知道。因为这两样东西,他都没兴趣,一定要选,他可能选前者。如果让他选1个亿还是自由自在,醉眼看花,明月夜,短松冈?他会选后者。


因此,具体到怎么填志愿选专业,我很不专业。不过,我觉得在大学和后来的生活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卯定最重要,这个价值卯定就是无论你怎么生活不顺,年老体衰、平庸无奈···都动摇不了的那种自信,你可以叫它核心自信。这种核心自信,不是那种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不是扭曲事实的迷之自信。而是知道自己平庸,但还是有一种价值在支撑你,你的整个生命都在为这个价值服务。我无法说得再具体了,因为你必须去经历才会找到。你父母的教导可以听,但要想他们教导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对不对?这些都是你寻找价值卯定的过程。

有了这种价值卯定,你再不断地将它具体化。在这里想再说一个人:刘慈欣。大刘的价值卯定就是他头脑里的一个世界模型,这个世界模型体现了他的价值观。他一直在从事科幻写作,想把那个模型具体化。很多人不知道,他其实生活困苦。大刘在一个县城的国企里,效益不好,已经几个月没发工资了。这让他以10万元的低价就把《三体》的版权给卖了。没办法,人要吃饭,要养家糊口。他还是基层技术员,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一个价值卯定,并且逐渐将其具体化。有了这一点,生命的亮度就不同了

如果没有价值卯定,哪怕你位高权重,最后你回首一看,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价值卯定太低也会容易看到生活的尽头。只有永恒的价值卯定,才会让你的视野站在最高处。


最后,给一点不靠谱的具体建议:

1.如果你已经有了非常喜欢的专业,就选那个专业,因为有助于形成你的价值卯定。我认识一个高材生,学计算机的,大二时申请换成哲学专业了,我丝毫不认为哲学专业更牛叉(不管什么专业都应该学点哲学),但他一定是在寻找自己的价值卯定。至于是清华还是不知名的大学,其实在信息时代都差不多,不重要。就算那个专业很冷门,只要你学精了,学活了,也一样会过得很精彩,我说的不仅是精神,还有物质。

2.如果你很迷茫,那就选一个行业壁垒高的专业,比如医学、法学等,为什么呢?因为学这些专业能让你一直探索未知领域,不容易形成高开低走,俗话说的:越老越红。

说这么多,可能也没用,只有经历了才会知道。


所属主题
二鱼剧场
二鱼剧场
讲述每个微小个体心底最真实的声音,那里有我们的伤痛、眼泪、温暖、喜乐和盼望。“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圣经·诗篇》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