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听闻衡水中学校长与一位记者之间的对话,感触颇深,由此也引发了诸多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
衡水中学校长对于记者的负面报道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情绪,这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一所学校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一次输送 104 名学生进入清华北大这样骄人的成绩,任谁都会对那些唱衰的声音感到愤懑。校长指出,记者既未亲身踏入衡水中学的校园去深入了解其日常的教育教学全貌,所调查的也仅仅是个别学生的情况,而个别案例又怎能精准地反映出整个学校的真实且普遍的状态呢?
然而,记者面对校长的质问,却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冷静与理性,回应得入情入理。他坚称自己的报道完全忠实于客观事实,并且此次前来,更希望与校长探讨的是自己对于衡水中学基于所掌握信息而产生的评价。记者明确表示,他的报道仅仅是呈现了亲自采访的那一名衡水中学学生对母校的看法,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角度而言,并无不妥之处。
但从我们常规的思维逻辑来审视,这似乎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诚然,一名学生对自己母校的认知和感受,确实无法代表全体学生的心声,更遑论涵盖家长以及其他相关群体的观点了。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任何一名学生都拥有表达对母校看法的权利,即便是那些成绩斐然的学校,也不应试图去限制这种声音,因为真正优秀的教育应当是经得起各种视角审视的。
芬兰的教育理念深刻地烙印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精神,与之相比,我们的教育模式似乎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记者自始至终未曾提及衡水中学那令人瞩目的高考成绩,而是抛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即便一所学校能够达成百分之百的学生考入清华北大这样惊人的成就,难道就能够确凿无疑地判定这所学校的教育在各个维度都毫无瑕疵吗?
高考的成功率,在现实中往往被视为衡量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而衡水中学校长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将其作为唯一衡量标尺的误区。这无疑会传递出一种危险的信号,难道高考的失利,或者未能考入理想的高校,就等同于一个学生的人生失败吗?反之,考入心仪的大学就必然意味着迈向了成功的康庄大道吗?记者犀利地指出,衡水中学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个专注于高考的“加工厂”,而非一个全方位培育学生成长的教育机构。
再者,校长反复强调个别学生的情况属于特例,而记者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大多数学生未能成为“特例”,或许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的教育环境中被“同化”了。毕竟,在任何一个群体中,能够率先觉醒并保持独立思考的学生往往只是少数。
实际上,这场对话宛如一场双方各有两人参与的思想辩论。站在记者身旁的一位教育工作者直言不讳地指出,衡水中学在追求高考成绩的过程中,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抹杀了孩子们身上诸多潜在的可能性,比如对兴趣爱好的探索热情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另一位支持衡水中学校长的教育专家则表示,自己曾三次深入衡水中学考察调研,在他的观察中,衡水中学拥有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学生们在参与这些活动时也展现出了饱满的激情。校长也积极地介绍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包括努力让学生及时了解各类时事新闻等。
但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其实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拥有社团和学生表现出激情,并不等同于孩子们就具备了广泛而多元的兴趣爱好,以及丰富灵动的想象力。就如同一个人在某些极端情绪下可能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激情,但这与真正基于内心热爱和天赋所激发的兴趣有着本质的区别;又好比一家银行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拥有富足的财富。当我们走进衡水中学的校园,看到学校墙壁上悬挂着的那些历届高考精英的照片时,或许就能明白,这些荣誉与榜样的力量,才是激发学生们当下激情的重要源泉之一。
我们当然无意否定那些从衡水中学走出的优秀学子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值得赞赏和钦佩。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多数孩子,无论他们付出怎样的刻苦努力,受到天赋、机遇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清华北大这样顶尖高校的门槛。我们的教育似乎陷入了一个极大的误区,总是热衷于为广大普通学生描绘一幅他们穷尽一生都难以触及的美好蓝图,并将其美其名曰“榜样的力量”。
但真正的教育,应当是着眼于为每一个孩子量身定制符合其自身独特条件的发展路径,充分挖掘并拓展他们的各种潜在可能性,而绝非成为一把无情斩断孩子多样发展可能的利刃。衡水中学在高考战场上的风光无限,背后其实也隐隐折射出整个社会在教育选择上的无奈与迷茫。诚然,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怀揣着通过高考进入理想大学的梦想,但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用心去塑造每个孩子独特的发展可能性,让他们明白,即便不走传统的大学之路,人生同样可以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成功与幸福。
衡水中学之思:教育的标尺与方向
所属主题
教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