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2 月, 2024
spot_img

萧三匝论英国脱欧:缩回螺蛳壳里独享自由

 

摘要:英国人脱欧表面上看是他们的价值观——自由的胜利,事实上体现的是他们的退守。这种退守可以理解成一个国家的国民多数选择了过一种消极自由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消极自由的产生是国势衰落的结果。多数英国人真的不自信了,于是他们选择了某种程度上的闭关锁国政策。

 

在所有关于英国脱欧运动的政治评论中,我看到一篇值得引述的评论,评论者是约瑟夫·洛孔特Joseph  Loconte,纽约国王学院的历史学副教授。

 

洛孔特认为:“英国人的脱欧运动不单纯源自欧盟当下的移民政策和债务危机,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不管其意图如何高尚,欧盟所体现的一套价值观本质上与英国的历史理想和制度不相容。说白了,英国例外论不可能与欧盟方案中的世俗的、左派的设想和平共处。”

 

英国人的历史理想和制度的实质是什么?是对“自由”这一价值的高度珍视。在英国人看来,英国是人类自由制度的发祥地,他们有责任保守这来自不易的自由。如果其他政治价值(比如民主、平等)与自由发生冲突,他们一定会放弃其他价值以守护自由。而政治自由最基础的原则是,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必须来自人民的授权。

 

为什么“欧盟所体现的一套价值观本质上与英国的历史理想和制度不相容”呢?

 

洛孔特的说法,“(欧盟的)部长理事会,欧盟最有权势的决策机构,由非民选的公务员组成,它可以不经成员国同意,将政策强加于成员国。尽管英国不是欧元区成员国,但它要服从非民选的欧盟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各种规章,一年至少有1000条,规定得事无巨细,从橄榄油集装箱的尺码到移民政策。与此同时,一个不对任何机构负责的欧盟法院有权判决,英国的国内法律是否与欧盟法律相一致。

 

“或许,关于欧盟对英国主权的践踏,最好的总结来自司法大臣迈克尔·戈夫(Michael Gove)。‘作为部长,我发现有数以百计的欧盟新规章摆在我的案头,英国议会不曾要求过这些规章,而且我本人或任何其他英国政治家也无权改变它们,而这些规章压根不能使我们更自由、更富裕或更公平,’戈夫在宣布支持脱欧时解释道。‘(英国的)部长们要根据选民的诉求行事,或运用自己的判断力为国民利益采取正确行动,然而欧盟对部长们的掣肘,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洛孔特的结论是,英国脱欧是必然的,欧洲的移民政策和债务危机不过是“为英国的脱欧运动添了一把火”。

 

世界划分为几大洲、各国分属哪一洲是很晚近才产生的概念,它是欧洲中心论的衍生物,世界各国未必都认同这一划分,各洲人民对所在洲的认同至今并未建立起来。事实上,英国人自来就很少把自己看成是欧洲人。在他们看来,英国人是英国人,欧洲人是欧洲人;英国人信奉经验主义的政治哲学,欧洲大陆信奉的是唯理主义的政治哲学;英国是英国人自己的国家,而欧洲是德、法两国主导的欧洲。

 

从这个意义上看,英国人通过公投选择脱欧,不过是回归英国本位而已。这是英国价值观的胜利。

 

但事情的逻辑真的如此简单吗?我有几个问题:

 

一,     从历史上看,当英国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时候,它会不介入欧洲事务吗?岂止要介入欧洲事务,它甚至要介入世界事务,当大英帝国叩开别国国门的时候,不是以自由的价值为号召吗?那时的英国,不仅自称是一个开放的帝国,而且强迫别国开放,为什么如今反倒关起国门来了?


二,     从现实来看,欧盟委员会真的能干涉成员国的内政吗?事实上,英国内政是绝对独立的,相对于欧盟其他国家,它在移民、军事、货币等方面的政策相当独立。欧盟的政策,主要目的不过在于消除国界藩篱,推动自由贸易。


三,     英国人如果能够主导欧盟的规则,他们会拒绝“成为”欧洲人吗?如果他们现在无法主导欧盟的规则,原因是什么?


四,     如果说英国人珍视自由,难道美国人不是当今世界最珍视自由的人群吗?为什么美国人不会退回去只管美国的事务,反而时时处处介入世界事务?


我对上述几个问题的回答是:英国人脱欧表面上看是他们的价值观——自由的胜利,事实上体现的是他们的退守。这种退守可以理解成一个国家的国民多数选择了过一种消极自由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消极自由的产生是国势衰落的结果。也就是说,多数英国人真的不自信了,于是他们选择了某种程度上的闭关锁国政策。他们忘记了,自由意味着开放,尤其在一个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时代更是如此。当脱欧派高唱脱离欧洲是为了捍卫英国人的自由传统的时候,他们如何回答欧洲一体化带给欧洲人的是贸易、交往的自由?英国脱欧,难道不意味着英国人失去了这种贸易和交往的自由吗?

 

当今世界秩序仍然是由现实主义主导的,因此让我们抛开国际秩序的道义不谈,单论一个民族的自信程度。19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杰文斯曾这样描述当时的英国人的心理:“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大意)今昔对比,英国人的自信到哪里去了?

 

其实笼而统之地讨论“英国人”的政治态度是不准确的,此次公投的结果显示,脱欧派在整个参与投票的国民中并不占有压倒性比例。事实上,反而是那些更加崇尚自由的英国精英阶层是留欧派,而底层民众大多数却是脱欧派。至于底层民众在政治运动中的表现,法国人勒庞的那本《乌合之众》中的观点堪称一针见血,深入骨髓。

 

让我们暂停理论分析,来看几段我与我的英国朋友珍妮在6月24日晚间的对话。珍妮是英籍华人,她和她先生都是科学家。

 

我:珍妮,我感觉你是留欧派,对吗?

珍妮:当然。选择脱的,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和外国人打过交道的英国人。我以前在的实验室,最优秀的博士、博士后都是德国人、法国人、奥地利人,英国人都是卖嘴巴皮子的! 给我家装修的,包工头是英国人,又懒又狡猾,干活的是东欧人,话不多,语言不通,干得卖力。打扫卫生的也是东欧人。英国老百姓只看到移民抢了他们的工作机会,根本看不到这些人在低薪工作,在交税养他们。在英国吃福利的,英国本地人和印巴人不少,这都是有数据的,可是英国老百姓不会看这些数据,只看报纸上报道的特例。

 

我:有人说脱欧是为了捍卫英国的自由精神?

珍妮:一个螺蛳壳里的自由,不知能搞出什么花样来!

 

我:脱欧者的心态到底是什么?主要是怕外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吗?

珍妮:有人说是社会低收入者的泄愤,我感觉也是。还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被恐惧控制了。最近世界不太平,人人自危,人一害怕,就干蠢事。

 

我:按说英国人不应该这么不自信啊?

珍妮:我对英国历史不太懂哈。英国在二战开始时很消极,不想打,最后不得不打,好在保住了本土,没有被纳粹打过来。之后虽然大国地位不保,好歹不用卷入冷战,吃喝不愁,平静安宁。战后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应该是那个黄金时期的收益者,哪怕现在,他们也是生活最舒适、福利最优越的一群人。所以,他们的心态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安于画地为牢,享受这种事不关已的状态。他们是这次公投中的脱欧派,他们的观点应该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二战后英国没有拿到世界警察的地位,现在连和欧盟一起看个门的勇气也没有了。英国人骨子里残留的那点高傲这次大爆发了。这一爆发,结果就会所剩无几了。

 

我:这就是刻舟求剑似的傲娇啊,我觉得体现了一个帝国的衰落心态。

珍妮:哈哈哈,说得好,傲娇!

 

我:拒绝开放是弱者心态啊,脱欧派真的看不到开放的好处吗?

珍妮:英国百姓习惯于从和别国的合作也好,殖民也好,获得直接的赤裸裸的利益,留在欧盟的好处往往看不到。加上政客一宣传,说英国给了欧盟多少经济援助,这就引起更大的脱欧情绪了。为什么牛津、剑桥的学者绝对支持留欧?因为学术界是欧洲一体化非常直接的受益者,欧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基金,提供更广泛的学术交流机会。但国界开放的好处对很多人来说往往不是短期的,也不是直接可衡量的。

 

萧三匝结语:我们不能选择性地拿英国的历史和书本上的理论来说事儿。英国虽然在历史上诞生了政治自由,但历史并不能说明现实,更不能证明未来。英国人虽然有捍卫自由的传统,但他们如今早已不是这个世界的自由旗手。当英国人开始用“英国例外论”来为自己辩护的时候,当第一波全球化运动的主导国者开始反对区域一体化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在另一个自由传统稀少的社会宣传另一种形式的特殊论。传统不是用来引证的,而是用来更新的,甚至是用来创造的。(欢迎对本公号感兴趣的朋友点击文章标题右下方之“萧三匝”订阅本公号)


所属主题
匝说
匝说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