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自己换电瓶的杨先生
一
前几天有个读者给我写信,她和我说她觉得“无力托举孩子”,我琢磨了半天,总觉得这种说法哪里怪怪的:为什么孩子要靠父母托举?
随即就发现,这种观念其实很典型,很多其他观念也源自于此:因为家庭的目标就是“托举孩子”,合全家之力,就是要把孩子培养好,所以大家就开始把爱人叫成了“队友”——因为大家属于一个有明确奋斗目标的队伍,彼此是各司其职的合伙人。
我不赞同这样的观念。因为这个观念听起来就好心累啊……
-
父母也累,因为要“托举”,遇见我这样手劲不行,孩子又多的妈妈,肯定是托不起来的;
-
孩子也累,因为自己做多少努力,父母也觉得都是他们“托举”之功,搞不好孩子也无法选择想要过的人生,说不定还被常常念叨将来要给父母“报恩”……
二
我真的从来没有觉得我们是在“托举”孩子。我希望我们一家人的关系是“彼此相处很舒服”的状态。
我们老大13岁,现在涉及一些她对未来的规划,我会把我的想法告诉她,但是我不会强迫她一定要按照我的方法来做。我自己也很忙,更多的时候我们就是帮她出出主意。比如我今天告诉她,如果将来她考大学的时候打算选一门拉丁语考试,她最好现在就要计划起来,将来才不至于会时间太紧张——我建议她对此做一些研究,看看有没有合用的教材需要购买,如果有的话列个书单给我,我来帮她下单。
老二10岁,我们最近在一起打一些游戏。我昨天在教他打《文明VI》,他也不亦乐乎。他选了秦始皇作为君主,我就顺便告诉了他秦始皇的伟大之处。他和我说他在书上看到秦始皇建长城时的残酷无情,我也告诉他作为君主有时候必须面对一些两难的境地——他如果不造长城,死的人或许会更多。我们就这样一边打游戏,一边聊点有的没的。《文明》是很好的策略游戏,唯一的缺点就是每局游戏大概要打几个月。哈哈哈哈。
老三7岁,她和3岁的老四关系很好。老四是全家最受欢迎的人,她有一种魅力,就是所有人看到她,就是喜欢她。连我爸这样挑剔的人,来我家做客,也会说:“老四真甜。”但是这么甜的老四,家里最喜欢的就是老三了。老三是家里最作的那个,但是她对老四偏偏很耐心。今天老四选了很多故事书,老三都一一帮她读完。中文的英文的——老四有没有听懂我不知道,老三反正是念得很好。我在旁边和老三说:“妈妈也在听,你讲得很好。”
老五1岁多,杨先生带她带得比较多,她很怕生,但是和哥哥姐姐关系都很好。有时候哥哥姐姐一起在看投影电影,她或是跟着一起看看,或是就在边上垫子上翻来翻去,也很安静。有时候哥哥姐姐都不在,我也和她会玩“丢垃圾”的游戏,她会很听话地帮忙把所有垃圾都扔在垃圾桶里。
今天老四老五睡午觉的时候,大的三个孩子各自做了一些清洁工作。老大打扫了淋浴房,老二扫了客厅清洁了他养的仓鼠窝,老三擦了玻璃,我和杨先生则各自睡了一会午觉。
我想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大家都是在家庭生活中学习如何彼此相爱,彼此服侍的。
三
我和杨先生的关系也是彼此相处挺舒服的,我们也会吵——但是更多的时候我看到我和他“性格不合”,然而“三观一致”。遇见大事的时候,我和杨先生聊天,我们的看见简直就是不谋而合。很多时候我焦虑得不行的时候,也只有杨先生能安慰我,他也会在那些时候鼓励我要仰望那一位靠得住的。
我不觉得杨先生是我“队友”。我问他会不会喜欢“队友”这个称呼,他也摇头不喜欢。我觉得“先生”的内涵是远远超过“队友”的,我们彼此相爱,彼此欣赏——我和我的工作中的合伙人肯定是没有这种感情的。讲真,合伙人不需要互相欣赏,大家能把各自负责的事情做好,一起实现团队利益最大化就完事儿了。
我和杨先生的关系才是我们家庭的核心,而不是说我们家是以孩子为重心的——这是我们的信仰带给我们的很重要的一个家庭观念。
四
最后,我相信在家庭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独立的个体,也都需要独立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我常常和孩子们说: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我小时候我父母也是这样和我说的。
这件事它本来就是这样,父母是没有办法替孩子学习的,所以我也是不“陪读”的(我们不做的事还挺多,以后还会继续分享)。老大的时候我曾经尝试过坐在她旁边看她做作业,老二可能也有过几次。但是后来我发现,如果不打算对孩子的作业进行负责,那这件事从长期来看,做与不做的意义并不大——除非家长把这件事当成是乐趣爱好,不然大家还是做好自己的事,家庭气氛还更好一些。
好比我在家加班的时候,老公孩子也是不陪我的。杨先生一个人烧饭甚至修车的时候,我也是不陪他的(见题图)。
我会给孩子们一些每日固定的任务,练琴,阅读等等。但是他们也真的不是每天都做的——我也蛮理解他们的,大家都不是机器人。我和杨先生都是蛮随性的人,既然我们自己也不是每天都能坚持做同一件事的人,那孩子们一周有个两三天犯犯懒,大人又有什么好多纠结呢?
我也发现,当我们真的是让他们放手做很多事的时候,他们在很多事情上是有自己想法和主见的,这点让我很欣喜。
杨先生的读后感
听起来这篇文章其实就是记录了我们这个躺平的周末。因为天气不好,孩子们就在家里,说起来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但其实也蛮忙的,孩子们也帮忙一起做做家务,老二和老三现在和两个妹妹玩得很好,老大现在青春期了反而和弟弟妹妹玩得少了。(然后呢?)然后就没什么然后了,没有什么主题的升华,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