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你,究竟是渴望婚姻,还是恐惧婚姻?还是?

你,究竟是渴望婚姻,还是恐惧婚姻?还是?




在现实世界和圣经教导间找到最平衡的支撑点,是个很大课题。许多委身的基督徒,也要花费很多年才能找出一些方向来。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宽广多元的讨论空间和角度。


本文内容较长,全篇4240字,要耐心点哦。





上一篇文章里,我们从单身基督徒视角探讨了婚姻的本质,以及在传统或流行文化下,单身者可能遭遇的一些观念误区和我们可以采取的立场。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已婚者。

链接:对婚姻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会走极端

这一篇里,我们谈谈择偶中,渴望婚姻与恐惧婚姻看似充满张力的问题。先说明一下,在此并非是要面向所有具体问题,仅提供一些概念性思考。


01



我身边的单身朋友很多,大部分都渴望进入婚姻。但,和进入婚姻中的已婚者一样,各自有承载,也各有愁烦。

我先举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并非是为了表示,一些人的思想多么糟糕,多么不“高大上”,一些人的要求多么奇葩。也不是为了强调那个“古老的咒语”:“怪不得他们现在还单身,就是因为他们……” 或许的确有这种因素存在。but,细算起来,生活在这世界上谁还没点奇奇怪怪的想法呢。我们只是试图就某些方面进行可能性的对话。

姐妹H:传道人,完美主义者,心中的白马王子永远是要入她眼的帅哥。不但如此,学历要高,灵性要好,身高要达标。且上进努力有事业,懂她让她陪伴她。在交往对象身上极易找到令自己很失落的不完美。而这些“不完美之处”或许是说话的方式,身高未达标,对方家庭不合她心意等等。

姐妹D:信主多年。从认识她时起,就一直期待能带给她爱情感觉的那一位。曾经遇到过一次,对方不信主,当时的教会领袖和一众热心阿姨们,七嘴八舌,以“都是为你好”这一难以招架的爱心,成功地让她恢复到未谈恋爱状态中。且,当地教会弟兄人数稀少。一晃这些年过去了,竟再未遇见过令她一眼望去就有爱情感觉的人。

姐妹T:信主多年,积极参与服侍。一直对自己的容貌不自信,虽然听着“内在美”最重要的教导长大,依然觉得即使基督徒群体中,即使嘴上说着漂亮话,许多弟兄还是更喜欢漂亮的女人。至于内在嘛,这个世代,即使基督徒,只要没那么糟糕,又有啥太高要求呢?

凡此种种,就跟你我一样,打眼望去,每个人在各自所的生命阶段和特定需求中,都有自己更看重的,也都有自己要对付的。


02


基督教有一个共识:任何超越神在我们心中位置的,都可以成为偶像。爱情、婚姻皆不例外。

我父母那一代人,包括之前的许多世代,婚姻可以说是偶像般的存在。人怎么可能不结婚呢?不结婚的人一定有啥大问题,是一个尴尬的、悲情的存在,连社会地位、话语权都要自动排到末端。

之前遇见一个六十几岁的阿姨,是个胆大心细又很会张罗的能干女人。她提到她年轻时,在老家,不结婚日子就没法过。后来,为了城市户口,嫁了一辈子不喜欢的人。她说,搁现在,女人可以出来打工,就不结婚了。

现今社会的确给我们提供了很大便利。选择权多了,也更强调个性独立、自我实现。单身者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即使结婚,所求也非传统所比。

婚姻能为我带来哪些好处?能让我感受到被爱嘛?婚姻是否能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会束缚我的个性嘛?需要我为对方做出改变吗?在婚姻里我也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嘛?妻子和丈夫都可以保持精神独立、人格独立嘛?每一个叩问,听起来都具有现代意识,每一个话题都具有探讨的价值。

多年前我看过一本基督教婚恋书籍中提到,个人的自我实现/个人价值实现,并非基督徒最重要的追求时,我能清晰的感受到,两种声音在我心里交织。

字面上很好理解,毕竟,我们自己要将“自我实现”放在那么高的位置,神放在哪里呢?我们的自我实现和神有啥关系?难道是,自己去追逐个人理想,想实现啥就去实现啥;需要神支援时,让神成为我们的力量、山寨、高台?

自我实现呀、个人价值、人格独立呀,是当代人绕不过去的课题,也一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很难一下子将它从自我的宝座上拉下来,总有几分不由分说的依依不舍。就好像,信仰会带给我一份严肃中的禁锢,让我撇弃一切美好的、有关自我成长的东西。

今天,当我再次提笔,对此有了新认识。上帝并非要阻碍我们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并非让我们活的毫无自我。只是,我们要小心一点,不要让“自我实现”、“个性独立”等也成为我们的“偶像”。

今天的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和传统观念有了很大区别,婚姻本身不一定具有那么高的位置。但,聪明绝伦、研究人类几千年的魔鬼撒旦总可以想出更微妙的主意,把好东西精心添加点合乎大众口味的不同元素,塞给蠢蠢欲动的我们。就像在伊甸园里,它一边在夏娃耳边窃窃私语,一边递上充满诱惑力的果子。一不小心,人就掉进他挖好的坑里。

像我这样一个从小就对世界充满各色好奇,情感充沛,又愿多方涉猎的人,掉坑无数。所以,我们才要始终以神为焦点。

提摩太·凯勒提到这个问题时说,“如果基督的福音没有改变你的思想和情感,这些动机(自我实现、个性独立等)也会成为终极目的。”  由此我们知道,关键问题是,我们是否不断被福音更新思想情感,隐藏在神的里面去实现自我价值。

你所热爱的音乐、艺术、设计、策划、写作、商业、经济、金融、心理辅导等等帮你实现价值的途径,也包括我们今天谈的婚姻,都会有了新的方向。

你会有更丰富的生活和生命视角,在神的心意里走的更远。就像文森特.梵高的绘画一样,充满了令人无法忽视的蓬勃生命力,也会像伦勃朗晚年的伟大画作一样,处处都印刻着一颗浪子回归的心。

你,究竟是渴望婚姻,还是恐惧婚姻?还是?
梵高(Vincent van Gogh)
播种者(The Sower)     


03


人很难用某一个指标说得清楚。同时受到不同思维的影响,在我们这个时代更为常见。许多人,纠结在“不结婚,人生就不完整”与“一定要找到一个令自己走向更完美的伴侣”之间,游走于源文化与现文化的矛盾中,衍生出对“婚姻的渴望”与“对婚姻的恐惧”两种混杂心态。

当代主流文化经常强调,你只有变得更好,才有资格获得真爱。比如:“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女人只有不断提升言谈举止、身材打扮,见识学养等,才能拴住丈夫的心,在婚姻里拥有更多选择权,反之,对男性也有类似要求。” 等等。

我们并非要完全否认其中的积极性。毕竟,自我提升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你是否也嗅到其中一股恐惧不安、自卑或自高?搅动了一些人将视线偏离了婚姻的本质。

这里面暗藏着一个陷阱。盛开的标准在哪里?一个人一定要达到某种“盛开”的程度,才配获得爱,才可以拥有幸福婚姻? 进入婚姻的双方,一生都要在你追我赶的“提升”中保护婚姻这块蛋糕嘛?因种种因素,其中一方脱节或一时落下脚步,另一方就可顺理成章以对方不长进为由踢其出局?果真如此,历代以来许多婚姻都该解体。

这些话风靡之时,我就观察到一股闻风而动的趋势。许多单身已婚,忽如一夜春风来,都开始努力提升自己,单身的要盛开以吸引蝴蝶自来,深陷婚姻泥潭已久的已婚者,也终于搭上了“为自己而活”的顺风车。

我再重申一下,我并不否认这种自我提升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以及某种觉醒。但我们要看到,某一种思维背后某些不确信的东西。努力提升自己的单身就一定顺利进入婚姻嘛?进入婚姻中就一定比其他人拥有更幸福的婚姻生活嘛?难道婚姻的健康运转主要靠“不断提升自我?”

有没有一个可能,他们对婚姻有了更高、更不切实际的要求?是否有可能,对婚姻的恐惧令单身者更趋向于完美主义?一方面,希望自己更优秀点再进入婚姻,另一方面,对将来的配偶更容易不满意。手中永远拿着一个放大镜,寻找某些不符合完美要求的蛛丝马迹。

就像我开头提到的姐妹H,就是其中的极大典型。也因此,她的完美主义令她一边渴望婚姻(源文化思维),一边恐惧婚姻(现文化思维)。甚至,也因她将情感过于寄托于未来的“完美”配偶身上,这种过于强烈的情感很容易让对方深受压迫感,从而选择逃离。

姐妹D对未来伴侣也有自己的标准,而这种标准是以某种“浪漫的,捉摸不定的”感觉为基础。这就很容易错过原本可以进一步深入交往的对象。也容易因为这种择偶的标准而盲目进入婚姻(虽然也有幸福的可能性)。

有些潜在交往对象并不那么完美,也不一定符合你梦中情人的感觉,和一见钟情的心动。但,并非表示他们不是良伴的人选。就这样一再错过,着实可惜。

我曾经跟她开玩笑说,要想结婚的话,趁着还年轻,找一个大体上不错的弟兄,就不要想七想八了,眼睛一闭,临门一脚,跨进婚姻,也就那么回事。反正结婚后还有山路十八弯。说是玩笑,其实是真心建议。

你,究竟是渴望婚姻,还是恐惧婚姻?还是?


04


提摩太凯勒认为,这种完美主义倾向常常支持“性别特色定型”(gender stereotypes)。也就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

男女在择偶时,主流媒体和人生经验常常带给我们一个观念,男人喜欢漂亮的女人,女人喜欢有钱的男人。

有关这一点,无论政治正确的教导如何,大家口头保持何种言论,但事实上,极大多数基督徒也无法免俗。在择偶方面,很大的因素始终和性魅力金钱有关。媒体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敏感点,不断渲染,因此我们看到这个时代已经不仅仅是爱慕美色和金钱那么简单,甚至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

基督徒并不能因为披上这层身份,就可以避免这种主流文化的强大冲击。提摩太凯勒称这是“以最肤浅的方式寻找一个已然美好的人。”只不过,肤浅这个词,被后现代解构了,人们或许调侃地声称自己就爱肤浅。所以,作为基督徒,你是更愿意受哪种文化影响,这很重要。

一些人选择对婚姻委身,在婚姻这门毕生功课里选择放下那个被“私心”主宰惯了的“自我”,学习为了对方改变自己,并从中找到平衡

他们看到婚姻更大的使命。在《婚姻的意义》中,提摩太· 凯勒告诉我们,人们通过婚姻这种独特的方式看到自己的罪,并愿意通过“舍己的服侍”和“属灵的友谊”彼此帮助,在品格上成熟起来。

这种因舍己而获得的满足是肤浅的追求所无法获得的。一个总是期待从对方身上获得完美恋人身影的人,也很难做到这一点。深度的委身必然带来深度的满足,深度的委身也必定伴随着舍己的爱。

如果你很期待进入婚姻,我还是那句话,最好的方式是承认并接纳自己的渴求。同时,尽量调整自己,免于陷入到自怨自怜的被动状态中,主动且明智地增加约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当这种美好的期待没有如期来临时,还是要尽量安排好单身生活,不要等进入婚姻才开始你美好的人生。而是,现在,就在当下,活出“盛开”的生命姿态。 

by 宣灵苏
2021/2/20

你,究竟是渴望婚姻,还是恐惧婚姻?还是?

你,究竟是渴望婚姻,还是恐惧婚姻?还是?


你,究竟是渴望婚姻,还是恐惧婚姻?还是?










支持原创

谢谢鼓励
左方为打赏码




宣灵苏人在江湖,手不持剑。

曾任职于某International Trade Company市场/业务部, 后依次在TW/Phil 神学学习。目前道学硕士在读。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PE(Prepare-Enrich)婚前辅导/婚后进深协谈员,主要面向两性关系、个人成长等。现从事婚姻家庭事工,自媒体写作,讲台分享等工作。


下方是本平台二维码,点击即可关注。文章为原创,除标明,音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所属主题
宣灵苏
宣灵苏
人在江湖,手不持剑!这里是宣灵苏有关生活、信仰、个人成长的分享和感悟。 —————— 公号:宣灵苏 微信号: Xlingsu777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