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下台、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人为苏联解体痛心疾首,惋惜不已,也有人为苏共的倒台拍手叫好,欢呼雀跃。
如何看待苏联、苏共的命运,至今国内学界和民间还在争论不已。苏共的黯然下台和苏联的轰然解体,究竟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因为曾经强大无比的苏联“竟无一人是男儿”?
本文2013年发表于凯迪社区“猫眼看人”版块。
首先厘清两个概念,即“国家”与“政权”。
国家由三要素构成,即领土、人民和主权,三者缺一不可。一般来说国家具有长久性,当然也有特例;政权亦称政府、朝廷,是对国家进行管理,行使权力。相对国家而言,政权一般不具长久性,更不会传至万世。改朝换代,政权更迭,乃司空见惯。正所谓,国家传承长久在,政权更替寻常事。
苏共是一个政权,而苏联是一个国家,两者虽有关联,但也有区别,不可混为一谈。苏共下台(即苏联政权变更)是由于其民心丧尽所致,并引起了苏联解体(即国家灭亡或解体)。但在绝大多数国家里,一个政权的更替并不会引起国家灭亡或解体。可以说,苏联发生的情况只是特例,是由于苏联的特殊国情所致。
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苏共的下台,是政权更迭引起了国家的瓦解。那么,苏共政权下台的原因何在?
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谓广泛而深入,主流的看法是:执政党苏共的专制与腐败;严重僵化的官僚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社会活力的禁锢,对个人创造力的扼杀;与美国的全球争霸和长期巨额投入的军备竞赛,耗尽了国力;经济的畸形和失败使民众基本生活品长期十分匮乏,民众辛勤劳作而回报甚少,在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拼死拼活,现实生活却衣食俱忧;人权遭到严重践踏,国民连起码的权利、自由甚至人身保障都没有,整天生活在恐惧与战栗中;再加上民族、宗教等等问题的叠加,使这个政权人心丧尽,当其垮台之时,没有人(竟无一个男儿)挺身而出为保卫它呼号、战斗和流血,甚至连零星的抗议游行都没有发生。相反,绝大部分苏联人都以平静和庆幸的心态目送它的消逝。
、
中国国内有人对于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痛心疾首,但这只是一种囿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实际上,中国是苏联解体的最大受益者。
中国北部的军事强邻一夜间消失,长期以来对中国国家安全最大最直接的威胁不复存在。中苏敌对变为中俄合作。两国边界也由军事对峙的前沿,变成了边贸繁荣的和平边界,俄罗斯成了中国关系很好的邻国。
因此,如果从国家利益出发,中国同样应为苏联的解体感到庆幸。
一些论者把苏共下台和苏联解体归结于外因,认为是西方的颠覆与和平演变搞垮了苏联。
不可否认,西方确实希望和努力使苏联完蛋,但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决定性因素还在内部。苏联与西方的敌对是互相的,双方都想搞垮对方。事实上,苏联也一直致力于搞垮和埋葬西方资本主义,但西方(包括美国)并没有被苏联搞垮和演变成功。
唯一的解释就是:西方国家不存在被苏联搞垮和演变的内部条件。
还有论者把苏联政权的垮台归咎于戈尔巴乔夫的个人因素。但个人对历史进程的作用同样不是决定性的,无论是正面作用还是反面作用都是如此。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主要的举措是提出了新思维,并付诸实践。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外交上,缓和与西方、中国的关系,减少对东欧、越南等国的控制和支持,这自然不会导致苏共的下台;在内政上,进行经济改革,但其深度和广度都没有超过中国与东欧进行的经济改革;在政治上倡导“公开性”,是戈氏被一些人最为诟病之处。
但仅仅将政治运作与国家治理的过程公开一下就导致政权垮台、国家解体,则说明这个政权也太脆弱了,这个国家也太不堪一击了。西方国家、东方国家(包括中日韩印等)在公开性上都比苏联要深入广泛的多,也没见那个国家解体了。可见苏联的亡国与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二者关系并不大。
总之,把苏联解体归之于外因和戈尔巴乔夫个人因素都没有说服力,是站不住脚的。
苏共下台和苏联解体虽有关联,却是处于不同层面的两个问题。苏共下台(即苏联政权变更)是由于其民心丧尽所致,并引起了苏联解体(即国家灭亡)。可以说苏联解体是由苏共下台引发的,但苏联这个庞大帝国解体的根本原因却隐藏在历史的深处,需要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认识和把握。
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苏联解体具有必然性。
作为国家,苏联继承自沙皇俄国,而沙俄是通过持续的军事扩张,征服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占领了大量领土,建立起了一个版图辽阔的大帝国,全盛时面积达225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侵占中国的150万平方公里。另外,俄于在1867年10月将阿拉斯的151.9万平方公里领土以72万美元的代价卖给了美国,但那是一桩基于平等自愿的商业交易)。
到了苏联时期,这种扩张与侵占依然在继续,1919年后陆续吞并了独立的希瓦汗国、布哈拉埃米尔国、波兰东部、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罗马尼亚和芬兰的一部分领土,1944年侵占中国的唐努乌梁海地区,1945年占领日本北方四岛,1979年入侵阿富汗并一度占领该国部分地区等等。沙俄时代的不断扩张,加之苏联时期的继续扩张,最终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巨型帝国。
可与这个巨型帝国相媲美的,历史上只有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这种大帝国的兴亡,存在着共同的客观规律。
这四大帝国的共同之处是:
其一,都是军事征服与侵占的产物;
其二,都地跨两大洲或三大洲(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疆域十分广阔,境内差别也十分巨大;
其三,帝国的维系都依靠暴力、镇压和强制。实际上只是一个暂时的军事联合体;
其四,境内都存在大量被征服民族和被征服国家。
由于没有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帝国的凝聚力十分微弱。相反,在帝国境内却存在众多被征服民族对征服者不断滋长的仇视、敌对和分离情绪,一旦帝国的军事控制能力下降,暴力维系的强度松弛,被征服被压迫民族的反抗就会烽烟四起,并以各种形式挣脱被强加的锁链,实现民族的独立与拯救,庞大的帝国便必然会很快土崩瓦解。
沙俄(及苏联)帝国与其他三大帝国一样,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强聚与分崩的历史过程,并走向了同样的历史结局,都体现了同样的历史逻辑,也都验证了同样的历史必然性。
沙皇俄国不仅用武力征服了众多民族,还依靠强制、压迫和镇压维持着对各族的统治,当时的俄国就被列宁斥之为“民族的监狱”。到了苏联时期,这座监狱的情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糟。
苏联是一个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1926年第一次人口统计共有195个民族,是世界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民族分离的动力和隐患就一直挥之不去。
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随着大俄罗斯主义的急剧膨胀,斯大林实行严酷的民族政策,限制各民族的文化发展,随意划分少数民族居住区的界限,特别是实施了一项被称为“苏维埃斧头大规模建构民族工程”,对许多民族进行种族清洗和强迫迁徙,规模之大为世界历史所罕见。
例如,对境内的波兰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和伏尔加德意志人进行了部分驱离;把卡拉恰伊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印古什人、巴尔克人、鞑靼人、梅斯赫特突厥人、赫姆辛人等民族自治州或自治区撤销,所有这些民族的人全部都被流放或强迫迁徙,离开故土到了陌生之地。
在1937年把居住在远东的35万朝鲜族人迁往中亚。从1928年开始把在其欧洲部分的许多犹太人远迁到中国的黑龙江对岸,并在那里建立了犹太自治州,而在此之前,此地连一个犹太人都没有……
在这种民族压迫、镇压和强迁的政策下,苏联的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反抗频仍,民族分离情绪不断积累和强化,为这个国家后来的崩溃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最后,在苏联政权更迭之际,以不同民族为主体形成的各个国家,乘机纷纷宣布独立,并组成了名义上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苏联宣告瓦解,苏联帝国最终灭亡。
纵观苏联的兴亡,可以看出,苏联政权的更替乃是民心所向,而苏联这个国家的解体更是历史的必然,因此,苏联的男人和女人都以欢快的心情送旧迎新就不难理解。
中国则更应该坚持一贯的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各国人民选择自己道路的原则,为苏联出现的这种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巨变而感欣慰,就如同全世界绝大多数的男男女女都为苏联解体而高兴一样。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