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19, 2024
spot_img

《中国文化通识二十讲》第九讲:孝道政治学

这是要开近一年的二十讲课程,任何想听的人,可随时可以加入进来听,会提供过往的录音与整理的文稿。要知如何参与和收听,请点击“阅读原文”便知。本讲今晚(727日)八点开始。



虽然孝道对中国人来说,尽人皆知,但对孝道真正有真切思索、期望找出其中规律义理的著作却很少。为什么如此呢?一来是因为我们缺少哲学和逻辑的基本训练,很少从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三合一的角度来思考孝道问题。其次是孝道由于似乎人人都明白,以至于不爱且不善求真的国人包括知识界也对此视若无睹,大家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来看待孝道。以至于对孝道从社会学、人类学、 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的文章、著作都非常少。



也就是说,国人一般都将孝道的思考基本上限定在道德人伦维度上,鲜有作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的作品。此前在读中国各种传统典籍时,着意搜集与孝道有关的经济史料,虽然有所收获,但所获不丰,故至今未完成一直想完成的《孝的经济学分析》一文。因为中国人不愿意从养育成本、赡养成本、养老保险等方面的角度来思考孝道,在古代代际变迁中养老的社会作用、家(族)庭作用,以及对社会稳定的朝廷(国家)收益。孝道的最大受益者是谁,是绝对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古代和今天的中国,依旧并不简单。孝道可以使政府收益最大化却几乎没有责任,收了税(古今都没有人能逃脱)及不帮助子女养老,使得政府在责任上完全金蝉脱壳,却还来开动古今的宣传机器教训人。所以根本没有人像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加里.贝克尔做的家庭论研究,包括其中的家庭的经济学分析(用之于古代中国,譬如家庭的小化如别财异居,与大家庭的“张公百忍成精”, 其与孝道及养老之关系等),所以使得人们对孝的认识远远停留于人云亦云的浮皮潦草状态。



进而言之,对孝道的研究或者批评,别说五四时期,就是今天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要么停留于口号式的道德维护,要么流于口号式的人性压抑、吃人礼教的道德批评。即使是那些研究中国伦理学史的人,也对孝的伦理价值处于一种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之中。固然,孝道所具有的伦理价值,毋庸置疑,但看孝道若仅留意于此一角度,其受限是显而易见的。若从政治学和宗教学的角度来看,孝道作为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的粘合剂功能,就自然而然地彰显出来。



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作为造就中国国家政体构结的原初状态,就像机器的出厂状态一样,始终全方位地影响着哪怕已经有不少变化的,包括政治在内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学者吴主惠曾说:“家族对中国国家完全地成一个原型(Prototype)而存在着。例如,历朝政府所采取的孝治主义的政态,完全是基于此原理所产生的。尤其历史上采用家长政治(Patriarehy)为政治的一个构造原则,也就是从‘在国家把家族当作作用之实质单位来看’而来。”(《汉民族的研究》P140,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在我看来,这算是看到家族对中国政治至今产生很大影响的道地之言。这就说明,包含家族与孝道在宗法制度的存在上,不只是影响周朝的分封制,其实也影响秦以后的郡县制,甚至包括今天的党国体制。



而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孝道的言语与行为则是祖先崇拜的核心存在样态。有人说祖先崇拜奠基在图腾崇拜、灵魂崇拜、生殖崇拜之上,在我看来,不如说祖先崇拜包含着这些崇拜。不特如此,孝道还在祖先崇拜与皇权崇拜中,扮演了枢轴的作用,这也就使得家国同构及其能够合体,也意味着家与国在本质上的相互混乱成为可能,也是中国至今仍是一个前现代国家的原因。在下的祖先崇拜,在上的皇权崇拜(这二者是中国人常规的崇拜道路),加上各种民间偶像崇拜,笼罩着中国人的生活。也就是充满混合主义的多神(世俗的权力等也是神)崇拜,其实也是孝道、血缘、祖先崇拜等各种因素联合发力的结果。换言之,祖先崇拜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截止如今,最大的信仰公约数。



以上只是概略性地在“家国同构与王权主义”的视角下提及孝道的经济、政治、宗教诸方面的影响,关于孝道,我还会在专讲“中国家庭所衍生的中国文化”一讲里,来较为深细地讲。下面是本讲(第九讲)的提纲。



《中国文化通识二十讲》第九讲:《家国同构与王权主义(下)》

一:家与国的关系,国与家的勾连

1:国有太庙、族有宗祠、家有祖龛

2:宗法制度下的家与国:世袭制与砍人头

3:敬天法祖:来自孝道的崇拜与利益

4:君父一体的王权主义



二: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控制

1:皇权制度下的官制变迁

2:皇权下的城市治理

3:帝国的乡村控制



三:中国人是如何流动的?

1:将人当树桩一样管理:连坐与户籍

2:帝国衰敝时期的流民

3:人往高处走:世袭制、察举制、门阀制、科举制

4:科举理学化与乡绅的诞生:皇权真的不下县?



四:本讲文献晋阶

1:阅读书目: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

2:吴铮强《士绅阶层前传:两宋的游民与土豪、科举与理学》、萧公权《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杨坤《两周宗法制度的演变》。



五:本讲之思考

1:人之相爱特别是尊老养老自有其合理处,但为何孝道却演变成偶像崇拜的一部分?请以祖先崇拜和皇权崇拜的角度来申说之。

2:为何说中国至今仍是一个前现代国家,其理由何在?



2024727日下午匆匆草就于成都


所属主题
冉云飞 小书卷的甘苦
冉云飞 小书卷的甘苦
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