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 2 月, 2025
spot_img

美好的回忆能救人吗?

前两天我发了一篇文章《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在文中,我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一段话:

即使我们心里只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也许它会在某个时候拯救我们,也许我们以后会成为恶人,甚至没有力量克制自己去作恶,嘲笑别人所流的眼泪,如果以后我们成为这样的人,我们也不敢在内心对于曾经的善良加一点嘲笑!不仅这样,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回忆,会阻止他做最大的恶事。    

有一位朋友对这段话有些困惑,于是在后台留言:得救靠的是生命主人的话以及我们和他的联结,美好的回忆和知识不能拯救人!

亲爱的朋友,我们读文章的时候需要找到语境。如果脱离语境,拿着真理的话生搬硬套,那么,你就永远无法读懂生命书。

那么,这位朋友说得对不对呢?

对。

从根源上看,回忆和知识确实不能拯救人。然而朋友,这是文学的表述手法,因此,你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需要找到作者说话的语境,不能生搬硬套。

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一个美好的回忆,也许它会在某个时候拯救我们”,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段话呢?

相信大家都读过浪子的故事,那么浪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吗?

他有。

他父亲家里什么都有,他从小生活在锦衣玉食里,不愁吃穿。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位慈爱的父亲,因此,浪子的童年一定非常美好。

然而,随着浪子慢慢长大,他开始叛逆起来,不听父亲的话。他向父亲索要他自己的财产,拿着到外面挥霍,没多久全部用光了。为了生活,他只能去帮人看猪。

在看猪的时候,他因为饥饿,恨不得上去和猪抢食。

亲爱的朋友,请问浪子后面是怎么转回的呢?

他是拍拍大腿,马上收拾东西回家的吗?

这时,他脑袋里浮现一副美好的回忆,那是关于他父亲的。

什么样的回忆呢?

他想起慈爱的父亲。在父亲家里,有牛,有羊,有鸡鸭,为什么他要在这里和猪抢食呢?

就这样,他回忆起父亲慈爱的面容来,正是因为这个美好的回忆,他回转了。

然而,亲爱的朋友,倘若浪子没有美好的童年,倘若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揍他,吼他,骂他。那么请问,即使现在他在外流浪,他会不会回去呢?

小学时,我们读过《卖火柴的小女孩》对不对?

平安夜那晚,那卖火柴的小女孩宁愿在外挨冻受饿也不回家,为什么呢?

因为,她有一个爸爸,但是形同没有爸爸。她的爸爸只会打她骂她,只会催着她把卖火柴的钱给他。所以,那小女孩宁愿冻死也不回家,因为她没有对父亲的美好回忆。

所以亲爱的朋友,一个人美好的回忆能不能救他呢?

倘若你在这个语境去理解,你就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这句话的意思了。

唐牧曾在讲座里多次提到自己的母亲陈织娘,当他年幼的时候,他和弟兄姐妹起床时,总能迷迷糊糊听到母亲的祈祷声。这样的美好回忆多么重要!

靠着这个美好的回忆,当他想质疑母亲的信仰时,他也不敢亵渎这份美好。最后,这份美好回忆把他带到真理面前,让他去各地传讲真理。

因此亲爱的朋友,盼望我们的生命是流动的,而不是一潭死水,也盼望我们不是神神叨叨的神棍,不是僵硬的律法主义者。

倘若你能摆脱这种束缚,你就能看到更宽阔的天地,你就不会陷入字句之中,读真理味同嚼蜡了!

(本篇完,路弟兄带孩子学英文,如需要,请加微信:493012764)

注:我的另外两个号,喜欢请三联:

所属主题
路大哥 云朵之外的家
路大哥 云朵之外的家
功能介绍 路先生漫话剧本,漫话人生!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