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的黑帮电影《美国往事》中,已经50多岁的黑帮面条回到纽约,因为自己已死的兄弟们的坟墓要搬迁,所以他被通知过来处理一些事。
年轻时,他和他的黑帮兄弟靠暴力为生,为了钱杀了很多人。年纪大了,他独自一个人回到了弟兄们的坟前,手里也不再拿枪。
他一副沧桑的面容,抬头看着陵墓前的几个大字,上面写着:你们当中年轻和强壮的,都将倒在刀下。(英文:Your youngest and strongest will fall by the sword.)
插图:《美国往事》剧照
其实这句话和夫子让彼得收刀入鞘时说的话差不多。夫子说:“收刀入鞘,凡动刀者,必死于刀下。”
亲爱的读者,想想你身边那些暴力的人,他们在生命的尽头得到了这样的结局吗?
曾几何时,风靡全国的东北二王是否死于刀下?在东北和广州来回行骗,且建立了自己势力的崔宝纯是不是死于刀下?从拆迁起家,后来同样嚣张的乔四,是不是也死于刀下?曾经和劳荣枝行骗勒索,杀人不眨眼的法子英不也死在刀下了吗?
…..
如果你仔细数一数,没有一个人是以暴力起家,不倒在暴力之下的。
就像黑帮电影《教父》给我们的反思一样,老教父以暴力维持整个家族的团结,并通过暴力让纽约其他黑帮屈服。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那剑拔弩张的争斗常常此起彼伏。
你看似拥有平和,其实平静的海面底下却是暗流涌动。
老教父柯里昂很残忍,最后他被暗杀了,丢了半条命。老教父的长子桑尼为人残忍,最后桑尼遇刺身亡。麦克很残忍,最后麦克被暗杀了。虽然麦克没有被杀死,但杀手杀死了他的女儿。
所以,以暴力维系安全,最后就会在暴力中失去安全,甚至死于暴力之下。
在基甸作士师之后,他儿子亚比米勒极其暴力。他依靠家族示剑一方的力量铲除了基甸的七十个儿子(除了他的小儿子约坦)。
此后,亚比米勒在示剑和米罗用暴力作了以色列王。
然而,这种以暴力维持的和平只持续了三年。
三年后,示剑人开始轻视亚比米勒,也开始以同样的欺骗对待亚比米勒。
于是,狗咬狗的一幕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示剑的以色列人要杀亚比米勒,亚比米勒也要灭了示剑的以色列人。双方相互作弄,相互密谋算计。
亚比米勒看起来非常勇敢,他占领了示剑的许多城市。然而,就在他正取城的时候,楼上的一个女人扔下了一个磨盘,且砸到了他,然后他临死前让随行的人杀了自己。
亚比米勒的死证明了这句话:凡动刀者,必死于刀下。
回想当初,大祭司派人来抓夫子。旁边的彼得愤怒至极,随后拔刀割了来人的一只耳朵。
夫子见状,怒斥彼得:“收刀入鞘,凡动刀者,必死于刀下。”
尽管他遭受恶待,但是他至死都在治病救人。
他谢绝别人替他用暴力讨公道,他带给我们的安宁不是靠暴力建立的,而是靠和平。
后来,彼得收刀入鞘,不再用刀,他成了爱的使者。
所以,那些满是暴力的人,愿你收刀入鞘,不要让你的往后余生都惶恐不安地度过。
(本篇完,我的微信:493012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