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一个回族女孩在素有“天汉”美称、汉王朝重要发祥地——陕西汉中出生。两年后,改革开放开始。伴随这一波澜壮阔的新时期,这个女孩茁壮成长。1992年,她参加汉中市首次选美大赛,夺得“汉中小姐”“友谊小姐”的桂冠;次年被特招入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某部文工团独唱演员兼节目主持,并先后获得过10多次国家级民族唱法奖项。她的经历成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音乐蓬勃发展的一个例证。2008年,她创造了新的音乐流派——新雅乐,将美妙歌声传到美国、欧洲……2010年8月,她创建“新雅乐府”,成为第一位在孔庙举办音乐会的艺术家。
她,就是哈辉。
2010年,一位美籍华人女性在美国旧金山创建了公益教育学院——美国德森学院,志在践行和传播以“和”为贵、以“礼乐”为美的中华文化。2012年,她将哈辉的新雅乐和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纳入美国德森学院的教学内容。
她,就是解冰。
哈辉:以“和”为贵,让中华文明影响世界
经历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对歌曲《礼》也许还记忆犹新。这是一首在奥运会倒计时100天及闭幕式上演唱的古典歌曲,从上万首奥运征集歌曲中挑选而出。在让世界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礼仪之邦”魅力的同时,这首歌也宣告着“新雅乐”的诞生——将中华传统文化的“诗、礼、乐、舞”巧妙融入音乐演唱的艺术。
对很多习惯听流行音乐的年轻人来说,新雅乐在几年前还是陌生的词,现在不少大学、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课程中已经常常能看到和听到。10年来,新雅乐以独树一帜、典雅而富有时代气息的风格,将古代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古典与流行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今天,动荡的世界需要来自中国的德音雅乐。哈辉如是说。
Q:你创作新雅乐音乐的灵感源于怎样的机缘?新雅乐要向人们传达什么思想?
哈辉:2006年,我在国家大剧院演完《江姐》后,意识到自己的民歌事业其实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觉得自己在唱民歌的过程中一直在模仿他人,没有创新之处,所以我希望走出一条与自己的性格和艺术追求和谐统一的路。那时候,城市的街头巷尾都在放林海的音乐(林海是中国新世纪音乐作曲家,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动画宣传片和《大明宫词》《我的青春谁做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多部影视作品的原声配乐)。他的音乐在我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想,为何不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传达给更多的人呢?我找到林海,对他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一拍即合。三年后,有了我的第一张唱片《关雎·新雅乐》。为出这张唱片,我几乎花光了自己的积蓄,付出了很多心血,而且当初并不被家人和朋友们看好,但是我坚持下来了。唱片里的12首歌词是我从1000多首唐诗宋词中选出来,并加入古典和现代音乐元素演唱的。唱片很受欢迎,很多人都说,听后有一种非常熟悉和清新的感觉。美国格莱美古典音乐评委Josh对此也大加赞赏,甚至表示要签下今后我在北美的唱片发行合约。这张唱片启发了我,于是有了“新雅乐”的概念。
有一天,我在韬奋书店看到了一本《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及对中国历代礼仪制度的诠释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半年后,我见到了这本书的作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彭林。此后我便师从彭老师学习传统文化。这期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这一代有责任去传承礼乐文化,何不用人们喜爱的现代音乐形式来传承古老的礼乐文化呢?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创作了歌曲《礼》。我认为,新雅乐的宗旨是传承中国文化,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将古典艺术的“庄重、传统、古雅、高洁”融入现代音乐。
2008年7月12日,哈辉因其“美丽、典雅与知性的东方女性特质”、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的“国学形象大使”奖杯和证书,成为中国首位“国学形象大使”。2010年,她启动“新雅乐府”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
2010年,哈辉的“新雅乐世界巡演”赴以色列首站演出。为观看这场演出,87岁高龄的西蒙·佩雷斯乘坐专机专程从耶路撒冷赶到演唱会现场观看演出,并写了一首诗歌《中国旋律》赞美哈辉和她的新雅乐。
哈辉近影
Q:据说已故以色列前总统西蒙·佩雷斯在总统府内仅接见过两位文艺界女性:一位是美国流行文化创新者、歌手麦当娜,另一位就是你。那么,以色列的首站演出对于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哈辉:2010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1年,同时也是中以建交18周年。我以“中国国学形象大使”的身份,带着“礼乐精神”的新雅乐在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贝特锡安古罗马遗址剧院进行《花间十六韵–新雅乐世界巡演》的首站演出。这次巡演,我唱的都是中国古典歌曲。当时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和3000多位犹太人观众,在现场举着红灯笼为我喝彩。唱《游子吟》的时候,我妈妈也坐在台下。这么多年,如果没有母亲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用中国传统仪式,在舞台上跪着唱完这首歌。犹太民族是一个感恩的民族,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的救命之恩,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即使我用中文演唱这首歌,在场的观众也都心领神会,流下了眼泪。这更让我感觉到,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当你的音乐里充满真善美和人间大爱的时候,每个民族都会被深深感动。在波兰演出时,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西蒙·佩雷斯总统先生对我的盛赞,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尊重。因为我是代表中华文化而去,在我的演唱和气质中,蕴含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当我用“诗、礼、乐、舞”的形式将我们中华文明展现于世界,让人们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我们民族的和平仁爱时,就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可以说,新雅乐表达了人类几千年来精神上互通与共鸣的追求,是对古代文化艺术的全新诠释与理解,也是现代中国人追求“平朴自然,灵魂寻根”的文化行为的体现。它在古乐与今乐、古人与今人之间架起了一座“神交”之桥,从而让今人承接民族文明之根脉,传承中华民族之精神。
今后,只要有机会,我还会带着新雅乐去世界各国传播,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就像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开拓连接世界与中国的“丝绸之路”一样,新雅乐也要通过音乐助力建设新时代的“文化丝绸之路”。
Q: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和”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倡运用与时俱进的“和”文化理念,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和合”智慧,引领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十九大报告中,他又强调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哈辉:我认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是在民族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带给这个民族心灵归宿感的一种文化。同时,这种文化还能积极地去影响其他民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和”文明深刻影响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直到今天,“和”文化仍然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外交政策,以及世界文明新秩序。而放眼世界,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需要“和”文化,它是一种人类内心对美好生活和生存的需求,也是和平的源头。没有“和”,世界就会破裂与崩塌,冲突与战争就会爆发。
新雅乐问世这些年来,一直不变的灵魂就是“礼乐”文化下的“和合”精神——唱夫妻之和、母子之和、天地之和、朋友之和、民族与民族之和、国家与国家之和,用音乐载道、载礼,承载人伦之美善、天地之和谐。虽然新雅乐的音乐符号是中国的,但精神却是全人类共通的。
Q:这些年,新雅乐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还做了哪些事情?
哈辉:新雅乐这些年来对传统文化传承和音乐美育教育起到了一种触动或者说推动作用。现在有很多大中小学的礼乐培训都用我的作品作为教材,一些学校的校歌里包含了新雅乐的理念。前段时间,我受邀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我爱斯文·语文吟诵教学系统”项目,为新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配备高标准、高质量的吟诵录音。吟诵是汉诗文固有的正确读法,同时也是诗文和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源头。这个项目的实施,将推动“中华吟诵”全面进入教育体系。这些都得益于新雅乐的普及。
目前我正在做一些文化专场讲座,给孩子们写歌、传授礼乐文化等。当然这个计划需要一个团队去推动,我希望未来会有一些更好的途径和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播新雅乐。
哈辉
Q:你演唱的《撒拉情》,曲调婉转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尤其是你用独特的新雅乐风格来演唱,将大青海的壮美风光和风土人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你看来,新雅乐与少数民族文化有哪些连接点?
哈辉:2017年7月,我应撒拉族同胞邀请,前往青海省循化县拍摄电视片《撒拉情》。撒拉族只有十几万人口,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姑娘漂亮,男孩有闯劲,据说全国的很多拉面馆里都有撒拉族师傅(笑)。我第一次去循化时,看到撒拉族保存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文物后,十分感动和惊讶。在一个村庄,我还看到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竹楼保存完好,他们的盖碗茶、民族大餐都让我着迷。这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撒拉族人都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无论男女老幼,都有礼有节,真诚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拍摄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把新雅乐里的“以乐载道,以乐载礼”的文化精髓和他们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新雅乐讲述的虽然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但也包括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的精髓。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相通的。在这首歌里,我唱出了撒拉族人与人的美好关系、人与天地自然的美好关系。《撒拉情》拍摄出来后,引起了很大反响,我也觉得特别欣慰。这说明新雅乐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艺术方式去弘扬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和平、包容精神。
解冰:向美国民众传播中国的民族文化
2014年,解冰从旧金山飞到北京拜见哈辉。两位各自以自己的方式传承中华文化的女性相见,心意相通,惺惺相惜。
祖籍黑龙江省伊春市的解冰,已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曾做过编剧、教授中文,一直热心公益教育事业。解冰说:“中国礼敬仁义的做人哲学影响了我的一生,我要用这些思想去影响我教的孩子们。”每当目睹不同种族的人们由于缺乏包容和礼仪而带来的冲突、对立时,她的心情就变得很沉重。所以,只要有机会,她都会给学生们讲孝敬、讲礼敬、讲和善。“孔融让梨”是她常给美国孩子们讲的故事。
解冰在帮助一些美国“问题少年”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缺乏良好的习惯和环境、父母的不良行为是导致这些少年吸毒、打架、扰乱课堂的原因。为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解冰都在寻找各种教育方法。为此,她还专门去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考察。
解冰和孩子们在一起
解冰记得,2012年3月,中华文化宣传开启在世界的新一轮巡展并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华文网站资讯频道提前发布了一条消息:3日上午10点,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纽约时代广场,我们将会看见中国国学形象大使、新雅乐古典音乐家哈辉出镜的中华文化宣传片。届时,哈辉将身着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获得者叶锦添设计的汉服、汉代垂髻,以中国之“肃礼”向世界各国宾客行拜,彰显中华礼仪之邦的气象。
等待这一时刻的有很多国内的中国人,还有在美华人和对中国关注的美国人。当哈辉的形象出现在美国时代广场电子显示屏上时,观众都发出了惊叹声:“太美了!”哈辉的“肃礼”礼仪和美好形象,让美国人从视觉上直观认识了泱泱大中华。
仿佛触电一般,哈辉展示的“和为贵,善为美,美美共存”的优雅气质让解冰十分震撼。她立刻通过互联网联系到了哈辉,两人通过邮件进行交流。两年后,解冰飞到北京拜访哈辉,向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并带回美国教授给她的学生们。在哈辉的帮助和启发下,解冰又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展览和讲解的方式介绍给美国民众。
Q: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没有深谙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与推广者是不行的。而据我了解,您是第一个以公益和民间传播的方式在美国做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示的华人。那么,少数民族文化最打动您的是什么?
解冰:我认为,当今世界的不安、人心的浮躁,都是因为缺乏道德和“礼乐”、“和”的精神。我在美国生活20多年,有很多各族裔的朋友。但我发现,即使在今天,很多美国人除了知道中国菜、唐人街的狮子舞和几首中国流行的歌曲外,他们并不了解中国,更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几年前,有位中国学者来美访问。针对世界动荡不安的局势,他向我谈起了中国56个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互助的景象。当时我就打算,用一种直观的方式让普通美国人了解中国的56个民族及其文化,但这个愿望一直到2017年才得以实现。
2016年11月,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我们正式启动“中国56个民族服装展”。所有的民族服装都是我们经委托合作方从中国运过来的。2017年1月,56个民族的服装正式进入美国德森学院所在的城市Sanleandro市博物馆和图书馆,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展览。
解冰和模特儿
在博物馆和图书馆的静态服装展结束后,我们又在德森学院和一些社区公共场馆进行了服装表演的动态展示,这个活动一年来几乎没有间断过。活动影响很大,《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以及美国的中文电视台多次采访报道展演活动,电视台还放映了模特身穿鲜艳亮丽的中国少数民族服装走台的实况。不同族裔的美国朋友见到我,都对我竖起大拇指说:“耶,我们看到了中国56个民族的服装,太美丽了!以前我们从没有听说过中国有这么多的民族,有这么漂亮的服装。”
可以说,这次民族服装展在当地刮起了一股“中国民族风”,并吹向了美国的其他城市。
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中国少数民族最打动我的,是那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景象。
2018年3月,解冰准备做一个为期4个月、以图片文字为主的中国56个民族服饰文化展,并计划将这个展览搬到旧金山市图书馆举行。对此,中国领事馆已表示给予大力支持。我们相信,这个展览一定会在美国刮起更强劲的“中国民族风”!
《中国民族》杂志2018年第1期封面
本刊记者:梁黎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18年第1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民族”
一周良言
用诗歌传播礼乐文化
用音乐传递仁爱和平
哈辉艺术圈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