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品的概念与一个客观而且可检验的方面有关联,也与个体经验与观念这样的主观元素相关。
其中一个客观标准是持久。一部经典作品可以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常新。它既是永恒的,又是适时的。不像一辆经典老爷车,有时乍看上去会惊讶于其老旧程度,而经典文学则只是表面上年代久远,它实际上一直活着。有些讥笑者认为经典作品和作者好像都已经“死了”,他们其实是不得要领:经典作品就像亚伯,“他虽然死了……仍旧说话”。
某个事物在被称为经典之前,需要具备历史延续性和永恒性,这个事实解释了为何一部文学作品不会马上获得完全的经典地位。它可能拥有卓越的品质,使得它最终有资格被称为经典,然而若 ESPN 经典台体育频道称昨天的赛事为“经典瞬间”,那就不太合适了。起初对 C.S. 路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的书评都非常积极正面,但纳尼亚故事直到问世数十年后才完全建立起经典的地位。
经典作品的第二个客观标准就是在接受了它的文化里产生影响力,首先影响的就是产生了它的文化。作为这种长期影响力的组成部分,经典作品在历史上一直都在不同文化的教育计划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不仅发生在学校里,也发生在家庭里(教育开始之处)。经典作品通常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教育课程的核心。这适用于所有的学科,因此法律、生物和历史(举个例子)都有其经典文本。
我们没有必要喜爱每一部经典,但即使对某部经典没有特别感觉,我们也承认它作为一个文化现象的重要性。作为文学老师,我会向学生介绍一些我不喜欢也不会主动选择去阅读的 作品,也会为它们的经典地位辩护。
然而,我之前谈到了经典作品的文学重要性,与此相符的是,放着一本经典不去读的时候,我就会意识到,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上的空白与残缺就出现了。经典的这种文化重要性表明,对那些宣称自己是所在文化一分子的社会和个人而言,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或缺的。
文学经典的其中一个公认因素是水准上的卓越或出类拔萃,这既包括作品的形式,也包括作品的内容。一部经典超越了大多数同类作品,因此荷马史诗是最杰出的希腊史诗,莎士比亚悲剧是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文学中最出类拔萃的。
这种卓越因素迅速扩散开来,成就了其他的品质。例如,文学作品需要具备某种多样性和丰富性才能脱颖而出。它们成为一个文化或课程的核心,因为文学评论家们可以借助它们做很多事情。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内容使得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相比之下,普通作品就显得有些单薄,无论我们个人如何喜欢它们。
我们应该注意到另外两件关于卓越的事情。
经典成为某一类中最杰出的作品,这个事实解释了为何这个词汇变成了一个标准的荣誉形容词。当人们想要赞美某物,或要为它占领市场时,他们已经准备好采用一些手段,将其称之为经典了。
第二,某个事物已经流通了很长一段时间,单单这个事实并不能使其成为经典。一辆奇形怪状的车可以成为一件收藏品和古董,但一辆车必须具有美感而且形态匀称才能位列经典。
另一种对经典的主观检验,就是它能深深地打动人。我们需要先被一部作品深深地感动,然后才能心甘情愿地称其为经典。要完全通过检验,这个作品必须成为我们知识上、灵性上,还有文学体验上的一个里程碑。若它还未达到那个高度,我们就赋予它经典的头衔,这就显得有点轻率了。
经典作品的一个特点是取之不竭——不仅对于那些经历了变幻人生的个体读者而言如此,对于其后的不同文化也是如此,他们根据各自的经验和世界观,在经典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本文摘编自利兰· 赖肯 《A C hristian Guide to the Classics》]
关联阅读
点击封面 ↑ 即可购买
欢迎关注备用号:
↙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