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朋友圈的大餐
一年一度的圣诞庆典正步入高峰,而西方国家的圣诞狂欢假期才刚刚开始。刷着朋友圈各式各样的圣诞祝福,忽然间目光停滞在几张图片上。如果不说是圣诞酒,可能会联想到村里的大型活动、结婚宴席或者其他盛事。然而,当看到朋友注明是圣诞酒时,实在是多看了一眼,开始思想这事怎么来,意味着什么。
其实,我中午就吃了一顿圣诞酒。今天在老婆家的教会过圣诞,早上简单聚会后是弟兄姊妹的轮班上阵,庆贺圣诞。等到十二点半,才开始吃圣诞大餐。一共四十八桌,老姐问老妈说这桌数是怎么来的,老妈说是各家提前说有多少亲戚会来,桌数就这样备起来。
十几个菜式,喜气洋洋的气氛,这应该是算村里基督徒的一大盛事。
圣诞酒与福音
中国人讲吃,有吃就有事情办!中午吃饭间,家里人们聊起来了吃的健康这事儿!这个有没有营养,那个不行之类的。吃真的是中国人,特别是老百姓们关注的一件大事。
其实,“初识”圣诞酒是在神学院期间。一些海外的老师常常谈起国人的圣诞酒,特别是温州的教会,宴会大摆特摆,规格越来越高。因此,他们以批判的态度评价温州某些教会过圣诞节的方式,将它弄成了吃喝的节日,福音没有彰显。因此,我的印象中,也对圣诞酒不是特别“感冒”。
然而,随着进入教会,在牧会现场的磨砺与碰撞之后,发现圣诞酒本身就是福音在我们文化中产生变革的产物。
1.是福音群体更新传统庆典的标记。圣诞酒与正月初一一样,是温州很多农村教会一年一度的盛会。这其中当然有对传统文化在信仰里转化的一面,以前初一上庙会,现在去教堂。不得不承认,在农村里这样的转化是有积极意义的,人所庆典的内容与形式是有本质性的转变。
2.是家族里非基督徒接触福音很好的形式。因为农村教会(或在城市里的传统教会),没有整全的教牧体系与传福音机制。借助热闹的盛会,对非基督徒的家庭成员是有吸引力的,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基督教信仰。
3.对社会公共领域产生基督教影响力的途径。教会过圣诞节已经在公共领域中产生了影响力,这几年学校与事业单位甚至为了阻止这样的影响力,严禁学校讨论与庆贺圣诞节。对农村而言,圣诞酒会让很多的非基督徒村民来一同享用,借此建立关系。在很多地方,圣诞酒也成了一个全村的盛会。
融入传统的下一步
然而,我们也需要静下心来,思想这一策略背后是否有些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
是否是唯一接纳我们的方式?
中国人喜欢大摆筵席,其间的心思万万千千。有时候,我们会为了讨好一些人,用吃的方式“拉拢”一些人。当我们不是处在群体的主导地位时,我们总有一种因处于弱势而产生的自卑与不安。然而,我认为这样的“讨好”显然不是福音所要带出来的改变。策略各有所长,但驱动策略背后的价值观是应当值得去关注的。福音不是为了迎合人,建立地上的文化,乃是闯进人心重建属神的荣耀。所以,基督徒没有真正被福音改变,怎么能希望非基督徒会因为这样的“基督徒”被福音吸引。
宴席是否是为了真正需要的人?
我前面提到来宴会的两类人,基督徒家族里的人与村里的非基督徒。然而在圣诞酒演变的过程中,它更内聚了。变成了另一次家族聚会与朋友间寒暄的餐会。衣不裹体的人没有得饱足,心灵贫穷的人也没被告知福音是他的生命之粮。如果你教会有摆圣诞酒,你会刻意地盛情地邀请非基督徒来吗?如果没有,你是否会把摆圣诞酒的热情与财力投入在传福音的事上。
宴会以后的下一步应该是什么?
这一点不只是农村教会需要思考的,应该是每一个教会在举办圣诞特会之后应该思考的。答案似乎很简单:帮助他们建立基督徒的生活。但我们要如何处理来一次就好的基督徒?
我有三个建议:
1.借圣诞节提醒弟兄姊妹福音的使命。要抓住机会传福音,并使自己需要活在福音中,传福音产生很好的行动。福音不仅是接受恩典获得永生,更是每一天倚靠恩典跟随基督的途径。
2. 教会专门针对来到教会的福音对象建立档案,在新一年中以他们作为开展福音布道的优先考虑对象。
3.善用神国的资源,为了拯救灵魂我们可以付上大代价。然而,我们把原本属于福音的资源挪用时,这不是忠心管家的标记。
写于2016年圣诞节
我们应当庆贺耶稣基督,这位大君王的降生,要以极大的声音与极重的方式,这是为要提醒我们将来的荣耀更大。然而,我们又当谨慎,以免抢夺属神的荣耀。天使们报的佳音是: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 (路加福音 2:14)
这日子,属于万国万民!
排版、编辑 | 谷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