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9 12 月, 2024
spot_img

一个人的远方有多远?

今天想把自己用了多年的笔名,改名为胡涂。


我确实很糊涂。


一个人去远方都没有计算过归期,临近中秋民宿老板说要涨价,国庆旺季来了,每天住宿的价格都不一样,我这不上班的人,才恍然想起来,调休的长假,会让大理这地方,人头攒动,物价飞升。


赶紧订机票,国庆出游高峰前,平安返回。


回到家这些日子,一直昏昏沉沉睡不醒的状态。远方的兴奋舒畅惬意享受,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消逝。


在外并不想家,一个人何以为家?

云端上飞过,想着地面的那个家,真就是一个帐篷,己没有爱人在等你回家。

一个人的远方有多远?

还是一个人在路上的感觉会比较好。


然现实终归是要降落,落到尘埃生活里,去应对人活着必须要去完成的大凡小事,日常琐碎。


我的糊涂与笨拙,立马彰显出来。


遇到数字,钱也是数字,就明显智障,心脑都跟不上,以前还有个天才脑,可以借用一下,现在是家里暂住的女孩和她妈妈(我发小兼闺蜜),一左一右的,指教我。母女俩的脑袋跟计算机一样灵敏快捷,我脑袋听着只觉得嗡嗡作响,半天回过神来,听明白了,再拍一下自己的脑袋,真是榆木脑袋,干脆改名叫糊涂得了。


母女俩异口同声赞成:这名字确实适合。


以前老早就想改成这个名字,妥妥的真实不虚。可熊猫先生说,你不糊涂,你只是反应慢,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小说的梦就此碎了一地,因为小说首先需要的就是逻辑思维架构。


除了感觉敏锐,我什么都迟钝。

除了看重感情,我什么都马虎。


双节长假,从小部队大院一起长大的发小兼闺蜜,带了好多家乡的特产美食,月饼水果,从成都飞过来,与暂住在我这儿的女儿团聚。​


泊在异乡素来是不喜欢过节的。出去不堪拥挤,宅家比平常更显寂寥。只有以前在父母身边时,会盼着过节,那时每个星期天都是节日。挽着母亲的手出门时,都会兴高采烈的跟家人说,我去放风咯。


逛街对我来说是一项运动,既走了长长的路,又逛了一路的服装店,走累了就在美食街歇下来,坐着吃两碗小吃,冬天是牛肉酸辣粉,夏天是花生凉粉,再加一碗冰粉。几个小时逛回家,双腿会酸几天,心情倍爽。

一个人的远方有多远?

过节时,一家人会去大自然玩耍,急性子的父亲会变得非常有耐心,化身为我的保镖,让我搀扶着他的铁臂,陪我慢慢走。有一年出差,父亲还带着我去过重庆的缙云山,哥哥陪着我去朝天门码头看长江,一路走下来累的直喊,跑都没这么累!


父亲70岁那年,还跟母亲和弟弟一起,带我去爬过峨眉山金顶前的一百多级台阶。父亲的铁臂依然有力,一边扶着我,一边给我加油,说胜利就在前面!


还有闺蜜,她随家人从部队大院回来时,我已重病致残。她不嫌我走路慢,节假日会陪我出门逛一圈,或是在公园,或是去书店,总是让我挽紧了她的手臂,直到她结婚后生下女儿。


我结婚前,在异乡迎新年,那时还住在集体宿舍,宿舍里行动方便的同事都带着女朋友出去狂欢了,只剩下我和熊猫先生。他看出我神情落寞,便拿出一支口琴吹了一曲《欢乐颂》。我记得他当时说过一句:我没有办法带你去玩耍,但我可以跟你分享我的精神世界,还是很丰富的哦!


有许多年,我们是一起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迎接新年。一起唱平安夜度过圣诞节, 一起背古词玩飞花令,度过中秋节。其他的节日,有时我一个人出门转转,有时会和朋友一起聚聚。


有一年,W姐妹说,她最怕过节。一到过节就倍感孤独,偏偏儿子那是正读高中,很难体会到离异母亲的孤独。


现在我能体会到W姐妹的节日孤独了,然而,上帝似乎并不愿意我品尝这份孤独,也不放心我一个人独自生活,出其不意的,把闺蜜的女儿,留在了我身边,她骑共享单车上下班。


闺蜜母女俩难得一聚,便让她俩随性而游,我独自去花卉中心逛了一圈,买了黄色球菊,红色海棠,金边吊兰和柠檬法师,装扮自家小阳台上的一米花园。


晚上三个人呆在我的蜗牛房里,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算是共度佳节了。​


每晚和母亲视频相见,母亲的眼神,永远是在呼唤游子归家。父亲沙发上呆坐的时间越来越长,母亲和我聊些什么他完全听不见,只有摄像头望见我的时候,父亲会冷不丁的来一句:你再不回来,可能就见不着爸爸了!


心被刺痛夜里辗转。这一年,在生离死别的哀伤中度过,身上仿佛一直穿着一件脱不下来的隔离衣,那隔离衣上写着一行字,余生永结无情游。


情深难了,痛过的人,在时光的流水中学着功课,想借着距离的阻隔,将情感冲淡些,却又是看似无情却有情。


答应父母,明年春暖花开时,回到他们身边共度一段时光。

一个人的远方有多远?

接着还想独自去远方,一个人的远方究竟有多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内心深处,我的灵魂一直在流浪,流浪远方。


我期待着,上帝有一天将我的麻衣脱去,为我披上喜乐。

所属主题
诗盈 诗盈的一亩田
诗盈 诗盈的一亩田
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航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乃至没过嘴唇,甚至更高。但是我要前行。——欧文·斯通《渴望生活:梵高传》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