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2 月, 2024
spot_img

萧三匝辣评2016商业走势:大河奔流,横冲直撞


大河奔流,横冲直撞

导语:2017年,大河依然会奔流,新旧世界的冲撞会更加剧烈。而希望,正产生于这种冲撞之中

萧三匝

岁末年初,正是总结与展望时节。

 

回首过去一年的商业世界,我脑海中闪现出不少词汇。但最后,我想用标题中这几个字来概括是比较准确的:大河奔流,横冲直撞。

 

与前几年的沉闷不同,2016年,新的商业势力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以冲撞既有商业格局的方式凸显了他们的存在。因为社会对他们的出现预期不足,因此惊呼声四起,仿佛他们就是洪水猛兽。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家冷眼旁观,以为只要自己岿然不动,就能稳坐钓鱼台。历史终将证明,这些以老大自居的企业家将是多么的不智。

 

新势力主要来自两个方向,或者说主要是两拨人:金融资本及其代表、年轻的创业者。前者以宝能系姚振华为代表,后者以滴滴程维为代表。

 

金融资本举牌上市公司不始于2016年,但随着宝万之争的愈演愈烈而渐次浮出水面。此后,又发生了阳光保险举牌伊利事件。再后来,又发生了前海人寿举牌格力事件。潘刚希望低调应对险资举牌,董明珠则以一贯的高调猛烈抨击“门口的野蛮人”:“资本如果成为中国制造的破坏者,他们会成为罪人”,“如果一个人通过搞资本运作,带有野心去发不义之财,社会也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去做”

 

监管层对宝万之争的表态是温和的,希望姚振华与王石和平协商解决办法。但证监会主席刘士余201612月3日针对险资高杠杆举牌蓝畴股发表的讲话则是严厉的,倾向性相当明显。他说:“这里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发生了一系列不太正常的现象,你有钱,举牌、要约收购上市公司是可以的,作为对一些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公司的挑战,这有积极作用。但是,你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是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这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根本不是金融创新。”

 

目前,宝万之争尚未落幕,前海人寿的万能险已经被保监会叫停,而保监会也已经责令另一个“门口的野蛮人”——恒大人寿整改。可以想见的是,保险资金在一个时间段内会进入雌伏状态。

 

但是,问题并未就此取消,金融资本大举进入实体经济的势头不会由此扭转。从金融资本的角度看,这一轮保险行业的崛起本来就是国家大力发展保险行业的必然结果。充裕的保险资本必须流向任何价值洼地,现实的问题是,如果它不投向优质的上市公司,你让它流向哪里呢?

 

诚然,金融资本大举进入实体经济会导致中国经济的空心化。但是,在此历史时刻,我更想说的是,金融资本与实业之间并不是完全的对立关系。单凭中国制造,中国也不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至今还是世界第一大强国,但恰恰是在美国,金融资本也是最发达的。即便在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华尔街依然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实业与金融资本的利益当然是不一致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二者之间不能和谐共生。当然,金融资本的投资行为是需要规范的,但如果相关的规范并不健全,单纯指责金融资本的自私自利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逐利是任何资本,包括实业资本的天性。

 

事实上,金融资本与实业的和谐共生正是健全监管的目的,而我国无论是在金融监管部门的设立上,还是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上,都是落后于经济发展形势的。同时应该看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又是互为因果的。朝野都在呼吁对“一行三会”的监管机制进行改革,也只有这一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野蛮人”与企业家之间的硝烟才会消散。当然,如果我们是有现实感的人,就会看到,“一行三会”的改革并不仅仅是“一行三会”的事,而涉及必要的顶层设计

 

企业家为了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指责“野蛮人”是可以理解的,但企业家如果把自己与“野蛮人”的社会角色对立起来也是不明智的。道理很简单,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产融结合的趋势,因此不仅有金融家涉足实业,也有相当多的企业家涉足金融。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时代的企业家必须同时就是金融家,因为金钱的流动不仅不局限于一个行业,而且不局限于一个国家之内。

 

老实说,以严格的标准衡量,那些只知道生产、销售产品的企业家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了。如果我们放宽历史的视界,看看美国经济的发展之路,你说洛克菲勒、卡耐基等人到底是企业家还是金融家?事实上,他们都拥有两个身份。从这个角度看,企业家在面对金融资本入侵时心态应该更理性平和一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单纯依靠监管层来解围的习惯性思路中走出来。

 

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二股新势力——创业者。年轻的创业者对商业世界的冲撞是颠覆性的。老实说,创业者对商业世界的颠覆也不始于今日,从马云这一代互联网创业者开始,颠覆就已经开始了,而“颠覆”这个词早已成了马云的口头禅。当然,马云已经是社会公认的企业家,而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创业者中的一员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以马云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家与传统的制造业内的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都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工作的性质其实就是重构商业规则,要重构,首先就要“搬山”。比如,互联网金融就正在搬掉传统金融业这座大山。

 

重构、颠覆当然就会面临巨大阻力。马云这一代创业者重构、颠覆既有的商业规则的时候,很多人是不以为然的,因为他们不相信马云们能够成功。而当马云们已经成功并成为新的商业世界的领袖时,旧有的商业规则的拥护者已经不便再公开指责他们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马云们的成功是“偷来”的。

 

但到了程维这一代创业者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既得利益群体很容易就闻到了他们所代表的商业规则的危险性。于是,出租车行业要发公开信指责支持网约车新政的经济学家张维迎。虽然如此,舆论则普遍站在了网约车——共享经济一边,因为它的确优化了出行市场。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承诺出台的网约车“新政”迟迟无法落地。而如果不出舆论的预料,“新政”方案即便最终出台实施,也不可能明显逆流而动。

 

年轻企业家正在逐渐成为商界的新领袖,老一辈企业家正在承受来自年轻人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承认,老经验已经无法解决新问题。于是,他们试图浴火重生。但客观而论,没有人能够永远站在潮头,智者应该深刻认识到一个常识:只要上场,总有下来的那一天。

 

回头来看这两股新势力,我们会发现什么?我认为,他们是有共同点的,也是能够相互理解的。要知道,现在的创业者在公司进行天使轮融资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与“野蛮人”打交道了,与老一辈企业家相比,他们对资本的态度是平和的,他们也更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大河依然会奔流,新旧世界的冲撞会更加剧烈。而希望,正产生于这种冲撞之中。(本文刊发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所属主题
匝说
匝说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