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公号:静默溪水旁 就可以关注了 欢迎留言分享到朋友圈
文 | 赵贺威
身份是个好东西吗?前段时间在家里收拾旧物品,可有可无的证件都被扒拉了出来,我翻了翻,除了闻到一些潮湿发霉的气味,再也看不出来有什么价值了。
【约翰福音5:41节】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
在社会上行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头衔是少不了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号成了常态,武侠中未过招之前互相报下名号,现在想来,尊重的成分估计不多,以免冲撞了所谓的前辈,以免造成得罪了人,这样的顾虑倒是多些。
如果实在没有什么真材实料又想附庸风雅,和名人合影留念倒是一条捷径,新闻中有很多的诈骗案,无论是骗财骗色或者别的,总有爱慕虚荣的心在发动。
人去听一场会,我觉得最好介绍下彼此的名字就好,免得大家都堕入了名声的氛围,把这些虚的看成如实的一般重要了。
一些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身价名望水涨船高。这些外在的虚名作家本身可能是不在意的,然而终究受不了大的环境的追捧。
某些时候,虚名也像黄袍加身,脱就脱不掉了。
追着求签名求合影的人不少,买了作者成套的书在家装点门面的也不少,但是认真读了读他的书有所悟的就不知几何了。
大家都习惯了快餐式的提升自己身份的品味,却忽略了每个人之所以有今天是经历了多少冷清的日子。
从古人的价值观上来看,能一举成名是需要有十年寒窗的苦读,人们喜欢一举成名,却不甘心十年寒窗,对于快速的出名,今天应景的发明了一个词语:网红。
在诺贝尔文学奖上,法国的文学家萨特做了另外一个例子,在获知自己得了诺贝尔奖以后,他拒绝接受这个奖励。
按着萨特先生的说法,荣誉是一群人加给另外一群人的,有失人的自由平等。
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萨特先生脑子恐怕是进水了吧,今天想想,我不得不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做个总结:
有时候我不知道是我疯了?还是大家疯了?
圣经上对身份做了深刻的劝勉,在约翰福音5:44节里提到:
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神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
如果我们把教会中的身份看成了追逐的偶像,也就不要大惊小怪自己怎么不知不觉间就成了失去信心的基督徒了。
树叶编织的衣服是遮盖不住亚当罪性的肉体,
惟有那羔羊的血可以使我们赤裸敞开在上帝面前。
2018.10.11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