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4 11 月, 2024
spot_img

来华传教士中的“巨人”|韦廉臣博士

位于上海虎丘路128号的原广学会大楼,始建于1887年。是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韦廉臣创建的同文书会,为中国最大的教会出版机构,1894年更名为广学会。

来华传教士中的“巨人”|韦廉臣博士1994年广学会大楼被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历史建筑


1829年12月5日,韦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出生在苏格兰中部城市福尔柯克,在七兄弟中排行老大。为了到中国传教而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文科和神学

来华传教士中的“巨人”|韦廉臣博士韦廉臣


1855年,韦廉臣来到梦寐以求的中国。9月24日抵达山东的烟台传教,成为新教在山东省的先锋。韦廉臣和夫人在烟台以西的通伸村购置了13亩土地,建造了一座英式教堂和住所,除布道外,还在烟台市和通伸村各建一所医院,并开办学校,成为烟台现代医疗与文化事业的开端。

来华传教士中的“巨人”|韦廉臣博士1910年烟台全景图


1858年,韦廉臣因写了第一部中文植物学著作,由于疲累身患重疾,偕妻子一起回国修养。1863年,韦廉臣与妻子伊莎贝拉再次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定居烟台,从事教育、学术研究、翻译等工作。

来华传教士中的“巨人”|韦廉臣博士1881年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


1877年,在第一次来华传教士大会上,韦廉臣被推选为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即益智书会)干事。1890年,第二次来华传教士大会上,该委员会又改名为“中华教育,以后数次移名。但是,该机构对外的称呼始终是益智书会。

来华传教士中的“巨人”|韦廉臣博士光绪九年益智书会刻本《天文图说》


1887年,韦廉臣在上海创办了同文书会,自任监办,出版宗教与科学书籍1889年,韦廉臣又创办《万国公报》月刊(又称《时代评论》Review of the Times),成为近代中国传播西方学术和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机构和刊物。光绪皇帝为了推行新政而广泛搜求西学,在找到的129种西学书籍中,有89种为该机构出版。

来华传教士中的“巨人”|韦廉臣博士万国公报


1890年828日,韦廉臣在烟台因病安息主怀,享年61岁,葬于烟台市毓璜顶西侨公墓。1950年抗美援朝时,公墓遭到彻底毁坏。后经警备区老办公楼的建设,墓地全部荡然无存。

来华传教士中的“巨人”|韦廉臣博士笔者在烟台警备司令部门口留影


2011年,当地史志工作者在烟台警备区医院的院子里找到了几块残垣断壁的墓碑,韦廉臣的墓碑也散落在期间。

来华传教士中的“巨人”|韦廉臣博士韦廉臣墓碑的棺盖部分


韦廉臣纪念碑由红色花岗岩制成,长约一米半,宽约0.4米,四面坡抛光,两面均刻有英文,一面上书:

SACREDTO THE MEMORY OF

ALEXANDERWILLIAMSON

BORNAT FALKIRK 5TH DEC. 1829 DIED AT CHEFOO 28TH AUG. 1890

MINISTEROF THE 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 OF SCOTLAND

DOCTEROF LAWS OF GLASGOW UNIVERSITY AND A MISSIONARY TO THE CHINESE FROM 1855

翻译为:

竖碑纪念

韦廉臣

生于1829125日福尔柯克,卒于1890828日烟台

苏格兰联合长老会牧师

格拉斯哥大学法学博士,1855年起成为中国传教士

另一面上书:

“HEABIDES IN THE HOPE OF A JOYFUL RESURRECTION

ATTHE COMING OF CHRIST THE JUDGE A WANDERER WHO

AFTERLONG TRAVEL IN A FAR COUNTRY HAS RETURNED

TOHIS ETERNAL ROME”

意为“怀着令人欣喜的复活希望,他等待着上帝耶稣基督的到来,经过在遥远国度的长时间旅行,这位漫游者终于返回他永远的罗马”。

来华传教士中的“巨人”|韦廉臣博士散落在院子里的墓碑,右侧红色大理石是韦廉臣棺盖

 

无论从体格、智力和精神方面看,他都是一个巨人。

                        —李提摩太


–欢迎转发–

 

寻访者手机、微信:139 688 32737

 

 


所属主题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寻找过去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各地建造的教堂、创办的医院、开设的学校以及安葬在中国的坟墓。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