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2 2 月, 2025
spot_img

先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吗?

我有一个长期的困惑:为什么现在的人不断强调「爱自己呢?为何有这么多人觉得自己不够爱自己呢?
就在20年前,如果一个人公开主张「爱自己」,很可能会被认为是自私自利。这是很羞耻的一件事情。那时大家总是强调爱家人、爱祖国、爱人民,唯独不说「爱自己」
为什么现在人们反倒认为爱自己是一件天经地义、甚至无比光荣的事呢?
一个常见的回答是:如果一直爱别人、不爱自己的话,自己会被掏空,然后就会产生苦毒,这样反倒没有力量爱别人了。
这种情况似乎通常发生在那些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身上。他们如此委曲求全地别人,收获的却是无尽的失望、压榨和伤害。
也可能,我们经历了太多让人压抑和窒息的,比如父母对子女那种充满掌控欲的「我这都是为你好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与其这么费力不讨好地去别人,不如先整理好自己的内心,即爱自己
根据一位主内学者的观点,在人性的最深处,我们都渴望彻底理解完全接纳。而了解自己爱自己似乎提供了一种捷径,让我们不再依赖他人来获得幸福。
彻底理解、完全接纳——没有谁能承受得起这么重大的期待。就连最亲密的配偶都做不到。每一次离婚的发生就意味着:那个世上最了解我、离我最近的人,却断然选择不接纳我、离弃我。
话说回来,你又彻底理解、完全接纳过谁呢?你连对方身上的一个坏毛病都接受不了。
所以,有人得出结论:让我们退回到自己里面吧,寻找那本真的自我,不要向外求,而是向内求。
如果之前向外求是一个错误的方向,那么向内求就是正确的方向了吗?如果真正的幸福并不取决于一种横向的关系,而是一种纵向的关系,也许向上求」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把爱自己理解成接纳自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许多人不接纳自己,甚至厌弃自己,陷入极深的内耗当中。
那么,人为什么不接纳自己呢?也许是因为人跟自己的关系出了问题。
在受造之初,人与自己的关系是和谐与美好的,人会欢喜接纳按照神的形象所造的自己。但堕落之后,人应该所是愿意所是实际所是不再一致了,人与自己的关系就破裂了。
所以,人有一种莫名的羞耻(想想始祖用无花果树叶子遮盖自己)。人会对自己不满意,担心自己不够好。人会空虚、矛盾、自卑,患得患失。
不过,如果人确实活在罪恶之中,又活在神的忿怒之下,他确实应该不接纳自己。这是人的良心对自身真实光景的正确反应,直到他在福音里得着真正的释放、满足和安息。
如果人活在律法之下竟然还接纳自己,那可能是最糟糕的事了。正如一个被追缉的逃犯,居然心安理得地生活,像个没事人一样。刚硬?放纵?
但是,我认为这里潜在的危险是:现代人在「爱自己」的问题上发生了语言上的混乱。
我们会倾向于认为,「爱自己」就是人在肉体中接纳自己接纳这个有罪的自己,而不是离弃罪、恨恶肉体,与主同钉十架。
我看到,很多弟兄姐妹把爱人如己理解成你先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
但是,正如马丁·路德指出的,「爱人如己」默认了人已经爱自己了,不需要另外的诫命来教导人这么做。
实际上,无论你多么努力爱自己,你都没有能力爱别人,因为真正使你的能力在你以外。
实际上,「爱你自己的诫命只会给人带来难以承受的重担。在这种重担之下,现代人永远觉得他不够爱自己。
相比来说,爱你的邻舍反而是一种解脱。
主并不是让我们回到自己里面寻找什么能力和依,而是呼召我们进到祂里面,并通过祂,进到他人里面。
所以祂说:若有人跟从我,就当舍己(deny himself)……

所属主题
John Wei 拔摩的海岛
John Wei 拔摩的海岛
尔识真理,真理释尔。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