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曾多闻女士,是一位华人女记者,在美国长期主跑文教新闻的过程中,渐渐萌生了深入探究美国写作教育的想法,于是便有了这本书的诞生。
根据个人有限的阅读视野,我发现在国内,谈论读写主题的人群,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育圈的人,他们或是老师,或是高校科研人员,他们关注的是“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估,以及剖析当下写作教育的问题、症结及其出路。”另外一类则是文学圈的有一定文学名气的作家,他们往往拥有无数的粉丝,借助新媒体,号召力强,其作品、言论也往往不按常理出牌。
前者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上海师大师范学院的王荣生博士。我手上有一套他主编的参与式语文教师资源。一般来说,这样的研究活动,都有国家经费作为强有力的支持,通过行政分派的方式,目的培养一批精英教师,然后再从上至下地改革语文课堂的生态。不可否认,这样的研究团队,优势在于能够站在一定的学术高度为写作课的历史脉络、源流提供可贵的研究视角和资料。
王教授认为,百年来中国作文教育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我们选错了的文体。一直以来,我们中小学的作文课堂都是在训练学生怎么写有一定美感的散文。这样的散文重在文字表达和创作者的独特感受。反观欧美的写作教育,表达从来都是第二位的,或者说永远都是为交流服务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写作一直以来都是缺乏真实情景的写作,为考试而训练学生的结果可想而知,一线的语文老师包括学生,对写作的忽视与放任自流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到最后,那些在写作上出类拔萃的学生,没有一个是老师经过辅导产生的,即便有,老师的作用也仅仅是分派任务,根本不关注“写作的过程”。
但问题是,我认为王荣生教授最大的误判或者是失误在于,他从始至终的研究都是围绕着“课程”展开的。从这套丛书的课题就可见一斑。目前出齐了一套共计8本的图书,作为上海市“十二五”计划的重点扶持对象,说到底还是在关心“教什么”的问题。
在这些专家学者看来:写作的客观性、可教授性、可评估性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他们不怎么关心一线的教师内在的状态,以及教师所要面对的强大教育制度碾压是何其的惨烈。
因此,他所能诊断出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就会带有很大的限制性因素。
除了这些高校的研究人员,还有一批公立教育的老师,他们不甘心随波逐流的教学常态,敢于尝试,从郭初阳到蒋军晶,作为新生代教师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特点非常明显,不同于以往教育圈的名师,他们的注意力不再局限于一些高谈阔论式的语文学科理念的建构上,更不是简单地在教材解读或者是教法上面进行范式的转换或者是创新。
郭初阳在杭州开办了越读馆,蒋军晶没有从体制内出来,却狠狠地抓住自己的几个兴趣点,不断地钻研,一本书一本书的出来,从《如何教孩子写作》,到《如何设计阅读单》,他似乎越来越得心应手,把新课程提出来的一些新的想法,至少提前了3年的时间便已经大规模地应用在了自己的课堂上。
这些老师背后所依托的精神资源,除了说像郭初阳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外,还有一点共性的东西就是,他们对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读写教育,有了非常敏锐的领悟。面对死板的传统写作,他们改用工作坊的形式,陪伴学生去写真正感兴趣并且是可以训练的创意写作。他们也不遗余力地推动阅读,这些都是美国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西方经验的中心,不是反思写作课,而是关注写作的人,不仅关心读者,还关注创作者当他开始萌发创作的冲动,到创作的完成,整个过程中,作为创作者的意识或者思想里面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有鉴于此,曾多闻女士的《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一书,带给我们另类的体验。作者不是科班出身。严格意义上说,既非老师,也非研究人员,但她能够很好地从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视角,充分利用自己身为记者的敏锐嗅觉和判断力,试图抓住美国读写教育的重点。
在前言中,她关心的是,美国读写教育是怎么从关注“教学生认字”的层次提升至让学生对读写有强烈的动机及兴趣的层次呢?通过采访相关的学者、专家,她试图勾勒出美国这一波“找回失落的R:wRiting”的教育改革,他们又是如何在校园中提升学生写作力与推广写作课程,遇到的挑战以及应对的做法有哪些。
全书一共有6个章节,围绕三个重点展开。作者通过深入的采访,特别是她本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生存关怀,让我们能够整体地认知美国写作教育的流变及其背后的推动力,然后回到我们自身的处境,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方法。
当然,我认为首先作者抓到了写作本身的复杂性。在她所引用的美国国家写作计划主任的一段话中,我们看到,写作真的是一段非常孤单的旅程,尤其是在学校里教孩子们如何写作,更是充满了漫长的孤单。
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写作,不畏惧写作呢?答案就在于我们能否给出一个让孩子愿意写作的原因,我们能否真正培养出一群善意的读者,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课堂或者更大的社会群体,有否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可以在其中思考、探究、与他人一起讨论、起草,得到反馈、修改,最终让写作更为完美呢?
现实的情况却是,我们的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不会写,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去练习写作。有人认为中国的学生在体育、艺术类的课程上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但我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不得不强调,我们的孩子尽管每周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给了语文课,但语文课堂上究竟在干些什么,孩子也好,老师也好,如此的忙碌又都在忙些什么,这个问题往往是很多人不愿意直面的。
而最让我感到痛心不已的就是,孩子们普遍得到的写作训练的时间太少,在可以保证的学习写作的时间上,我们又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去训练单一的文体,近来我在听同仁的公开课时,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语文教材还是很难真正锻炼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有素养的读者和写作者。
在美国写作教育的转变中,让我们惊叹不已的,就是那种自下而上力量。美国社会,面对任何的议题,只要是真正关心的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结社的意识。民间的力量一开始仅仅是几个人的坚守,但随着不断地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进来,他们中间,有多年从事教育行业的老师,也有家长,面对僵化的教育现状,没有抱怨,没有愤怒,而是做自己当做的事,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充满热情地投身到写作教育之中。
我想,对于郭初阳或者是蒋军晶这样的语文教育行列的佼佼者,或者是一些特别有锐意突破精神的学校,无论是北京十一学校,还是我所在的句容碧桂园学校,这些学校的确是实实在在地以服务的精神在不懈地进行课程上面的改革和突破。
在曾多闻女士的采访中,美国的写作教育先行者们,可以说都是一群热爱写作的人,他们深知如果想要教给孩子们货真价实的写作,那就必须先从我们自身做起,我们每一个学科的老师都有责任去思考,如何帮助我们的学生在相应的写作情境中得到鼓励和发展。
我想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从内心特别认同的观点就是,写作本质上就是思考。那些在写作上走得远的学生,一定是能够深入思考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不会满足于考试中的高分,他们拥有自身独立的意识。那问题是,我们老师能够或者愿意培养这样有思考精神的学生吗?
也许,我们更乐于见到的是,学生的一切思考最好都由我们成年人来包办,我们通过学校、补习班、通过层层的考试和选拔机制,让孩子淹没在无尽的做题和复习之中,但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却从未发生。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必须改换我们的教学策略,我们不可以只是给学生分派写作任务,然后坐等学生把作品交上来,我们好根据一套不容置疑的量规给出一个分数。
我们必须在出作文题目时,第一时间想到这个题目跟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和他们自身的生活或者过去的知识存在关联性吗?我们也必须给孩子这样练习的机会,让孩子能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新知识,用自己的语言,传授给别人。我们也能够亲自示范给学生所谓的探究式学习。
一次公开课,我的同事张瑜带领学生设计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写作课,张老师在平时就是一个喜欢创作,喜欢带动学生创作的老师。她选的课题《四季之美》。这篇课文出自日本平安时期文坛耀眼的明星,女作家清少纳言《枕草子》。
她对词语的自由组合产生的令人意想不到的美感非常感兴趣,于是就在课堂上创设了这么一种情景,让学生可以根据出示的一些词语,自由地想象并进行组合,由此来达到开阔学生写作思路的目的。
在课程结尾的 时候,张老师提到,四季之美的作者清少纳言创造了一种具备鲜明日本文学特质的物语文学,这种文学有着深刻的“日本性”。
坐在台下的我,立刻被这么一个问题给吸引住了,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来听这堂公开课,并且和班上的孩子一起做张老师的学生。于是,在课程结束之后,我就对这个平安时期的文学展开了探究式思考。
必须要承认的一点就是,在此之前,我从未听闻清少纳言是何许人也,更不知《枕草子》这本文学名著有何魅力,但张老师的讲课萌发了我的探究兴趣,就这一点而言,我认为张老师的写作课是成功的。
那么,我接下来该如何展开探究呢?
首先,我需要了解日本文学史的一个全景,然后确定《枕草子》在整个日本文学史中的位置,我需要了解清少纳言所处时代的文化、历史背景及其相关的研究著作。
其次,我需要从多个版本来比较《枕草子》的译本,最好能够从原文来理解和把握。于是,我就从我就想到我刚认识的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朋友有关清少纳言的著作。果不其然,他很快就给我查到了《枕草子》开篇被冠以《四季之美》的日文朗诵。为此,我激动的彻夜难眠。
随后,我在阅读《日本文学史》和《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中,清少纳言的时代和音容风采开始慢慢展现在我的面前。我感觉,我必须要暂时成为日本人,想象当时的情景,才不至于一下子就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这样的一一部独步天下的好书。
我举出自己探究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写作本质上就是思考,就是我们学习的方式。较弱的写作者,只花一点点时间去计划。较强的写作者,越注重文章的内容和组织。没有技巧的写作者,注意力则容易陷于文法和拼字的正确与否。越好的写手,越长使用长段的句子。他们花较长的时间去构思,但用较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文章(《美国学生写作技能训练》,P117)。
从一开始我们学习阅读和写作,到慢慢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的就是参与群体,让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地扩大,更具有包容性和含纳性。观点也会更加犀利。
以上就是我读《美国学生的写作技能训练》的收获和反思。总结一下,这本书正视了写作的真相,肯定了写作就是思考,是为了沟通和交流的观念,美国写作教育自下而上的运动彻底改写了写作教育的历史。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改变?我们还有哪些东西是真正内心持守的?当我们开始在课堂上或者是群体里发起小小的变革,让一首诗歌常伴你左右:
它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它始于你真心去做,
它始于别人说了“不”而你却依然坚持,
它始于你开始说“我们”,
而你清楚“我们”是何人,
你一心要天天壮大“我们”。
——皮尔斯《待垦之路》(转引自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