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奴役我们的不是你记得的过去,而是你忘记了的过去” | 橡树书屋荐书:C.S.路易斯《古今之争》





“奴役我们的不是你记得的过去,而是你忘记了的过去”  | 橡树书屋荐书:C.S.路易斯《古今之争》
“奴役我们的不是你记得的过去,而是你忘记了的过去”  | 橡树书屋荐书:C.S.路易斯《古今之争》

↑ 扫码购买

《古今之争》

C.S.路易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10


有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的书都可以告诉你:


这个人是一个成就非凡的学者、多才多艺的作家、热情洋溢的演说家;作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教授和研究员,他的几十卷著作包括已成学术经典的英国文学史研究、中古文学和文艺复兴研究、隐喻研究和批评理论,还包括抒情、叙事诗、系列科幻小说、多卷本儿童文学;

他的作品曾以每年200万册的速度销售,而且在他死后几十年间仍然以多种方式不断再版,至于以他的生活或他的事业为题材的各类著作,其数量则早已超过了他自己的著作。


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不知道他,就像在中国不知道鲁迅。


——何光沪(《从岁首到年终》中译本序)


这个人的名字是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Clive·Staples·Lewis,1898.11.29~1963.11.22),常被称为C.S.路易斯。


路易斯出生于贝尔法斯特的一个新教徒家庭中。小时候因为讨厌学校,只接受家庭教师的授课。15岁时他跟父亲的老校长生活在一起,在他的指导下得到了文学和哲学方面良好的古典训练。1916年他取得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就读,期间曾被征召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自1925年起,路易斯当选为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研究员,担任英语与文学教职长达29年,教授古典文学。后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


任教期间,他参加名为“吉光片羽(The Inklings)”的读书会,并结识柯格希尔(牛津大学英国文学教授),以及著名的托尔金(《魔戒》作者),这场相遇改变了他整个人生。在这两位朋友的影响下,1929年复活节,路易斯“痛改前非,承认上帝是上帝。我跪下,我祷告,那晚,我很可能是全英国最丧气也最不情愿但却回头了的浪子。” 这位自称为全英国最不情愿的归信者的路易斯,后来却成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护教家。


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这个头衔保持到他退休。


路易斯的老朋友欧文·巴菲尔德(Owen Barfield, 1898~1997)曾言及“三位C.S.路易斯”的存在,这是因为在路易斯的一生中,他完成了三类很不同的事业。


一是杰出的牛津剑桥大学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代表作包括《牛津英国文学史·16世纪卷》。二是深受欢迎的科学幻想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包括“《空间》三部曲”和“《纳尼亚传奇》七部曲”。三是通俗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代表作包括《天路归程》、《魔鬼家书》、《返璞归真》、《裸颜》、《诗篇撷思》、《痛苦的奥秘》、《四种爱》等等。


路易斯完整独立成书的作品大约30部左右,而他去世之后,后人编辑整理他的文字仍在不断出版,比如他的日记集、书信集和诗集等,而其余大多短篇合集则是选编自他的演讲、评论随笔


“奴役我们的不是你记得的过去,而是你忘记了的过去”  | 橡树书屋荐书:C.S.路易斯《古今之争》


最近出版的这本《古今之争》就是译者邓军海选编的一部路易斯文集,这部选集以路易斯生前秘书瓦尔特·胡珀(Walter Hooper)编辑的文集《被告席上的上帝:神学暨伦理学文集》为底本,删去了部分文章,又从《文学论文选》《基督教沉思》等其他几本路易斯文集中选编了11篇文章,合为一册。


这本文集共收录47篇文章,正文600多页,分量十足;分为“古今之变”和“道德论集”两编,所选文稿,包含无数精彩论断;无论是对生命图景的比喻性描绘,还是对日常生活难题的独到观察,都饶有趣味而发人深省,甚至直击人心;路易斯对“古今之争”的见解,也无疑有利于治疗我们的“时代势利病”。


巴刻曾说,“在路易斯所有的作品中,都有这样的场景出现:现代人已不再思考生命和真相到了一个严重的地步,并且安于没头没脑地随波逐流……在路易斯看来,基督徒发言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上述一切都扭转过来,并激励大众重新进行深入地思考”,“因此他不辞劳苦地运用各种方式——诙谐、论证、图文、想象、逻辑推理、先见之明、以及戏剧手法——……不断地敲击着读者们的头脑。”


《古今之争》就能很好地起到激励思考、敲击头脑的作用。


以下我们从第一编“古今之变”的每一章各摘录一段话,让大家略略品尝这本新书的“滋味”(数字序号即是章次)



“奴役我们的不是你记得的过去,而是你忘记了的过去”  | 橡树书屋荐书:C.S.路易斯《古今之争》


1. 我想,诸位无需惧怕研究一个死去的时代。无论研究多久,也无论多同情,都不会证明你沉溺于怀旧或为过去所束缚。个体生活中,恰如心理学家教导我们,奴役我们的不是你记得的过去,而是你忘记了的过去。我想对于社会,道理也一样。研究过去,确实让我们从当前解放出来,从我们自己的“市场假象”中解放出来。不过,它也让我们从过去解放出来。


2. 我期望取消“高雅”与“通俗”之分,一点都不是为了保护滥书。那个区分本身,才保护了滥书。


3. “文化”,作为指称某些极为珍贵的活动的集合名词,是个可用之词;然而将“文化”实体化,令其自本自根(set up on one’s own),将其弄成一个信仰、一项事业、一个标识、一个“平台”,就不可忍受了。因为这些活动,对那信仰或事业,没有一个会付出一毛钱的关心。


4. 艺术里的“杰作”(Great works)以及慈善事业中的“善行”(good works),最好都是“善工”(Good Work)。就让唱诗班好好唱诗,或者就干脆别唱。否则,我们只是强化了众人的这一信念:生意世界,以这么高的效率干了这么多其实永远没必要干的活,却是真实的、成熟的和实践的世界;而全部的“文化”及全部的“宗教”(两个吓人的词),本质上是边缘的、业余的甚至相当娘娘腔的活动。


5. 除非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幻象(illusion),否则我们必须坚持认为,在思考中,我们就不是正在将合理性(rationality)读入一个非理性的宇宙,而是正在对浸透了宇宙的一种合理性做出应答。


6. 在科学中,进化是一个关于“变化”的理论(a theory about changes);在迷思中,进化则成了一桩关于“改进”的事实(a fact about improvements)。


7. 我们相信,那些寻找的人就能寻见圣言,足供他们理解文本,只要他们需要;因而上帝在每一刻都“显现在历史中”,也即显现在麦克唐纳所说的“神圣当下”(the holy present)之中。除却当下,在哪里能遭遇永恒?


8. 在清空树神和诸神(必须承认他们其实并不可信)时,我们好像扔掉了整个宇宙,包括我们自身。


9. 以前,这一教育让整个欧洲奠基于古人(the Ancients)……移除这一教育的后果就是,心灵被孤立,拘于它自己的时代。从时间角度看,心灵已患病,患的是依空间角度就叫作固陋(provincialism)的病。


10. 唤醒罪感,我并无万全之策。我只能说,在我的经验中,要是有人从那桩曾是自己上周主要问题的罪入手,他常常能惊奇地发现,这招总能挠到痒处。不论我们用何种方法,我们必须坚持不懈,让他们的心灵离开公共事务以及“犯罪”,带他们触及实质问题——触及他们本人(以及我们本人)这类“普通正派人”(ordinary decent people)的生活中,由怨毒、贪婪、嫉妒、不公及欺骗所罗织的网。


11. 藉着努力把我们的教义译为俗语,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对教义理解有多深。翻译之失败有时是因为我们对方言之无知,但更经常的是,它揭露了这一事实,即我们并不确知自己要说什么。


12. 各时代各有其识见(outlook)。它善于看到特定真理,亦易于犯特定错误。因此,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那些可纠正自己这个时代标志性错误的书籍。这意味着古书。


13. 你必须步出引擎之序列,步入人的世界,去寻找火蒸机之真正起因(real originator)。那么,在自然之外,寻找自然秩序的真正起因,岂不同样在情理之中?


14. 比方说,一个生理学家能够研究痛苦,并发现痛苦“是”(无论“是”字什么意思)如此这般的神经事件。可是,除非他曾因切实受苦而“入乎其内”,否则,“痛苦”一词于他毫无意义。要是他从未顺着看痛苦,他就根本不会知道,他在盯着看什么。他从局外研究的那个对象,只因他曾至少有一次入乎其内,才会对他存在。这种情形不大可能出现,因为每个人都感受过痛苦。不过,解释宗教、爱、道德、荣誉之类事情,终生不入乎其内,对你来说完全轻而易举。如果你真是这样,那么你就在玩计数器。你在解释你所不知道的东西。为什么许多当代思想,严格说来空洞无物(thought about nothing)——全部思想仪器在急速空转,其原因就在于此。


15. 在过去的十五年间,因发现这一恶习如此常见,我不得不为它起个名字。我称其为布佛氏论证(Bulverism)。终有一日,我会为此论证的虚构的发明者以西结·布佛(Ezekiel Bulver)立传。他的命运在五岁之时就已确定。他父亲仍坚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他听见母亲对父亲说:“呵呵,正因你是男人你才这样说。”“就在那一刻”,布佛向我们保证,“有个伟大真理闪过我的开放心灵:反驳并非论证的必要组成部分。假定你的论敌是错的,接着解释他的错误,世界就在你脚下……”


16. 祂行神迹的故事,与祂“坐在父神右边”不是同一层次的事。它要么是事实(fact),要么是传说(legend),要么是谎言(lie)。信与不信,你必须做个抉择。


17. ……科学研究自然。而问题则是,除了自然,是否还存在些什么——自然“之外”。只研究自然,你又如何得知?


18. 所有事件都遵循自然法则,恰如所有货币运算都遵循算术法则。六便士加六便士,结果当然是一先令。可是算术本身不会给你的口袋里装一文钱。此前,我曾有个模糊想法,以为自然法则能够使得事情发生。现在才明白,这样想,恰如以为你可以通过计算收入来增加收入。法则是事件符合的模式(pattern):事件之源头必须到别处去找。


19. 基督教不只是一个人幽居独处所为之事,甚至也不是上帝幽居独处所为之事。基督教讲述的是,上帝降身到粗俗的历史领地(the coarse publicity of history),在这里促动(enacting)那些能够谈论且必须谈论的事情。


20. 我并非一个当代学者(a contemporary scholar)。我甚至不是一个研究往古的学者(a scholar of the past),我是一个爱往古的人(a lover of thepast)。



“奴役我们的不是你记得的过去,而是你忘记了的过去”  | 橡树书屋荐书:C.S.路易斯《古今之争》


最后还是引用何光沪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如果说,读书如同与人相伴,那么,一来因为书太多,相伴者太多,就都成了点头之交、泛泛之交,对人生毫无助益,所以必须选择;二来因为书太滥,相伴者不好,反而易交“损友”上当受骗,对人生贻害无穷,所以也必须选择。

选择读C.S.路易斯,真的是选择了一位难得的良师,一位诚挚的益友!

“奴役我们的不是你记得的过去,而是你忘记了的过去”  | 橡树书屋荐书:C.S.路易斯《古今之争》
“奴役我们的不是你记得的过去,而是你忘记了的过去”  | 橡树书屋荐书:C.S.路易斯《古今之争》

↑ 扫码购买



橡树文字工作室
我信文字的力量

微信号:Oaktreebooks
点击关注


购买“路易斯”作品,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所属主题
橡果阅读空间
橡果阅读空间
好书齐分享,生命共成长!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