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光阴的故事 | 四十以后,用减法生活

光阴的故事 | 四十以后,用减法生活


摄影:林世钰

 

秋风起,衰草凝碧。惊觉2020年马上要过去了。


这一年的经历,可谓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生离死别,进退维艰,愁肠百转,什么都体验过了。但时间它不管不顾,兀自表无表情地均匀流驶。不曾因我们快乐多停留,或者因我们悲伤而疾驰。


再看自己,似乎比年轻时淡然许多,没有狂喜,也没有大悲。四十过后,似乎整个人变得透澈清爽,对人间的一切,慢慢地学会用减法,从芜杂的十减到简单的一。择一城,守一人,做一事,过一生。


年轻时特别在意的友情,现在也不是那么在意了。不想去刻意经营或者维护,只是依着心灵的吸引程度和价值观的默契程度,决定彼此关系的亲疏。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前段日子,两个朋友突然在微信上拉黑了我。这两个人,我曾经怀着百分之百的良善对待她们,可是由于误解和莫名其妙的原因,突然被她们拉黑了。换做从前,我会生气懊恼。但是现在居然可以对自己粲然一笑——我不求人的理解,但求神鉴察我的心。


对物质的欲望,也慢慢减淡了。


三十多岁的时候,我的购物欲望特别强烈,每个月的工资,基本花在衣服、鞋履和民间手工艺品上。2002年,我曾经花四千多块钱从新疆扛回一块地毯。光是亚麻围巾,估计有三十多条。而我经常去的北京南锣鼓巷几家服装店和工艺品店的老板,都和我成了朋友。当然,每个月也花不少钱在买书上,但是比起衣物来,还是少了许多。


那些年疯狂购买的衣履,至今一些价格标签还没剪,在北京的房子里寂寞躺了十几年。


四十过后,突然觉得自己不需要那么多。那些曾经疯狂喜欢的花花绿绿的民族风衣服,基本压在了箱底,而经常穿的衣服无非是黑白米灰。日本的“无印良品”是我的最爱,亚麻衬衫同款不同色的,一次买几条,整个夏天轮着穿,几乎赶上扎克伯格了。至于裤子,基本是亚麻阔腿裤,再配上一双白色帆布鞋或者夹趾拖鞋,整个夏天就打发过去了。先生经常笑我:“瞧你穿得仙风道骨的,可以出家了。”


从年轻时开始,我对民间手工艺品一直钟爱无比,曾经收集了上百个不同质地不同风格不同产地的手镯,穿不同的衣服就配搭不同的手镯,是个十足的“手镯控”。初到美国,所住的小镇刚好有个跳蚤市场,经常可以淘到各国的手工艺品。曾经一段时间,我公寓小小的橱柜堆满了我淘来的手工艺品。没事就拿出来把玩,特有满足感。


四十岁过后,突然明白世间万物“过我眼即我有”,不需要形式上的占有。于是去跳蚤市场的次数慢慢减少了,即便去,也只是看看而已。家里的东西,也慢慢送出去。这地上万物,包括我们的生命,其实皆非我有,“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所以,怀着一种寄居的心情过地上的日子,可能会更珍惜遇见的人和物。


对于爱情,也没有了爱情。年轻时,我是个浪漫、感性的女生,很容易喜欢上一个人,也很容易被人喜欢。那些年,在感情上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苦头。回头想想,其实年轻时喜欢的不是某个人,而是爱情本身。就好比我其实喜欢的是瓶中之水,而非瓶本身,但是年轻时并不了解自己,所以经常为瓶的打碎而哭泣。


光阴的故事 | 四十以后,用减法生活

摄影:林世钰


四十过后,男人是什么样的动物,基本一目了然。不会再幻想,如果我当初嫁给谁谁谁就好了。其实,谁谁谁都差不多,不同的是,你能不能忍受他们身上不同的毛病。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男人和女人。如果有,只存在你的幻想之中。


于是,学会安然对待眼前这个男人。神把他配给了你,肯定有他的道理。或者要磨炼你,或者要奖赏你。总而言之,一旦进入婚姻,婚姻就是你此生的必修课,你不能找枪手作弊,也不可以中途逃课,只能耐心地修完。


因为洞察了男人这个物种的特点,所以很难对他们产生新鲜的爱情,更多的是欣赏或者怜悯。我发现,自己居然把年轻时关系要好的男性朋友全部处成了闺蜜,无话不谈,只是与爱情无关。


理想还在,但是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局限性,对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不再空想,对所谓的成功几乎没有欲望。对曾经职场上遭受的不公待遇也不再介怀了,因为明白“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


得之,感谢神;失之,也感谢神。因为一切都出于他的旨意。


人生过半,圆规画了一个圆以后,最终要找到一个点,奋力戳破它。这是四十岁以后要做的事情。


我对名利没有企图心(年轻时有一点点),对金钱并不饥渴(够用即可),但是我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较执着,比如做口述历史。我知道自己最终要离开这个世界,应该给后人留点证据以供他们探索以前的世界。


回溯历史,有时我很好奇,北宋时期,生活在汴京的人是怎么办理婚丧嫁娶活动的、怎么沿街叫卖的、怎么谈恋爱逛窑子的,赵徽宗和钦宗被金兵掳走时穿什么衣服,如何一步三回头,如果当时留下音像视频材料就好了。而我现在所做的口述历史,就可以让后人知道,生活在公元21世纪的人们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老实说,我的定力依然不够,依然对这个自己无法掌控、无法预知的世界有点焦虑,但是不再惧怕什么。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过往的人生经验告诉我,那些纠缠我们的错综乱麻,时间最终会把它抽走。不管是战争,还是政治纷争,或者是情感折磨,这地上的一切终会过去。


与年轻时相比,自己的皮肤不再光洁了,头发不再浓密了,激情不再澎湃了。不再期待一个男人向我走来,捧着我的脸深情地说:比起年轻时你娇艳的面容,我更爱你现在备受岁月摧残的脸。


但我更喜欢四十岁以后的自己,因为经历了岁月的淘洗,整个人更辽远疏阔了。好比一个人登到峰顶后,终于明白,山上其实什么都没有,只有风刮过来,刮过去。于是,干脆从容盘腿而坐顶,以万象为宾客,与日月草木对酌。


忘却人间营营,此时此刻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才是我们真正的所有。



————End————


  作者林世钰,媒体人,传记作家。曾出版《美国岁月:华裔移民口述实录》和《烟雨任平生:高耀洁晚年口述》等书籍。后者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9年度十大中文好书(非虚构类)”。喜欢旅行、摄影、收集民间手工艺品。目前旅居美国。


所属主题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一苇杭之渡彼岸
一苇杭之渡彼岸
用媒体人的眼光观察美国社会,用妈妈的心肠分享教育心得,用旅行者的心情体验旅途趣味。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