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从孔子的思想看中国人的人生观

 人最关心的莫过于“生与死”,如果说“生”属于人生论,那么“死”就属于宇宙论。当然,对于宇宙论的问题也只能在“生”的时候思考,即“死”后究竟如何?
《左传》中记载:“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魂,阳曰魂。”“魄”指形体,既生魄,阳曰魂。因此中国人似乎不相信人生前就有灵魂,而是认为人有了形体后才有魂。这是子产的一段话,并且他认为人死之后也没有所谓的鬼,魄消失,魂亦消失。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不是太看重人的出生前和去世后,所以中国人的“人生论”,仅限于人的一生。换句话说就是“天道远,人道迩”。
关于死后,中国人倒不是说漠不关心,而是没有发展出宗教的观念。死在中国人中属于人生的一部分,属于一生的结束,如果没有“死”,人生不就变成了没有穷尽,哪又如何盖棺定论呢?所以,中国人十分关心死后之论,而只是没有发展出死后要去哪里的观念。后来,佛教弥补了这个致命的缺陷。在佛教后,在中国人才开始普遍认为人死后成为鬼,如果不超渡就不能投生,但这不是中国传统的观念。
中国人对于死后的观念是“不朽”,所谓不朽就是活在他人的心里。魂魄迟早有一天会消失,但人在生的时候却可以做到活在他人的心里,而非活在上帝的心里。人可以通过立德、立言和立功达到不朽,即我们常说的“三不朽”。
宗教一般是通过解决死来解决生的问题,而孔子则最能代表中国人看待人生的问题,“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对于鬼神,孔子认为“敬而远之”就可以了。中国的传统之所以没有发展出宗教思想或哲学思想,确实和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看法有关,既没有彼岸世界,又没有理念世界,好像只有现实的人生。孔子教导大家的也只是“仁”,而没有关于“仁”本身的哲学探讨。孔子对“仁”的解释不在知识上,而在行动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为什么常强调“身传胜于言教”。如果说孔子是一个思想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个行动家。
按理说父母慈,儿女孝,但孔子却好像只注重视孝,这是因为讲孝,人人有份,但讲慈,人人未必有份。这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孝顺的儿女,即便他们的父母去世,他们的孝心依然还在。父母虽不在,但他们却活在了儿女的心里,这就是父母的不朽。《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描述的也是这个情况。从这个角度讲,“无后为大”也能说的通。
一般人只能活在儿女的心中,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中国传统认为这不是父母的错,而是儿女的错。因为你不这样做,你的儿女也会效法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不是功利主义者,他从来不讲“孝”可以获得回报,而是讲无论如何也要尽孝,这是人之为人的本分。如果不孝敬父母,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都是禽兽。
中国传统尽管以“孝”为伦理,但孔子却使用“仁”,那是因为孝属于血缘关系,但人在世上又不可能仅存在于血缘关系之中。“仁”意味着即便没有血缘关系,人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现实世界确实有很多不尽如意的条件,或者说,人生仍然受到“命”之束缚。但孔子依然教导“不怨天不尤人”,“求仁得仁,又何怨?”
孔子也讲“五十岁知天命”,所以人五十岁的时候还怨天尤人,那真就无可救药了。这种“知”不一定是知识,更多的却是人生的经历,或者说经验,我们也常说“不为父母不知父母难”。但孔子更看重的是行,“克己复礼为仁”,既要克制自己,又要以礼待人。
“礼”原本是一种人与灵界沟通的仪式,如果说从前“礼”是为了“知天命”,但如今这种仪式则主要用于人与人之间,那么“知天命”就属于人生观,而非宇宙观了。如果说从前“礼”注重的是仪式,那么如今“礼”的重点则是“仁”。
孔子好像不讲自由,而讲克己,实际上“仁”就是人的自由,相反“由己”则不自由。人生之乐并非“由己”,而在于能做到“克己”,直到达到真正的自由,即“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逾矩就是不违反“礼”,所以“礼”在人与人之间既是一种尊重,又是一种界限。“拱手作揖”也意味着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讲“男女授受不亲”就十分符合“礼”。至于后来又走极端“存天理,灭人欲”,这属于将孔子的“行”变成了“知”,然后来指导“行”,而忘了人需要先行。王阳明提出的“知性合一”算是对这种法利赛式的纠正,但人们已经习惯了假冒为善。他们早就忘了“礼”的核心是“仁”,而非满口仁义礼智,实则男盗女娼。
孔子的人生观非常现实,但却不是实用或功利主义,所谓现实是指人的一生该如何做人,而非人怎样过自己的一生。孔子言仁必言孝,而言礼也必言葬和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但他仍然是从“仁”的角度来看,“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至于死后是否能不朽,那也不是孔子所关心的事情,但一生应该尽力做一个“仁”人。


所属主题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大圐圙 人文圐圙
大圐圙 人文圐圙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