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
2023年秋季用心生活父母群“用心选择”系列课程内容,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
你心中“用心选择”的关键词是什么呢?期待评论区留言哦。
那些年,那些没做的选择
第一个关键词:放手
1 做与不做,哪个更让人后悔?
针对这个问题,曾有专门研究“后悔”的科学家做了大量调查,结果似乎势均力敌,多半要看是在什么状况里的“做”或“不做”。
一般来说,短期的后悔,通常和“做”有关,而长期的后悔,则更多和“不做”有关。对行动的后悔,通常和行动造成的伤害有关,而对不行动的后悔,则多半和丧失机会的遗憾有关。
比方当下冲动讲出了伤人的话,立刻让人非常后悔,而我们往往要等到多年后,才会为当年没有花足够的时间陪伴父母、儿女后悔。
那选择呢?做错的选择和放弃的选择,哪一个更让人后悔?
一个可以出国求学的选择,一段来敲门的爱情,一个转系或转业的机会,一次应该伸手的援助,我们用心选择,是否也用心不选择?
有些选择错失,是因为权衡之后,为了更好的选择而放弃;有些选择丢了,是因为忽略;也有些选择被埋葬,是因为不知道它们将被卷入时间的漩涡中,不会留在原处等候。
有些选择没选,纯粹是害怕。
还可能,是我们期待那个选择会主动爬到身边,摇尾示意自己抱起它来,结果却是它头也不回地跟着别人走了。
2 那些年,那些没有做的选择,曾经回来找你,对你龇牙咧嘴了吗?
做错的选择,我们有具体的理由知道它为什么是个错误,虽然得到了不好的后果,却也得到了未来做选择时的警惕。
但是那些没做的选择,永远像一朵飘在远方的云,知道它的存在,却摸不到触不着,只能留下许多可能的虚幻想象。
对那些没做的选择,除了后悔,也掺有遗憾吧!因为没尝试,对现实失望时,往往会对它们产生更多幻想。
那些年,那些没有做的选择,会让你觉得自己好傻、好笨、好该死吗?
那些年,那些没有做的选择,会让你对眼前的选择充满惧怕,深怕再错过一次吗?
那些年,那些没有做的选择,会让你觉得此生转了向,改变了色彩,带来终生遗憾吗?
你曾否因为某人的意见,或是某人的干预,让自己没做一些选择,而对那人抱怨不堪,甚至无法饶恕?
为了一个更好的选择,而放弃另外一些选择,至少是个清楚明白的决定,然而可以选却不选,若真是完全不知道那些选择的存在也罢,问题是在岁月浸泡过后,它们有时会浮上来,像一张没去兑奖的彩券,或是一个没打开就扔掉的礼盒,让人质疑到底错过了什么。
3
刚过四十岁的伶宣,越来越把“我本来可以……”挂在嘴边:我本来可以去念研究所,却为了想早点赚钱而放弃;我本来可以出国,但有交往的对象,就算了;我本来可以去参加老大的运动会,但前一天跟老公吵架,心情不好,就没去了……
伶宣对现实常有抱怨,老觉得这个不顺当,那个没弄好,有时候她会怪家人、配偶和同事,但更多时候,她觉得自己问题特别大。
我看得没别人准,动作没别人大,头脑转得没别人快,连耳朵都没别人好,感觉没别人敏锐,所以我总是错过,不是慢了一步就是没看到,不然就是没胆。
认识上帝的她,相信恩典够用,怨的是自己不懂把握,回忆起人生路,路旁黄金钻石都没捡起,被自己当成石头忽略。
尤其在现实遭受挫折时,那些“我本来可以”的选择,就会像箭一下子从四面八方射来,让本来已经脚步沉重的她趴在地上起不来。
比方这两年和丈夫为钱的事吵架时,伶宣会想到大学时那个喜欢过自己的学长建。
当年学长建干干瘦瘦,眼睛豆大,笑起来几乎看不到嘴唇,伶宣在社团活动里和他有交集。青春年华,身边偶会出现对她表示好感的男同学,但学长建完全不在考虑中,只觉得没眼缘,连“选择”都谈不上,就不耽误彼此了。
伶宣的丈夫,是在她与交往多年的大学男友分手时,被同事带到教会后认识的。进入婚姻后两人生了一儿一女。
其实丈夫人可靠,对信仰也认真,就是对工作的态度很保守,几年守着同一家摇摇欲坠的小公司,不愿意改变,也不积极进修充实自己。两个孩子年纪越大家里开销越多,伶宣原本一直希望能辞职在家,全职好好陪伴孩子长大,但因为丈夫的收入不够多,她等久了,心里累积怨气,也感到无奈。
去年,在朋友圈里偶然发现学长建回国的消息,看到他的照片,伶宣吃惊。学长如今中年长肉,多了份量,黑框眼镜遮不住眼神里透露的自信光芒,还添了几分斯文。
这人现在看起来怎么这么顺眼?伶宣喃喃自语。
那天,她忍不住在朋友圈里窝了两三小时,就为了收集更多有关学长的信息:高学历,住海外,大公司主管,去年去了欧洲旅游,前年带妻子去了爱琴海庆祝结婚周年……每一个信息,俨然成为伶宣本来可以有的选择,却都因为当年的不在意,键盘上一个删除键,全部消失。
为什么当年完全不把他放在选择范围里呢?她不禁问自己。怪谁呢?她揉着看手机太久而发疼的太阳穴。接下来约有半年的时间,伶宣每次滑手机就忍不住想看看从前大学同学的消息,越看越感慨,太多需要时间才能煮熟的真相,原来和当时眼见的那么不一样。如果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学长建,或是另外一些曾对自己表示好感的男同学,现在的生活景致铁定完全不同,过去多年来常常让自己心烦的原因也不会存在。
想到这里,伶宣会替年幼的女儿担心,不知道她将来懂不懂看清楚自己的选择,会不会也和自己一样“错过”呢?
昨天和小组里的好姐妹雪聊天,不知怎地,她把学长建的事情讲了出来。虽然没有直接讲出内心里那种遗憾的感觉,但敏锐的雪却听得出来。
“你大概很习惯每周日和老陈并肩坐在一起听道,不知道你们俩背后贴着多少人羡慕的眼神呢。”雪挑着眉说。
“那又怎样呢?我们两个对信仰的领受不同,应用的方式更不同,只是吵架时比别人更会引经据典,把祂拉来拉去为自己站台而已。”伶宣辩论。
雪安静地看着她,没再讲什么。那凝视却如光喷洒,清理了伶宣这一阵子内心的烟雾蒙蒙。
其实,伶宣理性上很清楚,与丈夫在信仰上的合一,是婚姻最宝贵的粘合剂,尽管他们两个对真理的实践和看法有差异,当周遭一些独自追求信仰的已婚姐妹分享配偶的阻拦或嘲讽,并对伶宣的夫妻同行露出羡慕眼神时,她知道如此福分不是理所当然,不能归功于自己当年“选对了”。
年轻的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多么肤浅!又多自以为是!当岁月耗掉了外面的涂层后,伶宣了解人心的本色,其实并不那么鲜艳。
人,并不是脑袋懂什么同意什么就能照着做什么;很多正确的选择,并不纯粹靠意志力就跨得了步。如何能有自由选择的意志,又能在恩典的保护引导中走回天上阿爸的心意里,这是人无法测透的奥秘。
“如果当年学长建顶着常春藤大学博士,美国大公司高薪单身汉的光环出现在丈夫旁边,我会单纯因着信仰和‘谈得来’,仍然选择丈夫吗?”伶宣如此自问,想到他们两个同时摆在眼前必须二选一时,突然内心一颤。
不确定。
平时她会肯定地点头说,当然选择信仰合一的丈夫,大声说信仰是不可妥协的元素;可是,她也知道,生命更新的过程里,每一次冲击,都会震出里面一些暗藏的根深蒂固的欲望。谁知道自己是否会如想象中那么坚定于原则呢?也许一个冲动,会在选择的过程中走上岔路也说不定。
也许,正是有些隐藏的选择没能及时摆上台面,才让自己留在了本该继续往前走的路上。伶宣摇摇头,这回,她好像懂了。
4
人生的选择如果能来来回回不停涂改,最后可能只剩下一张面目全非、写不完的草稿。
还好天会黑,学期会结束,青春期会终了,生养年龄有限,孩子会长大,工作会退休,今生会走完。这所有的期限,让我们愿意与否,选与不选,都必须把过去放下,把前面交托,把今天扛起。
用心选择,也包括放下那些来不及或者错过的选择,允许它们成为自己人生图画中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给自己机会重新审视什么值得珍惜和追求,想通了,那些年,那些没做的选择就可以卸任了,别让它们变成现实里躲在心中的小三小四小五。
道别吧!最可惜的不是过去可以选的没选,而是今天应该选的,你却被分心了,没有用心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