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睿欣│ 文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编者语

2024年秋季用心生活父母群“一起陪伴”系列课程内容,共十篇,欢迎关注!






1


刚开始“用心生活”时,常有人告诉我网络里太多伪装,所有的群体都可能是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泡泡,可以吹得很大很亮,也可以消失在霎那间,不值得投注精力去经营。


你没见过对方,怎知道贴着青春女生大头照的人不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


你不认识她的家庭,怎知道她所描绘出来的家暴故事不是躁郁后的想象?


你怎么知道?怎么确定?怎么了解?


这些质疑背后都有一定的实例支持着,我还真读了不少。身为网络新移民,“虚拟世界”这个观念很难不影响我们对线上互动的信任。至今,我不会因为自己已经花很多时间在线上群体,就劝人把线上和线下等同看待。


但谁都无法否认,尽管少数人的确可以坚持做网络恐龙,对多数人来说,线上生活如今和线下生活一起共存在现实里,无法切割,也无法放弃。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用心生活”开展一年后,有次在祷告会里,同工们告诉我,他们被人质疑,认为网络人群有种种包装和掩盖,不值得投资时间精力。那天,守着夜深,我给同工们写了一封题为《网络真心,既简单,又难》的信,里面有这样几段话:


线上的关系,能有多真实?


这是我刚刚开始“用心生活”时,第一个问的问题。我们怎么知道群里陪伴的人没有遮掩?怎么知道在互动过程中,笑脸贴纸背后,不是一张愤怒的脸?害羞贴纸背后,不是一张狰狞的脸?


有这么容易可以透过线上文字,就让人打开内心,真诚分享吗?


我又应该怎样拿捏分享的尺寸,才不会遭到误会、误解,甚至是控诉呢?


挣扎过后,我的领受是“爱里没有惧怕”。


我不能确定别人是否真实,但我自己可以真心待人。


我不知道别人是否遮遮掩掩,但我自己可以坦白诚恳。


我不知道自己讲的是否能让人接受,但我可以反省自己的分享是否以爱出发,是否用心为他人的好处着想,是否能够对神交账。


对我来说,“文字的我”和“语言的我”的确有点差别,因为工具不同,运用工具的能力不同。但我很清楚,文字沟通和语言沟通时,我的善意都是一样的。


曾有个传道人直接告诉我:线上的都是假的,我不相信人会在线上交心。


我问他:你觉得在线下生活里,团契也好,小组也好,大家就没有保留,没有面具,就都能交心?


他想了想,摇头。


对我来说,人要伪装,哪里都能伪装,线上不真实的人,线下一样不真实。


我发现,因为在线上看不到对方,当我无法用经验和外在的东西去判断对方时,与人互动,真的就只剩下一颗心。在“用心生活”的服侍里,我更多学习检视自己的心,并且倚靠神,而不是倚靠自己阅人的判断力。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这的确是个行在水面上的服侍,我不会告诉你,线上只要自己真心,别人也会真心;哪里都有骗子,都有不安全、不健康的人,这——我警醒。

 

所以我们需要群体行动,彼此提醒,检验,我们需要祷告前进。

 

“用心生活”的主轴是文字陪伴,我们不是教室,不是医院,不是运动场,也不是咨询室。

 

我一直相信,当我真心与人互动时,“文字的我”就会产生一种思考和内在反省的能力,参与者不一定要对我的发言照单全收,但他们会看到:有人是这样活的,这样想的,这样爱的,这样——经验真理的。


携带这段文字,一期一期地在网上出发,遇见天南海北不同的学员,真心和诚心是我的底色,过程中,我也学着清楚标明界线,并且坦承线上群体的诸多限制。


没有一个群体可以全能,我们只是努力与全能的神同行,然后与散布在世界各地属祂的群体同做棋盘上的棋子;每一个棋子都有用,也都必须接受下棋高手的调度,彼此配合。每次和同工检讨时,常会看到很多的不足,我的心默默对祂说:这个事工不是越大越好,学员越多越好,而是越靠近你的心意,做你想要我们做的,才是真正好。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我从来不认为所有人都要参加线上群体,或在线上群体服侍。“用心经验”,只代表某种需要的存在和某种群体的价值。


“用心生活”必须和其他信仰群体同心在阿爸面前祷告,看自己为基督身体上的一个小肢体。


在包括义工将近百人的用心同工群里,我最关切的不是他们在线上的表现,而是他们在线下的生活,也经常叮咛他们线上所有的学习,都应该是为了祝福线下的实际生活。当线上线下起冲突时,我会劝他们以线下为优先,除非神有特别清楚的带领和感动。


“用心生活”有许多老同工一起走了三年五年甚至八九年,有些从单身变成两个孩子的妈妈,有的加入时孩子年纪尚幼,现在已经离家上大学,甚至步入社会工作。我也在这些年间,从孩子的妈,变成两个外孙女的姥姥。


我们彼此陪伴着走过了生活中唠唠叨叨、叽叽喳喳的岁月,看着彼此从娇滴滴变成举娃娘,在有人生孩子的时候为她们守望着等候着,有家人孩子生病时为孩子心急如焚地呼求。偶尔有机会线下见面,很快地越过“网友相见”的兴奋刺激,相拥聊得无法停止。


这些年间,我们有同工走过极深的流泪谷,有同工不到四十岁就被主接走。


线上有真心吗?


有的。


线上可以有真心相伴吗?


可以有。


在可能被哄被骗被伪装的另一面,还有真实真心用心的另一面,是我们的共同选择。


这群同工们见证了群体的力量,可以在岁月中慢慢地释放,成为自己生命的支持。没有人能代替我们过日子,也没有人能抱着我们避过现实的坑坑洞洞,群体不是一个避难所,而是我们暂时停靠的港湾。每一艘在大海中的船都会有油耗尽,需要暂停的时候,回到港湾暂时停靠,是为了再出发时,能预备得更充分。


现实生活,如此汪洋,每个人都需要停靠的港湾。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2


讲尽了群体的美善,不停有人问:哪里找?哪里有?为什么我去的群体只会给我压力,或冷漠,或教条,或吃喝玩乐?


群体不是一栋建筑,盖好了让人住进去使用,合神心意的群体,在圣书上面,常常提到的关键词是“彼此”。


彼此相爱,彼此联络,彼此服事,彼此包容,彼此饶恕,彼此安慰,彼此建立,彼此相劝,彼此接纳,彼此认罪,彼此代求。


彼此,不是某人,某群人,而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在群体里的人,都有一份。


当我们感到一个群体不美好时,首先总是想到带领者或同工或方法或形式不美好,然而在“彼此”的放大镜下,群体的不美好其实包括了自己的不美好。


虽然无法为不美好的群体负上全责,毕竟“彼此”代表的是除了我之外,还要有他人,但我们也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不美好是可以主动改变的唯一因素。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不单基督徒,华人普遍在群体中比较被动,大家偏向“找到”一个好的群体,然后在其中做乖宝宝。于是群体变成带领者和团队的作品,供人挑选。很可惜的是在主内群体,尤其是教会,多数人忘了圣书上那些“彼此”的呼唤,照样抱持如此心态。如果我是单身,需要一个单身群体,我会想着教会该为我们组一个啊,不然我只好去人家有单身群体的教会了。如果我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需要一个青少年群体,教会为什么没有呢?附近教会也没有,那只好就是没有了。


请转身看看小区那些每天散步都碰在一起的妈妈们,她们走着走着,固定时间和人,都愿意在一起继续处着,就是一个群体。


转身看看几位都有特需儿的家长,在学校碰在一起,聊到一起,彼此加个微信,就是一个线上群体。


每个人都有能力点燃群体,也都不知不觉就结成群,只是我们很少看见群体的力量和价值,不太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为群体美好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在一些组成比较正规的群体里,我们的态度往往更加依赖。


当然,回到关键词“彼此”,正规群体的带领和服侍团队可能会抱着让人来享受就好的心态,如此,就让原是被动领受的参与者更加被动。我反省过去自己家里的小组,常常也容易太把组员当客人,剥夺了他们从客人转为家人的可能。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一般群体里大概有几种成员:


1.供应者

他们是领袖,组织者,或在信仰里通称的“同工”,非营利群体所称的“义工”,或是一般线上社群的召集人。供应者是群体最积极的人,无论是为了使命还是责任,或纯粹热心。他们往往也被期待为群体美好与否买单。


2.消费者

为了某些个人益处加入群体,期待能够在里头撷取所需,如果自己能从这个群体得到一些满足,他们会以好学生、好成员的方式留下,有些会愿意用表扬的言语为群体加油,甚至分担一点责任,但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能继续在里面受益。


如果这个群体没有达到期待的供应,他们最容易转身离去,继续寻找下一个可能供应的群体。带着消费者心态参与群体的人,通常也更容易对群体产生批评论断。他们和群体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利益之上,如同上街买东西的消费者,以买到好用价廉的产品为终极目标。


3.参与者

群体有两种参与者,一种是被动的参与者,他们等着有人来招呼,邀请,提醒,然后会参与群体的活动,也不排拒和人建立关系。被动参与者当中有一部分是消费者,也有一部分其实有潜力从纯粹只看自己利益转为陪伴祝福他人的成员。但是他们需要在群体里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并且被耐心引导。


另一种是主动参与者。虽然加入时不是供应者,却非常积极,愿意配合,甚至主动为了群体的好处,去参与合作。主动参与者通常很快会加入供应者的行列,若不然,也会成为群体里重要的啦啦队队员。


4.旁观者

不一定带着需要来,或者带着需要,却不抱着能得到什么的希望,只是听说还不错,来看看,或是为了不想失去什么免费资源的心态,来占一个位置。


有的旁观者待久了,会因为不好意思,渐渐成为一个被动参与者,也有的直接潜水并坚持站在外面就好。群体生活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正体验,旁观者是看着人家吃牛肉面取其“印象”,并没有真正尝到其滋味,有时候还会像在游泳池旁边看人学游泳的观众,自己始终不会游,却当起了评论者。


当然,有的人看啊看的,也会拿起筷子吃一口,两口,三口……所以他们有机会从旁观者转为被动参与者,甚至变成主动参与者。


只是有些群体空间有限,就像用心生活近年来从文字群发展到语音群,因为名额不多,当需要缩减学员时,只好先拒绝重复参加多次但一直都潜水旁观的学员,把机会先给参与者。


这样的做法很不得已,却是这个群体必须划出的界线。其他群体,尤其是线下信仰群体,通常对旁观者可以有更大的接纳包容度,相信在祂的恩典里,旁观者终有从局外走上舞台的一日。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3


容我再用群体拥有的一种力量为“一起陪伴”这个主题总结。


这个力量,就是“看见”:在群体中,自己有机会看见他人,也让他人有机会被看见。


刷网页的习惯已经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看到”,却没有“看见”。从家庭开始,我们每天出门,回家,告诉家人你做这个,你不要做那个,记得这个,不要落了那个,然后为彼此没有做好做对的跳脚,争论,后悔,和好。


当然,做父母的你我都会有那种看到配偶孩子回家了,就放心的感受。但是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身体出现,并不常常看见他们的表情和心情。


我记起博客兴起的年代,每个博主去拜访其他的博客,不是为了“看见”,而是为了“被看见”。如今朋友圈,仍是个呼唤人来“看见自己”的机会。但朋友圈被刷过千百次,并不代表被用心看过,通常,只是被眼光扫过。


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当一个人出现在群体里时,无论他多内向,多想躲在一旁做隐形人,当他被认真看见的时候,内心都会被触动。而当一个人在群体里待下来,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尤其是一些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时,他期待着自己的过去被看见。


但只有在群体中能分享对未来的盼望,并且彼此搀扶着,朝那盼望坚持走下去,这样的群体才会不断地涌现出生命建造的契机。


“看见”的力量很大,足以把一个卡在坑里的生命拉出来,继续朝光而行,不过,这“看见”,是要投资岁月的本钱才可能发生。

因此切记,群体生活很难速食,解不了当下一顿饿,必须像法国餐,得坐下来,慢慢吃。


所以,让我们走入群体,转身跟人说:请坐,请坐,咱们一起慢慢吃吧!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1

END

1




一起陪伴丨第十篇:我的另一种邻舍(下)

对孩子的苦心,对家庭的细心,对配偶的耐心,对关系的存心——生活,其实就是一颗心。

公众号:结伴用心生活



所属主题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结伴用心生活
结伴用心生活
咱们跟睿欣老师一起聊成长,记录在这里。喜悦与你们分享,因为自己有需要时,总想揽着人一起得饱足。此账号下的文章转载自公号“结伴用心生活”(ID:Hearty_Life)。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