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有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有点长,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请您精神集中,认真地看。
话说有一个年轻人,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喜欢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于是平时就有意无意地去接近那个姑娘,和她聊天。
可是,那姑娘知道了他示爱的意图之后,就直接告诉他,说自己和别人已经有了婚约,因此不可能再接受他的追求。
那个姑娘拒绝了这年轻人之后,年轻人从此因爱生恨。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悄悄潜入姑娘的房间,趁其不备杀死了她。
随后,他拿走姑娘的首饰,以及她未婚夫写给她的书信。
这个年轻人故意制造混乱,麻痹警方,让警方认为这是一般的入室抢劫杀人案。
果然,警方后来抓了那姑娘家的一个仆人,认定是这个仆人制造的入室抢劫杀人案。
没过多久,那仆人在狱中病死了,这个案子也不了了之。
这个年轻人杀了人,没有被抓捕。同样,他心怡的姑娘死了,是被那个自称爱她的人所杀。
后来,年轻人娶了另一个姑娘,跟那女子有了孩子。他仿佛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只要他忘记他曾经做的这个命案。
可是,他能忘掉吗?
不能,他忘不了。
他自己越幸福,每每想起那个姑娘时,他就越痛苦。
他自己有什么资格去操控别人的生死呢?他凭什么心安理得地享受幸福,而让那姑娘的未婚夫和姑娘的家人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呢?
他想要赎罪,他想要弥补自己的过错,于是他成为了一个慈善家。
他到处捐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大众的眼里,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好人。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清楚地知道,他所做的种种,只不过是用慈善慰籍自己的良心,以此赎罪,使自己感到宽慰。
可是,他所做的慈善依旧不能净化他的良心。他心里的良知一直在折磨他,令他极度痛苦。
终于有一天,他还是鼓足勇气跑到佐西马长老那里(那时候佐西马长老还是军官,没有去修道院),跟他坦诚了那桩杀人案的凶手是自己。
“你应该在公众面前承认这件事,你应该在真理面前鼓起勇气去自首。”佐西马长老说。
那慈善家担忧地说:“可是,我如果进了监狱。我的妻子怎么办?她会痛不欲生。我的孩子怎么办?他们还太小,他们以后没有父亲照顾,他们会成为孤儿,会被人欺负。此外,他们还会受人嘲笑,受人议论,因为会有同龄的孩子指着他们,说他们的父亲是杀人犯。以后,我的孩子就再没有朋友了。”
佐西马长老沉默了,是的,他说的是事实。
但是,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该怎么办呢?
沉默了一会儿,佐西马长老继续说:“去吧,对公众承认你的罪,你无法逃避。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唯有真理长存。你的妻子,你的孩子会经历痛苦,但是,这些都会过去。终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真理,明白真理之后就会明白你选择自首的高贵心灵。”
后来,那慈善家听从佐西马长老的建议,勇敢向公众承认那桩杀人案的凶手是自己。
但是,事与愿违,他承认了那桩杀人案后,没有人相信他。他们认为慈善家得了精神病。
他最后没有被送进监狱,但是却因为精神问题,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当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佐西马长老再一次来看他。慈善家说:“那生命之主借着你使我与他和好,我终于自由了。”
慈善家最终死了,但是他的灵魂却去到了乐园。
是的,正如他所说,他的心灵终于自由了。
亲爱的朋友们,故事到这里就完了,你有收获吗?
你看,很多寺庙为什么很有钱?为什么那么多有钱人都愿意向寺庙捐巨款呢?
因为,他们跟故事的主人翁一样,他们想通过捐款去赎罪、去祈福,以此买通自己的良心,得到慰籍。
他们一度认为,只要我从今往后多多行善,我就可以用功劳抵消罪过,就可以用我积善的阴德,救赎自己,去赎我以往的罪孽。
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种行为只不过是自欺欺人。
一个人不能靠自己往后的行善来买通自己的良心,抵消罪过,因为人的良心在人的心灵深处,会时时提醒自己所犯的过错,控告自己的罪,让人们的心灵无法自由。
所以能使自己内心获得自由的唯一方法就是:认罪悔改!
悔改所带来的痛苦和苦难是短暂的,悔改后获得的真理的自由却是永恒的。
是的,一切都会过去,唯有真理长存!
(本篇完,路弟兄带孩子学英文,如需要,请加微信:493012764)
注:我的另外两个号,喜欢请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