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汉族基督徒李国镇,又名李司提反(李司提文)、李武(五),西来循道公会昭通地区著名的教会人士之一、柏格理的好朋友及好同工、阿卯的亲密朋友。李国镇所在的李氏家族,在昭通也算得上“书香门第”了,所以他自小便有机会读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基督教进入昭通后,尤其在柏格理的带领下,李国钧、李国镇及其一家皈信了耶稣,李氏兄弟此生便奉献做传道的工作。由于他们学识渊博,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为基督教刊物《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在昭通地方教会的“文字工作者”,专门负责撰写本地教会事工情形,然后刊登在该报刊上。李国镇在《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上发表了七十余篇(以笔者掌握的资料而言)介绍川滇黔边教会情形的文章,对于研究该地区教会历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李国镇作为云南昭通一名学识渊博的基督徒,其文学素养我们可以透过他的文章来窥得一些。以下列举李国镇在清末时所写的对联,我们可以从中得晓他的文笔与才气。
对联如下:
其一
欲为灵雨和风,活槁苗而甦黄种;
祝谢主恩神化,肉白骨而生死人。
其二
耶稣是生命粮,谁人不喫;耶稣是灵活泉,谁人不喝。有恩当报,为甚要朝山拜佛,化纸烧钱,越做越差,代代执迷难悟。
天爷乃大父母,我靠他生;天爷乃正根本,我靠他存。无日能忘,该得来滌虑洗心,归真弃假,愈行愈亮,时时守道弥坚。
其三
圣教流神州,我望风移俗易,宪立政行,通国真知有大本;
副官改正县,尔其弃旧换新,黜华宗实,今秋明信有嘉音。
其四
大爷老爷,老大徒伤悲,虽暮气已深,倘朝闻真道,夕死即能登乐国;
今人古人,古今爱快活,但忧伤独重,若求我意不私,众生立可出愁城。
其五
悔改却胜牺牲,万国同心事上帝;
律法不如恩赐,兆民全体信耶稣。
对联来源于《副官村谢恩节联语类志》,《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1909年第368期,临1页)。
李国镇写这五副对联,乃是为副官村改名靖江、为靖江教会于一九零九年八月初十日所要举行的谢恩节而作!
此文署名为“李斯提文”。据目前笔者所知,李国镇的文章署名,一共出现三个不同的名字:李司提、李司提文、李斯提文。
五副对联中出现的“灵雨和风”、“灵活泉”、“天爷”、“乐国”、“愁城”等词语,以及李司提文的他文中的“灵水”、“明宫”、“天职”等的词语,很具有民国的时代特征。这五副对联写的如何,余愚钝,没有能力点评,仅在此列出,以供读者们赏析!
关于李氏兄弟之一的李国钧先生,又名李约翰、李岳汉,他也如其弟李国镇一样,是昭通本地教会的重要领袖,是柏格理等外国传教士的好同工,也是《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这一基督教刊物的地方教会“文字工作者”之一。李国钧在报刊上的文章署名用“李约翰”、“李岳汉”两名。当然,他们并不只是《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的御用人士,在其它的新教基督教报刊中,也有他们刊载的文章,只是较之该报来说,他们在其它报刊刊登的文章很少。《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报刊自诩乃“教会报刊之泰斗”(1936年编辑所说的话),可见其在民国中华教会中的影响力了。
《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等教会报刊应该也曾到达过石门坎等地的阿卯信徒手中。笔者最近翻阅资料,便看到一些阿卯教会人士写下了自己阅读教会报刊的事,并且希望能有人大力地捐助教会报刊给深处山区中的阿卯信徒们翻阅。也许,未来有一天,关于民国阿卯的“阅读史”,是一段可以被描写的历史。
回到李国钧身上,李也有二十余篇的文字资料存留(就笔者所得而言)。从这二十余篇中,笔者注意到了其中两篇里的两段文字,读完后便联想到了1916年立的石门坎《溯源碑》碑文。
《溯源碑》碑文的“赞曰”部分开头即写:“灵宫活石,圣道法门”。
然后,最后一句这样写:“点击顽石,进步窄门”。这一句,很吸引人。
《溯源碑》碑文撰写作者李国均约翰,一句“点击顽石,进步窄门”,就把这块碑的意义彰显得活灵活现。在我看来,这是一句点睛之笔,也是碑文内容的总括,即昭示了“顽石”皈依的不易,又透过寥寥几个字,点明了“顽石”走上了“窄门”之路。他们的勇敢,为他们带来了生命的翻转,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此后,他们也是一群有恩典、有希望、有盼望的人了。
所谓“顽石”,在李的笔下,指的是石门坎的“阿卯”,扩大范围来说,即包含了当时川滇黔三省的所有阿卯。作者想要表达的即是这群被人所“遗弃”在乌蒙山中的民族,千年来未得片刻“安息”,但中国近代以来,因着柏牧等宣教士的到来,这群看似石头一样“硬”的人,今日,却成了上帝的儿女,勇敢地奔走在自己的天路上!
“点击顽石,进步窄门”一句,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不是作者李国均苦思夜想出来的一句话。在同柏格理一起接触了贵州威宁的花苗后,在李国钧的笔下,就已经把他们比喻成“石头”。那时,谈及花苗,汉人、彝人的“上层人士”都带着鄙夷的心,就好像一根梁木挡在他们的眼前一样。李国钧也难以避免这样的思想侵入他的心里,但因着信仰的缘故,他慢慢去掉眼前的梁木,把阿卯也当成自己的弟兄姊妹。信仰的力量,跨过族别,跨过不同文化,把他们紧紧联结在一起。
“顽石”,在当时李国均等汉族人看来,怎么可能教导他们皈依呢?这固然是因为汉人一直以来对花苗的认识偏见所导致的一种想法。我们熟知1904年7月12日在昭通发生的事情,四位阿卯在昭通柏格理处先遇到钟焕然,钟听到他们要来“读书学习”,脸上充满着不可思议的神情,“从来没听过苗人会读书”的想法顿时从内心生发出来。
但一种难以言说得尽的“奇迹”,在以后的历史里,改变了他们固有的认知,打破了他们封闭的思想。他们看到花苗人踊跃归主,并勇于传播圣道,看到石门坎一步步的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阿卯众多的人前偶后继地踏进服侍本地教会的路,这些因素,促使以前那颗轻看的心,在李国钧、钟焕然等汉族同工中,慢慢透过圣灵的浸润而成为一个“新造的人”,重新用新的眼光看这些“顽石”如何较于此地的他族先做了“乐国”的子民。
对于李国钧来说,固有思想、认识的褪去,也是其灵命成长的一段路程。于今而言,你和我,在这条路上,是否褪去了什么样的“旧思想”呢?
“顽石”的比喻,并不是作者对阿卯的轻视,而是其阐述自己基督徒思想的一种表述方式。他们以前是顽石,但因着福音的缘故,今天变成了一同走天路的人。在李国均的心里,我想,他明白这么一群“顽石”都能被“感化”,那些听了又不从的人,岂不是更如真正的坚硬的石头一样吗?
滴水穿石。当福音的水滴落在阿卯的额头后,他们便急切的渴求更多的“灵水”,希望洗去过往的灰尘,成为神国里的新人。
1910年,李国均就在一篇文章写到:花苗者,本汉、夷所不屑教诲之人,今乃教诲汉人,真是上帝能使这些石头,会作亚伯拉罕的子孙(《苗疆传道之佳果》,《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1910年,412期,3页)。
李国均1912年又再次写到,石门坎花苗来到滇中开辟新的工作点。这里有一种人名曰“唃哺”,通称乾夷,他们很羡慕圣道。于是,石门坎花苗人为福音的缘故,奔赴这里传道。此时的花苗先生们已能操汉语讲授介绍圣道。在李国钧的文章里,他说“昨已有两班苗师,分赴各地……”、“闻不日又有两班出发……”。他感叹道:“真是上帝呌这些石头,作亚伯拉罕的子孙”。(《花苗先生勇于任道》,《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1912年,519期,4页)
可见,在李国均撰写《溯源碑》碑文前,在他的笔下,早已经把花苗比喻为“石头”,并且惊异于他们的慕道热情。
“上帝使这些石头,作亚伯拉罕的子孙”一句,不就是“点击顽石,进步窄门”的意思吗?
作者:yajin
注:此文曾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此处经过修改后再发。
(图片为笔者摄于2017年)